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节 子虚乌有

作品:《五胡贼猛

    刘聪还没有从悲痛和恐惧中醒来,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怪异现象,刘聪的儿子刘约死了,用手一摸身体温暖,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假死吧,因此没有入土为安。过了十来天,刘约苏醒了,开口说一不留神跑到了不周山,在那里见到了刘渊。跟着他游历了五天到了昆仑山,又经过了三天的路程返回了不周山。刘渊是那里的国王,国号是蒙珠离国。不周山宫殿壮丽,死去的诸王公卿将相都在那里。

    刘渊曾经对自己说:“在这里的东北有遮须夷国,没有主人很久了,等待你老爹当领导。你老爹应该在三年内到任,来后国中大乱相杀害,我们家几乎要死光了,只剩下永明等十数人还活着。你回去吧,后年当来,不久即可相见。”

    刘约拜辞了刘渊,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了猗尼渠余国。国王很热情,在王宫之中接见了他,赠给他一个皮囊,然后说:“把这个交给汉皇帝。”刘约接过后拜谢,国王说:“刘郎后年来必见过,当以小女相妻。”

    刘约回到家中,置皮囊于茶几上。苏醒后,使左右从人从茶几上“取皮囊开之,有一方白玉,题文曰:‘猗尼渠余国天王敬信遮须夷国天王,岁在摄提,当相见也。’”

    这个鬼故事是真的,左右从人吓得面无人色,立刻飞跑着呈献给皇帝。刘聪见到了东西长叹了一口气:“如果真的如此,我不怕死了。”等到以后“刘聪死,与此玉并葬焉。”

    这是个鬼故事,史家煞有介事的记述详尽。一定是刘聪的儿子希望老爹早死,因而编的一个瞎话。如果真的有神灵,这样的人死后富贵,谁人还能下地狱?我是不信,不知你信不信。

    刘粲撤消了对皇太弟的监视,本打算抓住把柄,可是等了很久,就是没有听到他的怨言,因此不耐烦了,决定算计他。

    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刘粲派手下王平对刘乂说:“刚才接到宫中诏令,说是京师将有变,敕令穿上盔甲做好战斗准备。”

    当时的平城是军事堡垒,经常有打砸抢之类的故事发生,大臣或将军们造反也是平常。刘乂当然信以为真,命令宫臣、卫士穿上盔甲等待命令。

    听到刘乂上当的消息,刘粲心中高兴的二月桃花开,立刻派人骑马报告在皇帝身边护卫的靳准、王沈等人说:“刚才王平报告东宫有非常举动,现在应该怎么办?”

    靳准立刻向皇帝报告,刘聪大惊失色:“岂有此乎!”王沈等人同声回答:“臣等久闻,但恐怕说出来陛下不相信。”

    刘粲刚刚成为国家的二把手,正想着杀人立威,看到指示心花怒放,于是捉拿王鉴等人,不经审判,直接送集市斩首。王鉴等人临刑前,王沈赶过来看热闹,以杖抽打他们,骂道:“庸奴,还能作恶吗?这些关你屁事!”

    王鉴心里的怨气正没地方发泄,看到这个王八蛋送上门来,当即瞋目责骂说:“竖子!使皇汉灭亡的,都是你和靳准这样的鼠辈,我要在先帝面前控告你,把你们抓到地下去。”

    面对死亡,崔懿之表现的也足够爷们儿,大声说:“靳准枭声镜形,必为国患。汝既食人,人亦当食汝。”

    可能是大臣们死得冤,刑场上的刀光血影刚刚收敛,这时,又开始闹鬼了。时代变了,鬼已经不怕人了,白天就鬼哭声大作,声音高达一百二十分贝。这些恶鬼还不消停,行动很麻溜,刚开始在光极殿哭,然后又在建始殿哭。反正是皇帝躲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就是让皇帝不舒坦。不仅如此,老天爷也来凑热闹,“雨血平阳,广袤十里。”

    老天爷真墨迹,一个炸雷劈死这批王八蛋不就结了吗!何必费这事,弄得我着急。

    刘聪的儿子刘约自从送过信后不久就死了,现在突然大白天看他爹来了,吓得刘聪胆战心惊,好不容易哄走了。擦干了一脑门子汗,刘聪的神智正常了,觉得大事不好,命人招来刘粲部署身后事:“以前我认为刘约胡说八道,现在总见到他,一定是来迎接我了。看来人死定有神灵,如果确实如此,我不因为死亡难过了。现在天下大乱,不是大张旗鼓的时候,须朝终夕殓,旬日而葬。”

    见过了几次鬼,觉得自己也快要变成那东西。刘聪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派人任命刘曜为丞相、录尚书,辅政。

    新任丞相刘曜虽然远在长安,但早就听说平城到处闹鬼,甚至皇帝都见鬼了,害怕惹得鬼上身。因此不想搀和他们家的烂事,坚决拒绝领导的到中央任职的好意。

    汉帝刘聪没有办法,调整了安排,仍然让刘景为太宰,刘骥为大司马,刘顗为太师,朱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并录尚书事;范隆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领司隶校尉。以这些人为核心班底,辅佐未来的国家元首。

    刘聪的第六感很准,在西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刘聪见鬼去了。这位鬼故事缠身的江湖**大哥共在皇帝位九年,准确的说是在女人的光荣奋斗了九年。不过,尽管刘聪善于耍流氓,但西晋的两位皇帝都死于他之手,武功还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极尽荣哀,获得了极高的赞颂:“谥曰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汉帝刘聪的一生不停地闹鬼,出生时是这样,临死也是如此。真是善恶到头鬼知道。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坏事做多了,一定有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