一梦千年

作品:《幽冥总鉴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中原大地,兴衰罔替,朝代更迭,多少能人智士建功立业,名扬天下,史册留名。可是不管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免不了一死,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不少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刚刚身死就变成了十恶不赦的逆贼,从前奔走效力的门生故旧都变成了冤家对头。官员如此,皇室如此,平民百姓也是如此,为了钱财父子反目,弟兄成仇,其实到了最后能得到什么?三尺黄土而已。归根结底,世人追逐的无非是名利二字。不管人世间如何动荡,青山依旧秀丽,绿波依旧东流,日月依然轮转不息。其实不仅人世如此,自称六根清净的神仙也免不了争斗,商纣无道,西周拜姜子牙为相,兴兵讨伐。玉虚宫元始天尊会同师兄太上老君,师弟通天教主立下封神榜,各路神仙争战于沙场,所为何来?虽然定下三百六十五路诸神却也留下了隐患。封神台上,为国尽忠的能臣,为父丧生的孝子,为同门之义丧生的修道之士,名标封神榜自然理所应当。可是为何祸国殃民之徒,祸乱天下之辈也被封神?既然纣王十恶不赦,为何死后成神?恐怕周武王也未必能比。子牙妻又算什么人?怎能入封神台?费仲尤浑,飞廉恶来都榜上有名,如果天上的群星列宿多为这样的货色人世岂能太平?因此上大周天下维持了四百年就开始$$$$$$$$$$$$$$$$动荡,诸侯并起,杀伐不断。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屡屡交锋,战事不断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总算秦始皇灭了六国,天下一统。偏偏又暴虐成性,杀人如麻。修建长城,阿房宫,骊山墓,劳民伤财。项羽武勇无敌,领兵起事,讨伐暴秦。又有阴险狡诈的刘邦浑水摸鱼,暴秦虽然灭亡,刘项又开始$$$$$$$$$$$$$$$$楚汉之争,经过多次搏杀,耿直的项羽终于敌不过狡猾的刘邦,自刎乌江,刘邦成了大汉天子。经过多年战乱,百姓总算盼来了太平,可是这位汉高祖疑心太重,诛戮功臣,自毁长城,以至于敌不过匈奴,陷于白登之围,堂堂大汉天子竟然通过贿赂求生。自此历代君王委曲求全,用和亲之法换得一时的平安。以至于后人做诗质问:岂能将玉貌,便拟净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经过文帝景帝多年准备,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才有能力反击匈奴,总算出了多年的恶气。可是国力损耗极大,虽然取得一时的辉煌,国事却已日渐衰弱。官场腐败日甚一日,皇室内部纷争不断,皇帝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终于被王莽夺了皇位,改国号为新。要说王莽确实有些过人之处,当时王氏一门多为显官,一个个骄横跋扈,美酒笙歌不断。虽然生在富贵中,王莽却极为节俭,礼贤下士,处处为百姓着想,声望与日俱增,被封为安汉公。登上皇位以后也想江山永固,与民生息,可是汉朝的旧臣一致反对,处处作梗。只好任用本族亲戚,可是这些人吃喝玩乐最在行,谈到治国安邦就差远了。其实百姓根本不在乎谁做皇帝,能过好日子就知足了。可是汉室旧臣忙于恢复大统,鼓动各地官员抵制新朝,王莽全力应付,无暇顾及百姓。朝政混乱导致地方官无人约束,任意胡为,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背景下兴起两路义兵,一路由樊崇率领,在山东泰山起兵,号称赤眉军,有数万之众,兵强马壮,声势不小。另一路由王匡,王凤兄弟率领,在湖北绿林山起兵,被称为绿林军。其实这两路兵马顺利起兵与汉室旧臣的背后推动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让王莽手忙脚乱,好找机会恢复汉室。这样一来天下大乱,战事频频,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苦不堪言。

