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节 分庭抗礼

作品:《五胡贼猛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黄鼠狼专咬病鸡。既然有矛盾,那就有利用的机会。张宾建议石勒派使者送信与刘琨,说明过去得罪于晋朝,现在王浚有不臣之心,故要讨伐王浚来赎罪,促使刘琨不但不帮助王浚,而且给予石勒进军剿贼的便利。

    这是假途灭虢的小骗术,历史知识博大精深的刘琨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但令人意外的是,刘琨竟然信以为真,敞开大路让匈奴汉军自由行动。这可能就是利益迷惑了人的聪明,让理智见鬼了。看到自己的奸计得售,就在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三月,石勒以亲来幽州拥戴王浚称帝的名义,亲率轻骑袭取幽州。

    在石勒大军抵达易水河畔时,幽州诸将觉得不对头,请求下令出击。不料,遭到了王浚的训斥:“石勒此来是为了拥戴我,胆敢煽动出击宅杀无赦。”幽州诸将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的领导抽的哪股风。

    在王浚的纵容下,石勒大队人马奔袭,王浚竟然没有看到不正常,打开大门热情欢迎。致使石勒兵不血刃的了坚固的蓟城。石勒进了蓟城,立刻撕下了装孙子的伪装,纵兵大掠,活捉了王浚,斩于襄国。

    志大才疏的王浚就这样梦幻的被消灭了,所以,不要以为领导都聪明,实际上,自以为是的笨蛋领导不在少数。的官僚体制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宁要奴才,不要人才,能干不会得到提拔,会送才行。消灭了王浚,石勒在北方的对手就剩下刘琨了。

    刘琨是地方大员,实则一方藩镇,以西晋大将军的身份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兼任并州刺史,为破落的西晋朝廷保有一方飞地。不能否认,刘琨虽然是性情中人,才能也是可圈可点,但他的实力实在有限,曾几次求援于鲜卑拓拔猗卢,让拓跋鲜卑为自己打头阵。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冬,因为拓跋猗卢被杀,刘琨孤掌难鸣。石勒决定对刘琨动手,进攻刘琨所属的西晋乐平太守韩据于沾城(山西昔阳县西南)。

    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受到了侵犯,刘琨当然不能坐视不管。特别是刘琨现在的底气足得很,拓跋猗卢一死,部众星落云散,一些人投奔到他的麾下,实力有所增强,具备了和匈奴汉国一战的能力。但是,现实总是比理想残酷,结果,刘琨大败,本钱输得精光,率领残部逃到代郡(山西大同市东)。失败导致了背叛,刘琨部下长史李弘以并州降于石勒。失去了最后的战略据点,刘琨只得投奔鲜卑段匹蝉,寻求保护,后为段匹蝉所杀。

    一代英雄的故事就此落幕,让后人至今扼腕不止。

    西晋建兴四年对于司马家兄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年景。就在刘琨失掉并州的这年冬天,匈奴汉国大将刘曜攻陷长安,俘晋愍帝司马邺送于平阳。

    西晋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在南渡江南十年后,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于建康,改元建武元年。第二年,得到晋愍帝司马邺的死讯,司马睿称帝,改元大兴元年(公元318年)。

    建立政权不是小事情,必须有支撑国家的官吏系统。石勒设置太医、尚书、御府诸令。在襄国修建正阳门,又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余所小学于襄国四门,简选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为学生而教之,并兼为击柝的卫士。国家的建立,必然有自己的货币,因此设置挈壶署,铸造丰货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久,石勒下达命令:在大乱之后,律令烦琐,应采集其中必要的东西,作为施行条制。即令法曹令史贯志,制订辛亥制度五千文施行。

    建立了法令制度,具备了建国基础,石勒准备称王了。不过,在历史上,从三皇五帝起,每一个当权者上台,都应该表示足够的谦虚,都要在支持者的严重呼吁下,像大姑娘上轿一样羞答答的——似乎是不情愿,实际上急着进洞房。

    当年十一月,依据刘备在蜀、魏王在邺故事。石虎、张敬、张宾、程遐等文武一百二十九人联名上疏,恭请石勒称尊号。国家领地范围包括河内、魏郡、汲郡等合计二十四郡,计有二十九万户,各郡太守皆改称内史。废除并、朔、司三州旧名。设立大单于职务,“镇抚百蛮”,即管理以羯族为首的各少数民族。

    石勒在部下的拥戴面前表现了足够的谦虚,接连几次推却。但部下们惮度很坚决,领导如果继续原地踏步,他们就不干了。为了不耽误部下们的前程,石勒在万般无奈下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新国家是在战国时期赵国的故地建立,因此称赵国,石勒即位称赵王。即以襄国为都城,改元称赵王元年。由于汉主刘曜此前已经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为了便于区分,故史称石勒所建赵国为后赵。这样,在一个无法交叉的同一个时空,在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赵国。

    石勒称赵王后,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权建设,一个政权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选拔任用人才,因此特别注重选举,先是清定五品,以张宾管领选举事宜,又继续定为九品。命令群寮和州郡每年各举秀才、孝廉以至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确定士族品级,选举贤才,吸收汉族地主阶级分子参与政权,

    石勒采取的措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巩固后赵的统治是有利的。

    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可不想仅仅当一个大王,还要万寿无疆九五之尊。也是,刘曜守着关中称天子,凭什么自己不能,难道老天爷就他这一个儿子?

    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二月,石勒称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九月,正式即皇帝位,立世子石弘为皇太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公司变成了集团,石勒老板大力奖励有功员工,以石虎为太尉、尚书令左长史郭敖为尚书左仆射、右长史程遐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尚书、夔安、郭殷、李凤、裴宪为尚书、徐光为中书令领秘书监。

    石勒设置的官职,和魏晋以来的官僚制度基本吻合,证明石勒已采用了汉人的官制,说明羯人统治者基本完成了汉化。

    不过,尽管后赵在石勒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但他的危机不可避免的来到了,因为祖逖出现了。祖逖不是一个好客人,他的出现,搅乱了赵王石勒的一帘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