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有人

作品:《幽冥总鉴

    东汉政权从刘秀开始$$$$$$$$$$$$$$$$大力推行儒教,到汉明帝大力推广释教,三教并行已经成为定局。经过多方努力各地都呈现出太平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克尽职守,府库充盈,野无闲田。释教已经深入人心,各地皆有佛寺,最有影响的自然是观音菩萨。洛阳白马寺乃是第一所寺院,自然声名远播,前来上香者络绎不绝。为了表示心诚,大家都想上头一炷香,每到初一十五的清晨都会有很多人等在寺门口。寺中方丈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心诚与头一炷香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为此事起了争执更有违佛门宗旨。经过多方劝解,这股风气才算平息下来。这一日清晨,小沙弥打开寺门,门外已经有两人在等候,乃是一对夫妻,衣着普通,貌相淳朴。小沙弥耐心解释:“两位施主,方丈已经明示,头一炷香与最后一炷没什么分别。”丈夫赔笑道:“我们夫妻不是为了头一炷香,就是想早点回去,免得耽误了生意。”原来这一对夫妻在洛阳城外十里的枣林村村口开了一家茶坊,也卖一些简单的吃食和水酒。丈夫姓沈,名叫沈全宝,憨厚朴实,待人颇为诚恳。妻子姓郭,排行在二,长沈全宝一岁,呼为郭二娘。两夫妻守着茶坊度日,虽然并不富足却也衣食不缺,手里有几分积蓄。普通百姓能过这样的日子已经很知足了,两夫妻不想飞黄腾达,唯一的心愿就是传宗接代,有个儿子撑持门户。成亲十余年来没有任何动静,郎中看过也找不出缘由,眼看夫妻两个都是奔三十的人了,心里难免焦急,听人说白马寺的观音菩萨颇为灵验,所以来这里上香求子。小沙弥了解到情况以后当即打开观音殿,让两夫妻先行上香。沈全宝千恩万谢,与妻子进殿上香祷告。

    枣林村的村民多半种田,每日下地都要从沈家的茶坊买上几文钱的小菜,休息的时候吃上几口就能捱到中午。两夫妻舍不得这一桩生意,上香过后匆匆回家,因为整日劳作,走起路来并不吃力,总算没有耽误,两夫妻颇为庆幸,开门做生意。当晚两夫妻安寝,郭二娘梦中见到一个白头老翁,手里捧着一本册籍解释:“你们夫妻安分守己,命中没有子嗣。”郭二娘连忙求告,老翁解释:“夫妻是缘,儿女是债。你们夫妻前生今世不欠别人的钱,也没有什么人欠你们的钱,既然无债哪来子嗣?”郭二娘自然不甘心,老翁苦笑摇头:“愚夫愚妇,没有债非要背上一身。”这时候有一名相貌威武的黑面神君出现,老翁施礼,神君朗声道:“沈全保夫妻经营茶肆多年,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上天嘉奖,特赐麟儿光大门楣。”郭二娘大喜,连连拜谢。神君吩咐:“三日后正午四圣宫到某家身边来寻。”郭二娘不懂,连声询问。神君不耐烦,眨眼间化成一只硕大的黑虎,郭二娘大吃一惊,猛然惊醒。回想梦里情形,历历在目,连忙叫醒丈夫。沈全宝为人朴实,对妻子的梦境深信不疑,推测道:“四圣宫我倒是去过,里面大得很,该到哪里去寻?”郭二娘埋怨:“那神君说得明白,麟儿就在他身边。你好好想想,四圣宫有没有黑面神像。”沈全宝仔细回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财神沈平渊,如今的沈家依然是首富,让所有人羡慕,上香者多半是冲他去的。其他的神像就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有个童子。努力回想,就是想不起来。郭二娘埋怨片刻有了主意:“明日清早你带上几样果品去一趟,好生看看。”沈全宝满口应承,跑一趟没什么大不了。

