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攻

作品:《幽冥总鉴

    沈梦生战功卓著,更得到了太后与皇帝的赏识,每次进宫都会有不少赏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不在话下。班固就不行了,兰台令史只是个史官,除了俸禄以外没有任何收入,所以日子才如此清贫。得到了沈梦生的礼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就算是才高八斗,没有钱也难免处处受气。班固很想了解汉军与匈奴交战的详细情况,《汉书》还没有完稿,需要这方面的素材。朝廷的记录有明显的偏向性,并不客观,所以班固详细从沈梦生这里打听。沈梦生尽自己所知倾囊相告,班固做了很详尽的记录,两人畅谈了整整一夜。沈梦生看出,因为长期伏案书写,班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想办法劝解。班固心里很明白,只是一旦拿起笔来就把什么都忘记了。沈梦生听班超提起过,家里收藏着很多关于匈奴的书籍,这次来除了探望之外还要借阅一番,好生熟悉一下匈奴的情况。班固自然求之不得,能想到这一点足以证明这位镇国将军锐意进取,乃是国家柱石之臣。当即将收藏的书籍全部取出,沈梦生本想借回去研读,班固却不肯,这些书籍是自己的命根子,就算是至亲骨肉也不能拿出去。沈梦生颇为随和,就在班宅安顿下来,匈奴的各种情况对于自己十分重要,一定要仔细研读才行。从军多时,沈梦生习惯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班家却是布衣素食,这也好解决,让将军府中的随从做好吃食以后送过来。看到沈梦生狼吞虎咽的吃相,班家兄妹颇为吃惊,当初班超吃饭喝酒也很爽快,面前的沈梦生却要加个更字,一大坛酒十余斤肉一小会儿就没了。沈梦生的骨子里还是有蟒蛇的天性,肚量极大,根本不会细嚼慢咽,这一点连班超也比不了。

    汉明帝得知沈梦生在班固的家里研读记载匈奴的书籍,心中十分欢喜,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自己驾下能有如此人才实在是国家之幸。这时候西域的形势很好,大多数国家都与汉朝建立了联系,商道畅通,互通有无。沈梦生不止一次提出要求,希望能率领三两千兵马到西域协助班超,大哥只有三十几名随从,能力十分有限。对于这个请求从汉明帝到大帅窦固都是坚决反对,沈梦生已经成为所有将士心目中的无敌战神,不能轻离军中。另外班超已经得到了数位君主的支持,不是孤军奋战,完全可以放心。沈梦生无奈,只好留在京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书籍上。班固家里书籍很多,还有不少详细记录了汉朝与匈奴多次交锋的经过,沈梦生自然不能错过,逐字逐句推敲,睡梦里也沉浸其中。后来看到飞将军李广,这位名将的遭遇实在令人扼腕,当时的汉武帝与大将军卫青都有偏袒之嫌。沈梦生做事爽快,上朝的时候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提出请求,为李氏一门恢复名誉,建庙祭祀这位飞将军。汉明帝自然明白李广所受的委屈,只是不好贸然下旨。那是自己的先祖,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做出的决定,自己不好推翻。当时没有答应,召集近臣商议,大家认为,飞将军李广确实有大功于国,虽然没有得到朝廷旌表门楣,却已经深深活在百姓的心里,恢复名誉,建庙祭祀还是可行的。至于汉武帝,年代久远,连国都都换了,没必要墨守成规。汉明帝最终决定,答应沈梦生的请求,追谥李广为靖国公,拨银万两建庙祭祀。李氏一门已经没落很久了,找不到正统后人,鉴于李广在边关军民心目中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就在边关附近建庙。这件事就交给窦固办理,朝廷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就能提高民心士气,何乐而不为?

    沈梦生得知此事颇为欢喜,自己不能轻离京师,就在自己府中高阁之上朝着边关的方向遥祭一番。当晚就寝后朦胧中有一名武官来请,沈梦生下意识跟随,来到一个陌生的所在,殿堂巍峨,两边都是兵将,沈梦生久在军旅,很习惯这种气氛。主座上端坐一名金甲将军,身材魁伟,双臂修长。见到沈梦生进来这位将军起身离座,插手施礼,沈梦生连忙还礼:“这位将军面生得很,何时会过?”金甲将军自报家门:“不才便是驰骋沙场大半生,最终却受屈于刀笔吏的李广。”沈梦生大吃一惊,连忙下拜:“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双手搀扶:“将军不必如此,李某沉沦九泉多年,赖将军之助才得以重见天日,不敢当此大礼。”沈梦生有自己的道理:“将军此话差矣,这一份褒奖已经迟来了很久,将军功在家国,终生未曾封侯,是朝廷有负将军。”不管怎么推辞,李广还是郑重道谢,这一份褒奖对自己太重要了。沈梦生适时提议:“末将近日与编写史书的班固颇有来往,在他家里看到一篇专门描写将军的传记,因为时间久远,很多细节不清楚,至今未曾完稿。难得有缘相见,将军能否提供一些素材?此书若成,必然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将军的功绩。”李广当即命人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当年行军的记录。沈梦生郑重收好,李广有些遗憾:“阁下前程似锦,李某名微徳薄,实在帮不上忙。”沈梦生连忙提出自己的要求:“久闻将军神射之术举世无双,能否指点一二?”李广微笑摇头:“神臂弓法你已经完全掌握。”沈梦生颇为奇怪,李广这才解释,岑朋的神臂弓法就是自己传授的。沈梦生恍然大悟,连忙拜谢:“沈某的功名富贵都源自神臂弓法,今日方知源流。”李广自谦不已,比较起来沈梦生对自己的帮助更大。

    清晨醒来,沈梦生果然在身边发现$$$$$$了竹简,马上更衣前往班宅,班固埋头编写整整一夜,正要睡一会儿。沈梦生向班昭说明来意,将竹简取出,班昭大喜,这些记录对于哥哥班固算得上是无价宝。班固听到竹简声马上走出来,不顾疲倦,接过竹简一看欢喜非常,竟至手舞足蹈。班昭轻叹一声:“哥哥这个爱书如命的脾气是改不了了。”沈梦生提议:“何不寻觅两三下人照顾起居,免得日夜劳碌。”从前班家没什么钱财,勉强度日,无力供养下人。如今得到沈梦生送来的大笔金银,日子宽裕许多,班昭也在考虑,只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沈梦生一力担承,回府以后马上派人办理。如此显官自然有无数人抢着巴结,很快有了回音,觅得两名婢女,沈梦生另准备一些财帛一道送往班宅。班固是书呆子,性情十分古板,很少与外人来往,从不接受外人的财帛。沈梦生与班固结拜为兄弟,就是一家人了,他送来的东西倒是来者不拒,所以班家的日子有了很大好转。班固对书籍近乎疯狂的执着让沈梦生十分佩服,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有时间就到班家阅读书籍,有不明白的随时请教。班固有惊人的记忆力,只要提个头就能知道出处以及相关书籍。通过如饥似渴的阅读,沈梦生已经发生了转变,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将军,还具备了料敌制胜的谋略。汉明帝一直很关注沈梦生,得知这些情况十分欢喜,朝廷与匈奴早晚还会大举交锋,沈梦生称得上是中流砥柱。这时候边关传来消息,匈奴对车师国发动了大举进攻,大帅窦固请旨出征。朝廷马上准备粮饷,偏偏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汉明帝忽然患了重病,卧床不起,朝中皇子结连后宫嫔妃以及朝中大臣蠢蠢欲动,太后沈三姐无奈下令,调大将军窦固回京稳定局势,以解燃眉之急。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