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风起之前(一)

作品:《民国超级雇佣军

    叮的一声。

    “袁,我的朋友,来自大英帝国的红酒怎么样?”朱尔典喝掉了杯中酒,脸上挂着伦敦绅士的微笑。

    袁世凯没有说话,端着红酒杯也没喝,望着场地中跳舞的男女,也不知在想什么。

    “不必烦恼。”朱尔典靠近了他,“享受这个舞会吧,为吕班祝贺。”

    袁世凯将酒杯放在了铺着白色绣花桌布的桌上,他穿着北洋军装,因为这是英国使馆,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穿长袍肯定会被人偷偷笑话。

    依克唐阿从奉天来直隶了,载沛当了山东总督,荣禄带着北洋新军去山东平乱。而且袁世凯前两天得到了消息,说是慈禧在园子里见了还不到十六岁的载沣,奕譞的第五个儿子。袁世凯在园子里有眼犀据说慈禧也没做什么,只是和那袭了醇亲王爵位的少年拉了会家常……

    奕譞死后,因为二儿子载湉成了光绪,只能由年幼的五子载沣继承爵位,因为帝党和后党的争斗,加上载沣年纪小,醇亲王府一直闲着,现在慈禧见载沣,对他袁世凯来说,是个什么讯号?

    清廷的多事之秋,天下仕子心中的国家栋梁、朝廷上下眼中的大红人、戊戌政变后已然有凌驾于荣禄和奕劻之上势头的袁世凯,却成了最闲的人。

    好像不经意,好像又是刻意排挤,反正,慈禧宁愿大费周折从东北把六十五岁的依克唐阿调来,也不用他正值壮年的袁慰亭。

    含狡兔死走狗烹,袁老子帮你慈禧平了帝党,现在你要对付我了?

    告诉你,没那么容易!还好袁老子早有安排,逼那赵青山在四川插了根钉子,你要袁老子下台,还得问赵青山答应不答应!你慈禧要拔赵青山这根钉子,还是只有靠你袁老子,你以为我为赵青山说话是为什么?德国人的压力?笑话!你以为老头子一个的荣禄真能控制的住北洋新军,妈的,就算李鸿章回来,新军还是袁老子的!

    袁世凯本来年轻的时候就无心读书,成天在街上聚众游荡,他在袁家是他爹袁保中的继室刘氏生的,不受他哥袁世敦待见,老袁家六个儿子就他不听话,却也是最有出息的一个。当年的地痞流氓的习性还有些留在骨子里,加上后来的磨练,袁世凯绝对有光棍气概,也绝对够狠。

    谁叫大清没人,还是靠一帮老朽撑场面,皇族就更不说了,几个铁帽子王成了什么样子,剩了个奕劻还是个和稀泥的。载沣不过一个少年,难道真还成了朝廷重臣不成?要真是那样,看到皇族凋零至此,大清的列祖列宗们在九泉之下可就真要抱头痛哭了,努尔哈赤怒不可遏,皇太极怒目圆睁,康熙大帝捶胸顿足,雍正帝垂首叹息,等等等等。

    “那他们就会成为大英帝国最忠诚的朋友,我们会援助他们,尽一个朋友的责任。”朱尔典笑道。

    袁世凯心里冷哼一声。朋友?你们就是想让法国人去试试德国人,如果法国把四川变成势力范围,那么德国人就没有那么可怕,如果法国人失败了,他们的国内矛盾肯定会激化,布里松一定下台,新的内阁上台,你们就有了插手的余地,既把法国牢牢的拉在了对付德国人的阵犀又能获得利益,这种好事,谁不愿意干?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真理。

    袁世凯观人之术了得,只是听朱尔典说了法国的情况,便一清二楚。这个粗矮的大头汉子的确是个人物,难怪那位远在成都的赵姓钉子户对他评价那么高。

    “不用担心,袁,不管发生什么,你都是大英帝国的选择,相信索尔兹伯里阁下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朱尔典绅士的拍拍袁世凯的肩膀,朝那个一直和他眉目传情的美妞走去。

    望着朱尔典穿着燕尾服的背影,袁世凯眼中突然一颤!

    原来还有自己……

    对!没错!这样的形势是在把自己逼向英国人的怀抱!牢牢受他们控制!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袁世凯捏了捏拳头,快步走出了这歌舞升平的地方。

    回到府邸,袁世凯在书房里写了一封信,足足用了一夜。

    等到天明时,袁世凯写下了最后一个字,然后放下了笔。

    也许,还不到时候……

    他望着收信人的名字,眼中闪着冷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