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知县大人的召见

作品:《盛宋官道

    司计一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大声道:“入学之期为一个月春分过后,诸位学子务必前来报禀,三日未到视为弃学,诸位可回去好生准备。”

    一时间众人都齐齐答谢各自散去,正当范铭也准备同本乡的二个入选学子一同离去之际,司计叫住了他,走到他的面前问道:“你可是清河乡范铭?”

    范铭微微一施礼,“正是。”

    司计点了点头,道:“知县大人大人要见你,你随我来。”

    范铭微微一怔,随即又反应了过来,转身跟同乡的两人打了声招呼,让他们跟陈/良说一声,稍等他一会儿,赶忙小跑了两步跟上了司计的脚步,转过一条小径,跨入二进门中,范铭看到了在当中的庭院中的石桌前坐着的一个中年文人,身边站着孙学正以及掌谕两人,不用猜,坐着的那位身材微福的中年文人必定就是本县的新任知县王大人。

    司计上前施了一礼,“大人,清河范铭带到!”

    范铭知趣的上前行了一个学生礼,“小民范铭见过大人。”

    “你就是范铭?”王知县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嗯,倒是生得一表人才,清河乡到底是人杰地灵,难得小小年纪就能有此才学。”

    范铭这时不敢轻易答话,这种时刻如果乱说难不得会不对这知县的胃口,走稳健路线反倒是最好的,稍稍垂头,偷偷的用余光打量着眼前的这位父母官,从脸型、身形上看,这知县也是也应该是世家出身,隐隐的透着一股子秀气,不像是北方汉子,倒有些像南方水土养活的士子。

    一旁的孙学正此时也正在打量这范铭,他早就认出他是今天早晨时为他解围的哪个后生郎,碍于在甄试的当儿,加上人多言杂,也就一直没有上去和他打招呼,但却一直在注意他,以至于在答卷的当儿就在心中衡量是不是要暗中帮他一把,但一到拿到范铭考卷的时候,他的知道自己多虑了,这个后生郎才学足够通过知县大人的眼光了,然而让他感到失望的是知县大人拿到那张万言考卷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得什么惊讶,反倒是拿到第二张仅仅只有百言的考卷时候,他明显的能够感觉到知县大人惊讶。

    “此卷,可是你心中所想?”王知县拿着手中的卷子在空中晃了晃,正是他第二次的答卷。

    范铭点了点头,“是的,大人。”

    “那你给我说说,你卷中说的以资代养是为何意?”王知县对范铭卷中所答的句意似明又晦,又不好直接将心中所滤之事讲出来,只得以所出的考题来质询。

    “什么如何了?”范铭故意装作不知情。

    “你小子少跟我打马虎眼。”陈/良忍不住骂了一声,急吼吼的接着说道:“县尊大人谁都不见就招了你一个人进去,肯定是有啥事问你了,到底问了啥了,问了咱清河的物事么?”

    “没问啥,就问了我一些书上的事。”范铭顿了顿,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对了,他还问了你呢,说陈耆长办事利索,以后要单独邀你进餐。”

    “真的?”陈/良半信半疑的望着范铭,脸上的表情却是生动了起来,忍不住的搓了搓双手,“县学大人要邀我吃饭,这哪儿能呢,应该是我们来招待他老人家才是。”

    范铭忍不住笑了出来,“县尊大人正当壮年,什么老人家。”

    “得了,得了,不扯了。”陈/良摆了摆手,“今次咱们乡出了三个县学,也算是长了脸了,你刚才没看到隔壁连里乡的何大,那脸臭得跟鞋拔子似的,这次他们乡一个县学都没选上。”说着说着陈/良忍不住放身大笑了起来,那微黑的脸上在这一刻异常的充满了红润。

    “陈叔,咱们走吧,时候也不早了,早点回去还能赶得上天黑。”

    “对对对,看我都乐糊涂了。”陈/良哈哈一笑,拍了拍脑门,招呼了另外五个学子准备要赚这时候一直随在身旁的小厮凑到范铭的身旁,小声的说道:“夫人吩咐了,公子若是不急可到城里盘旋两日,转一转买些喜欢的物什,先让熟悉下,将来也好来往方便。”

    范铭凝眉想了想,终归还是摇了,三夫人的意思他心里清楚的很,他一直以来很刻意的回避一些钱的问题,即便是最困难的那一刻他都没有想过用她的一个铜钱,这是一个男人的尊严,也是他心底最低的一条底犀他要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以及自己的女人,转身对小厮说道:“不必了,我还是先回去,你也去罢,你的铺子不是就在城中么,就不必跟我回清河了。”

    “可……夫人……”小厮顿时急了,一时间被噎得说不出来。

    范铭摆了摆手,“你放心去吧,夫人那边我去说,不会责怪你的。”

    小厮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能顺从了下来,范铭同陈/良一行七人踏上了回家的路,陈/良问这小厮为什么不跟着回去,范铭只得解释说夫子让他在城中去拜访某家士子,还要请一些诗词,要盘旋几日才能回去,这才脱了责难。

    回家的路上一行人都十分的高兴,范铭三个是因为升到了县学,而陈/良是因为今天露了脸,其他的三个虽说是有小小的遗憾,但总归也出来见了世面,再说他们心中原本也就没把上县学的事放在心上,乡里人家,能够识字就已经了不得了,因此一路行程倒是非常的轻松,在天将将要黑的那一刻终于赶到了清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