    四圣宫建在洛阳郊外,不用等开城门,沈全宝一大清早就起身前往。到四圣宫的人除了给财神上香就是打金钱眼,碰碰运气,沈全宝不跟这些人凑热闹,在正殿草草看了一下,确定没有黑面神像之后随即离开,在两边转悠。进入左边大殿仔细寻找,很快发现$$$$$$一座黑面神像,不由得大喜,连忙跪倒叩头,只在心里祷告,将带来的香烛果品全部奉上。旁人都觉得奇怪,到这里的人不拜财神,不打金钱眼岂不是空跑一趟?沈全宝不管别人怎么看,匆忙跑回家,郭二娘十分欢喜,让丈夫看着生意,自己又去了一趟,黑面神像与自己梦中所见一般无二,心中的欢喜自不必说,回家以后千叮咛,万嘱咐,三日后的正午一定要到神像旁边等候,这是传宗接代的唯一希望。在期盼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两夫妻准备了一个大食盒,装上一些果品,结伴前往四圣宫。正午时分香客以及游人多半散去,四圣宫内外静悄悄的,两夫妻小心翼翼来到神像前磕头祷告,半晌没有什么动静。两夫妻耐心等候,眼看午时将过还是静悄悄一片,殿外隐隐传来人声,郭二娘有些心急,催促道:“你到神像后面看看,有人看到就不好了。”沈全宝起身寻找,神像背后空空如也,难道梦里的话有假不成。郭二娘的态度很坚决:“神圣怎么可能说假话?你仔细找找。”沈全宝无奈接着找寻,可是神像旁边就这么大地方,一目了然,没有就是没有。郭二娘心头一动,伸手指向神像前方黄绫覆盖的香案:“会不会在那里面?”沈全宝果真上前,掀起来一看,里面赫然有一个婴儿,被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缎包裹。这个婴儿眉清目秀,不哭不闹,瞪着一对黑漆漆的眼睛四下打量。沈全宝大喜,趁着没人看到,小心翼翼取出婴儿,郭二娘喜笑颜开,生怕被人发觉,将婴儿放到食盒里面,磕头拜谢神恩之后匆匆离开四圣宫,路上小心翼翼,婴儿一旦哭闹起来就麻烦$$$$$$$$$$$$$$了。

    回到家中,两夫妻对着孩子欢喜得不得了,生意都顾不上了。首先要取名字,沈全宝不认识几个字,想不出好名字,既然是梦中所得,就给孩子取名沈梦生。首先要解决饮食,两夫妻商量之下决定拿出积蓄养一只母羊,用羊奶喂养。还有一个麻烦$$$$$$$$$$$$$$要解决,家里凭空多了一口人总要向乡亲们做出解释,孩子落生也要禀报官府入籍。事有凑巧,郭二娘的妹妹怀胎十月产下一个男婴,落草就夭折了,草草掩埋。郭二娘就用了妹妹做借口,说是妹妹已经有两子在堂,将孩子送与自己抚养。小梦生顺利入籍,乡亲们都来祝贺,郭二娘多了个心眼,包裹小梦生的锦缎颇为华丽,任何一家绸缎庄也找不出来,恐怕有些来历,为免麻烦$$$$$$$$$$$$$$还是不让大家知道得好,因此小心收藏起来。这个孩子与普通孩子不同,从来不知道哭,饿了就张嘴吐舌头,吃饱了就自顾玩耍,一旦皱起眉头不是拉了就是尿了。因为是神仙所赐,两夫妻并不觉得奇怪,精心喂养。到了满月的时候免不了请乡亲们到家里热闹一番,自此以后两夫妻心满意足,除了经营茶坊就是精心照顾孩子。此时正是太平时节,朝廷处处体恤百姓,生活比较稳定,小梦生顺利成长起来。一年后学会走路说话,十分伶俐乖巧,两夫妻有空就领着孩子出来炫耀一番,让乡亲们都知道沈家有后了。时光荏苒,转眼又过去四年,小梦生五岁了,经常与村里的一班童子玩耍。沈全宝夫妻发觉,自己的儿子胆子极大,最喜欢爬山钻洞,多黑也不怕。还有一桩奇事,只要有一尺见方的洞口就能钻过去。为了这个喜好两夫妻经常提心吊胆,生怕儿子出什么意外。郭二娘提出让儿子上学堂,沈家虽然有些积蓄也请不起教书先生,好在金陵沈家在各处乡村都开办了义学,不用花一文钱。沈全宝也觉得儿子整天在山上乱跑不是回事,一旦出了意外后悔就来不及了,因此准备一番带儿子到学堂去。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