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猫腻

作品:《盛宋官道

    “来套口风才对了,要是问都不问就往上涌,那不是傻子就天才。”范铭哈哈一笑,拍了拍王稼轩的肩膀,“这次辛苦你了,好好歇息下,晚上我去太和楼给你设宴接风。”

    范铭也颇为兴奋,隋堤的事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说先前他把衙门的差事仅仅只是当作了一件差事,而隋堤重建他则是当成了一个事业,这也算是后世时养成的职业病,后世他最喜欢的就是参与项目建设的,看着一个项目从设计到具体成型,一个脑海中的概念从无到有的出现,这种成就感是无论什么都比不上的。

    这也是之所以在人手如此紧张的情形下还将王稼轩派出去的原因,不过幸好调查的结果很令他满意,事实与他猜想的一样,这个项目的建立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有了一套合理的作流程,隋堤重建的概念就能够顺利上马。

    听范铭说要给他接风,王稼轩顿时就嬉皮笑脸了起来,“大哥,这次给我接风可得由我选地方。”

    “好,你选。”

    “这可是你说的啊!”王稼轩满脸的促狭,眼神中隐隐充满了兴奋。

    范铭感觉到王稼轩话中有话,顿时狐疑的望着他道:“你小子不是要去勾栏院吧?”

    “啥勾栏院,说的这么难听。”王稼轩笑嘻嘻的对着范铭道:“就河东的熙春楼,听说哪儿来了个京师的花魁,而且还是个琴艺大家,咱也去看看新鲜呗!”

    “这还不是……”范铭瞪了瞪眼,随即又无奈的笑着摇了,“你啊,还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你可知道这一去得耗费我几个月的俸钱?到时候我一家老小还过不过了?”

    “大哥,这可是你不够意思了啊。”王稼轩故作生气绷直了脸,“我可是把我全副身家都交给你了,你还跟我装计较这个啊,大不了这钱从我那里面走行不。”

    “那钱是用来做正事的,怎么能随意动用。”一说到钱,范铭蓦然在心里盘算起启动隋堤的前期费用来,先前王稼轩借的这一千五百贯在如今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而自身的身家却全部压在了前段时间囤积的布帛原料上,到哪儿去弄钱又成了一个问题。

    见范铭陷入了沉思,王稼轩也识趣的不去打扰,别看平常嘻嘻哈哈的每个正行,但一到正事的时候他却从来不敢造次,规规矩矩的,这都是家里从小教导的规矩,也是老爹能够放心让他出来做事的原因。

    良久,范铭终于开口道:“稼轩,你这儿也缺钱花了吧?”

    “嘿嘿,其实也不是太缺,就是以前大手大脚惯了,现在正想省着点呢。”王稼轩打着哈哈,见范铭认真的脸色,又道:“平日里我还可以去我三叔哪儿打打牙祭,吃穿什么的紧够了。”

    “不少了,职级。”老张有些误会了范铭的意思,连忙解释道:“这还只是商税预留的部分,另外还有司田、司户,以及六案等各曹司进项耗饷,若是都算进来的话怕是又多几倍了。”

    这么一说范铭有些明白了,不过反而又觉得这一千贯的分润确实是有些少了,其他的进项都是要入国库的,能不能动还的两说,这一万三千七百贯才是实际的,先前在县衙的时候没有多少钱还可以理解,但这可是南京应天府啊,一个诺大的府州,只有区区这么些‘年终奖’,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难不成应天府的头头们还真的都清廉如水?

    唯一能说明的问题就是应天府的商税来源实在是太过贫乏了,而且手段也太过简单,难怪王安石要搞这个市易新法。

    其实这也是范铭的思想实在是太超前了,事实上大宋的税赋已经历朝以来发掘得最好的一个朝代了,三司就是专门为了税赋而单独分离出来的,税赋直接掌握在朝廷手中,此时赵宋江山尚不满百年,人口也未达鼎盛,是以税赋地数量却已经是超越了任何一个盛唐,而且这个数字是还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是以就需每年都要做一个最新统计后报往汴京三司中枢报备。

    “嗯,我知道了”,看了看那数字后,范铭抬起头来望着老张,见他似乎还有话要说,便道:“有什么话就说,今后在我面前别太拘束,你是自己人。”

    一听范铭的话老张心中一阵感动,这样体恤的上官他不是没见过,但给他的感觉却是怜悯多过尊重,而范铭给他的感觉却是平等,为这样的上官当差真是值了,手指在文卷上动了动,“职级,昨天晚上我去过许职级家了。”

    “哦!”范铭顿时来了兴趣,目光灼灼道:“怎么说?”

    “许职级没给答复,就说这事他会亲自来找您商量!”望了望范铭的脸色有些许的失望,老张眼珠转了转,“不过依小的观察,许职级还是颇为领情的,而且期间还透露了一丝口风。”

    “如何说的?”

    “许职级说咱们曹司新立,而且就这么几个人,若是平白占了一分分润,怕是要落人口舌,倒不如另外想过周全的法子。”

    范铭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所言不差,只是他可说过意欲何为?”

    “这倒是不知。”老张摇了,扭头看了看门口后放低声音道:“小的猜想,许职级是在等!”

    “等?”范铭疑惑的望了望老张一眼,“等什么?”

    “等上面的反应。”老张神神秘秘的凑近了一些,“职级来曹的时日尚短,想必有所不知,三司有三司地规定,咱府衙有府衙的章程,依照每年的赋税额,只要超过了往年的定额就不再往上报,得截留下来,而且这上报的赋税也决不能超过往年太多,这叫留有余地、变通往返,若不是这样,这来年的政绩考核说不得要降了。”

    “还有这么一说。”范铭心中浮起了一种奇特的感受,联想起后世的统计局,以及分税制,恐怕就是为了杜绝眼下的这种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