    峨眉山,峰峦起伏,重岩叠翠。猴群自在嬉戏,云雾徘徊山谷间,人世间的种种纷争完全影响不到这里的美景。红日高升,日光笼罩,山色艨胧。远远飘来一朵彩云,云中有两尊神道,眉清目秀,器宇不凡,一个峨冠博带,一个满身盔甲,金光罩体。文官打扮的神道开言道:“师兄,你知不知道师父潜身千年究竟在忙些什么?”武将打扮者回答:“我也不晓得,见了面问一问便知。”这两尊神道的相貌并不少见,身份也被百姓所熟知,武将打扮者乃是百姓最想见到的招财使者,也就是封神榜上有名的陈九公。文官打扮者就是生意人顶礼膜拜的利市仙官姚少司,他们口中的师父自然就是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曾经让阐教众仙吃过不少苦头的赵公明。封神之后,赵公明不耐烦处理烦琐之事,潜身于罗浮洞中,让两名部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与陈九公,姚少司两个门徒处理大小事宜。山中无日月,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今日是赵公明开洞之日,陈九公与姚少司特意赶来听候差遣。师兄弟分行各地,许久未见自然要问候一番,姚少司问道:“师兄,你的日子怎么样?”陈九公笑道:“好得很,老实说,封神的时候我心里不是滋味。师父的道术高深莫测,要不是阐教陆压道人使出钉头七箭书那样的狠毒招数根本奈何不了师父。就算天数已定,也要让我们师徒上天受职,名登紫府。偏偏封了个财神,在下界任职,四处奔波,明明是大材小用。”姚少司点头:“我也这么想,阐教总以正道自诩,偏偏使出卑劣手段暗算师父,落魂阵阵主做法收了姜子牙魂魄,顾念两教的情分没有下杀手。可是阐教却用钉头七箭书暗算师父,亏他们还有脸称自己应天顺人,哪有用这种手段应天顺人的?”陈九公劝解道:“算了,事情过去一千年了,没必要耿耿于怀。如今我们的日子比那些大罗金仙还要自在,天庭的各路仙家,四部正神都不及我们过得舒服,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原来在下界百姓心中,什么大罗金仙,四大天王,诸天星宿都是遥不可及的幻影,那些神仙高高在上,不可能关照平民百姓。还是手边的钱财最实用,因此财神的地位很是尊崇,各地都有香烟,远比其他神仙影响大,所以陈九公,姚少司的日子很是舒坦。说笑着来到罗浮洞,一名黑大汉迎上前来,黑衣黑甲,魁梧的身躯配上圆盘大脸,显得威风凛凛,正是赵公明的黑虎,原来是坐骑,后来拜赵公明为师学习道术,经过千年修炼,虽然说不上神通广大也颇有几分手段。陈九公笑道:“师弟好威风。”黑虎躬身施礼:“两位师兄风光无限,就不要取笑黑虎了,师父午时才能出来,且稍候片刻。”姚少司问道:“黑虎,你一直跟在师父身边,这么久到底忙些什么?”黑虎摇头:“师父不让说,见了面你自己问吧。”陈九公点头:“师父施展大发封住罗浮洞,一定不想让外人知道内情。”姚少司插话道:“我记得师父为了封住罗浮洞特意去了一趟碧游宫,问师祖讨得了大术,封洞以后就算是阐教的老君元始也不能知晓洞内的情形。”陈九公一笑:“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要为难黑虎了,对了,黑虎跟在师父身边千年之久,一定学成了道术,跟我们说说。”黑虎低头道:“说起来实在难为情,虽然我很用心的学,可是脑筋不好使,总也学不好,只炼成几件护身法宝,师父说有这些就足够了。”听到此话陈九公来了兴趣:“什么法宝?拿出来让我们看看。”黑虎摇头:“师父说了,当初失利就是因为过于依靠法宝,忽略了本身道术,特意叮嘱我不到关键时刻不许拿出来。”陈九公有些失望,姚少司问道:“千年以来师父有何变化?”黑虎挠头想了半天才回答:“好像变了很多又好像一点没变。”陈九公皱眉道:“这算什么话,说了等于没说。”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