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奇技淫巧

作品:《盛宋官道

    赵武东谢过之后,向范铭投来感激的一瞥,他也是人精儿,自然听得出刚才范铭在给他绍介时所说的话都是为了使其能给转运使大人留一个好印象。如今目的已达,且不管这份好印象到底有没有用,但是范铭的这份用心就值得他感激了。

    可惜,范铭却没能看到他这眼神,因为此时的他正随着李思美的步伐快速的介绍着两边商贾的名字,因是人多,自然不可能再像刚才绍介赵武东时一样说的那么多,但语速飞快的范铭力争不漏掉任何一个,总得使他邀约来的这些人都能在转运使面前露一小脸儿。

    见范铭如此,李思美嘴角油然浮现出丝丝笑意,他虽没再说话,但脚下还是配合着放慢了步子,随着范铭的介绍将那和煦的笑脸看向两边的商贾。

    自有唐以来,这也许是第一个正三品高官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商贾如何和煦的,亲身遭逢此事,两边商贾们的心情激荡不言可知,与此同时,他们看向范铭的眼神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果说以前他们还仅仅只是将范铭视作一个有官方背景的生意伙伴的话,那么此时他们就更多的将范铭看成了朋友,一个真正尊重他们,而并不仅仅是为了钱而与之虚与委蛇的朋友。

    哎!大宋各级衙门里,能像范铭这般对待商贾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绍介完毕之后,商贾们众邪月的拥着李思美向园内走去,但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那在前导引路途的阮阮却并不曾将众人引向正厅,而是纤手虚邀,在两边花灯的琉璃光亮中引领众人向后园走去。

    宋时的房舍都极宽大,尤其带着园子的就更是如此,中唐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置一园前后十五亩,尤言促狭,由此可见一斑。

    王融安帮范铭买下的这个园子尤其的大,总其面积不下当二十二三亩,除了前面华美迭堂之外,这栋宅子里花费心思极大的便是后花园。

    皓月当空,在如洗的月光下,清和明上阁中花灯处处,橘黄的灯光不仅增添了几分月儿的明亮,更于无声息之间冲淡了月光的清冷,为整个园子平添出几分温暖之意。

    “这月门倒也精致”,侧身之间笑说了一句的李思美刚一迈过那道月门,便觉一股带着微微水雾的清凉之气扑面而来,待转过头来的他看清楚眼前的一切时,一时之间竟是有些失神忘语。

    不仅是李思美,紧随其后而入的那些商贾们竟然无一不是如此,便在这瞬时之间,整个人群蓦然就此停住,惊诧而赞叹的看着眼前这一切。

    在清寒的月辉及花灯光芒下,眼前呈现的是一副郁郁青青的秀山丽水,放眼望去,半坡型的麻石小路下水声淙淙,竹叶摇响,其间有楼有台,有亭有榭,悉数掩映在构思巧致的叠山垒石之间,其间更隐隐可见反射着泠泠月辉的涟漪水波,以及那水波之上如新月般卧波而立的小桥,楼台亭榭及山石水桥之间则是繁花丛丛,竹林片片。

    “转运使大人谬赞了”。

    说话之间,几人已来到园中那一泓小湖旁,此时湖畔竹叶丛中早设有若干座头,每副座头上各有香炉,酒瓯,玉盏及下酒清淡小菜,随着范铭向李思美束手邀坐,身后竹林中缓缓走出一群妙龄女子,这些女子颜色姣好,身形婀娜,最难得的却是气度出众,此刻身穿宫装穿林踏月而来,其人本身便是一副极美的宫装仕女图。

    众客在仕女的导引下各于湖畔竹林中坐下,身前是反映着月光的湖水,身侧是临风夜唱的竹林,再加之身畔散发着微微馨香,正持瓯添酒的宫装仕女,眼前的一切不仅使诸客们暑气尽消。更飘然多出几分离尘脱俗之感。

    这时最主要地应酬手段便是歌舞宴饮,但对于今日地座中诸客而言,纵然久历欢宴,却无一次能如今晚般带来如此之多的惊喜与赞叹。

    “娘地,啥事一跟范铭沾上,总得让人有惊喜”,竹林中一商贾坐定后刚说完这话,便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便是他自己也感觉到这样的环境里实在不适合说那些惯熟的口头禅。

    见他如此,旁边不远处的那个客人笑着道:“是啊,要不怎么说范铭是七窍玲珑心,下回一定得把我那两个不成器地儿子带来看看。这地方就是有读书人的味道,往这一坐就感觉身上清淡了三分”。

    “是,这地方也邪性,还真是能消俗气的”,开始说话那商贾点点头,“下回再有客人来,直接往这儿带就是了。就不说别的。冲着这个园子,路府里其它地方还真就拿不出手了”。竹林中三三两两地议论时,转运使李思美已端起了面前的酒盏。

    “好园,好酒”,放下手中的酒盏,李思美深吸了一口清凉的夜风,笑着向不远处陪坐的范铭道:“该是什么?”。

    “请大人细听”,说话之间。范铭微举双手清脆的两击掌。

    随着范铭的击掌声,一声琵琶突然从众客面前地湖中不远处激荡而起,这琵琶之声蓦然而来,一来之后便铮铮而起,瞬时之间打破了清和明上阁地寂静。

    众客座头处悬有宫灯,而湖中却是一点光亮也无,这一明一暗之下,就使得客人们眼前的湖面上益发的幽暗,幽暗之中,因看不清那弹奏琵琶的到底是谁。反而促使众人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破空而来的声声琵琶上。

    宋时富贵人家凡宴饮必有歌舞以助其兴。而今晚能应邀而来的客人们更是宴饮场中的行家,是以虽不习音律。但长年累月地耳濡目染下来,即使说不清到底好在那里,但对于好坏本身的判断力还是尽有的,这就如同好吃者虽不一定就精于做菜,却一定精于品菜是同一个道理。

    轻拢慢捻,挑、抹,勾,尤其是那极难的轮指应用,湖中琵琶声响起没一会儿,岸边的小声议论已经戛然而止,此刻,在惊叹精湛的琵琶技艺时,众人心底最多的一个疑问就是,这弹奏琵琶的到底是谁?应天府府里什么时候竟有了这等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