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峰回路转

作品:《盛宋官道

    上了茶水、糕点,在座的众掌柜也都知道规矩,接下来是要主家发话,因此这厅中也就都静了下来,王福东站了起来,“今日够资格到这里的都是我楚丘商界翘楚,本次同业大会鄙人再添作东道,还请多多支持。”

    “王东主名至实归…名至实归……”这番话说得在座的各大掌柜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纷纷附和,诚然,王家这些年来不论是在资产上还是资历上都不愧为楚丘商行行首,确实只有他才有这个资格说这话。

    王福东对众人的反应颇为满意,但多少还是有些落寞,想想当初的繁盛,现在能算些什么,望了望在座日渐消落的各大商号掌柜,心中一阵感叹,楚丘县若是要恢复到当娘的光景恐怕是不可能了,或者是该迁到应天府去另图发展了,“今日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有两件事,一是跟诸位商讨下今年的营生之外,第二嘛……就是应贺家之请,有一笔大买卖想同诸位一同做做,若是预计的不差的话,这笔买卖足以抵作数年的盈利了。”

    “王东主,是什么买卖?”一听到说有利可图,顿时在座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王福东望了望身旁的贺明松,道:“这还是请贺二公子来跟诸位说明吧!”

    随着众人目光聚集到他的身上,贺明松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一抹笑容,这笑容一闪即逝,几乎没人注意到,但这种笑容在范铭看来却是非常的熟悉,从前他也接触过不少所谓但子党,一般这样的笑容背后都蕴含这某种特殊的含义,只见贺明松站起身来,朝扫了一眼,“盐务诸位以为如何?”

    “禁榷!”底下众人顿时吸了一口凉气,自古以来从商都是依附于朝廷政令,盐可谓是朝廷禁榷物资的头等商品,一般人是碰都不敢碰,不过不得不承认盐务的利润确实惊人,有多少人就是栽在这盐务上。

    一听到禁榷这两个字,范铭顿时有种释然的感觉,所谓禁榷即是由官府专卖,少数情况下或部分地区则实行自由通商,官府只征收商税。更多的则寿府控制下的通商制,商人必须用钱、金银、粮食及其他物品,向官府购买有关的钞、引等有价证券,到指定的地方支取商品;如商人运送粮食等到边境后换取钞、引,再贩买有关的商品,称为入中、折中或折博法;商人凭钞、引或直接用钱、物向生产者取得或购得有关商品,再到官办场、务办理手续,支付各项费用,称为贴射法;需要补交钱款才能支取有关商品的,称为贴纳法;都要交纳住税、过税,一次性的事后结算或随时交纳,可概称为钞引通商法。乡村、镇市常实行商人或富户承包销售,称为买扑法。

    但因为官府专卖与钞引通商经多次反复,到政和年间(1112),茶、盐才全面实行钞引通商,钞法更严密,茶笼、盐袋都由官办合同场、盐仓、盐场印封,这也就有了钻空子的机会,贺家恐怕就是想利用这个来捞一把,至于为什么要拉拢楚丘的商家,无非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法不责众。

    底下没有人说话,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很,有回报就必定有风险,这些年楚丘县和外界商贸逐步冷清了下来,亳州贺家突然到来肯定不是为的送钱给他们,毕竟钱也不是这么好赚的,最后还是其中一个颇为年长的竹木器行林掌柜问道:“敢问贺二公子,楚丘与亳州数年不曾有所往来,为何此时想起了我等?”

    “是啊,是啊!”众掌柜齐声附和,就像是天上突如其来的掉下一块馅饼,有人欢喜,更多的人心中存在的是谨慎。

    正想着便立即有人提了这个疑问,道:“敢问,此次是谁主事,这是否能够真的成行这还只是想象中的事,谁又能知道这是不是陷阱。”

    “哈哈哈……”贺二公子放肆一笑,道:“我此次来并不是强求各位发财,只是出于往年的仁义,不想你等继续沉沦下去罢了,虽说楚丘县属应天府,但和我亳州的关系总归要亲近一些,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等,此次主事是由宿州陈家、宋州莫家、以及亳州贺家,尔等可满意了。”

    贺明松这不可一世的模样虽然让人有些不忿,但他口中说出来的名字足足的让人吃了一惊,这都是些豪门啊,在京东这带谁人不晓,范铭更是心中一震,果然还是提到了宋州莫家,这莫非是上天注定的一次姻缘?

    一想到这事,接下来的话范铭也没有心思再听下去,不过有部分掌柜却是有些被煽动了,各自在窃窃私语,虽然有些心动,但都还是心存谨慎,老实说,以往他们也不是没做过禁榷的买卖,就比如说前些年的那件茶务事件,每家多多少少的都尝到些许甜头,其中的利润当然也是颇为丰厚,但这毕竟风险太大,官府极可能会出面,不可能拿自己的全副身价去赌。

    议论一阵之后,林掌柜问道:“王东主,您的意思如何?”

    厅中渐渐的安定下来,众人的目光都齐齐地放在了王福东的身上,身为楚丘商行行首,这些年也颇有威望,王福东一扫众人,慢条斯理的抿了抿手中香茗,猛然望向范铭道:“听犬子说范掌柜天资过人,有胆有识,不知有何高见。”

    范铭被王福东的‘突然袭击’吓得一愣,见众人的目光齐齐聚集到了自己的身上,连忙咳嗽两声,道:“小子资历浅薄,何德何能,不过我倒是认为此事尚可一试。”

    “哦,说说看。”

    范铭笑了笑,他注意到贺明松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笑容,愈发的确认这件事的不简单,吴应荣在底下扯了扯他的袖子,面色有些担忧,对他点了点头,接着道:“前些年我们楚丘商路繁盛,然这些年每况愈下想必诸位也都深有感触,若是要重新恢复往日情景缺少的就是一个契机,这个契机我不敢说就是现在,但也总得试一试,不能坐以待毙。”

    “没错。”吴应荣随之附和道:“若是长此以往,不出数年,我楚丘商行将尽数亡已。”

    众人纷纷赞同,王福东也投去了赞同的眼神,“范掌柜说得不错,我王福东生在楚丘,长在楚丘,诸位也一样,我们都是商人,图的就是一个利,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义字,前些年我们做了一件错事,如今只能是尽量补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