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铁轮机

作品:《民国之纺织霸主

    杨邵文花了一段时间将公司制度又仔细梳理一遍后,便将具体的执行巩固交给的部门经理负责。他自己则是又钻到了机械部的工场,与工匠们一起研发新的纺织机械。宝山木工坊的袁峄城因为比较感兴趣,也经常过来与杨邵文他们一起研究。

    卢佟海这段时间则是在外面督促各部门规范内部管理制度,重点解决布匹被人窃收的问题。回到南丫镇后,他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邵文,咱们是不是也该变得积极一点?”

    “怎么,咱们现在难道很消极吗?”杨邵文奇道。

    “也不能说消极,内部管理问题确实也很重要,我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也有必要。只是……”卢佟海有些不甘道:“只是别人进展得太快了。那个联合布业目前的代工户已有一万六的规模,我们用了近半年时间,还是停留在一万出头的水平。而且,不仅是联合布业,现在外地的苏州无锡等地也成立了许多家这种类型的布业公司。我担心,等我们夯实好基础,苏南的大块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杨邵文看得出来,卢佟海倒不是对公司的举措有什么不满,而是被外面剧烈变化的市场风云搅得有些心乱了。

    “佟海,布匹窃收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了?”

    “这个啊,真是个顽疾,想完全扑灭没那么容易。有些情况,根本是织户与外面的不法之徒里外勾结的结果。”

    尽管公司完善了许多规定,增强了员工的业务培训,这段时间也逮到了不少不法之徒,但窃收的问题并没有马上解决。还是处于一个相对高发的阶段。在卢佟海看来,这就犹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般。杨氏布业绞尽脑汁填补制度上的漏洞,外面的人则是千方百计的找他们制度上的漏洞。

    卢佟海感叹道:“一匹新土布的零售价在5角6分左右,而窃收一匹布只需付6分钱的代工费,当中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也难怪不法商贩会一批一批的撞进来!”

    “是嘛,不把这个顽疾除去,我们怎能安心地向外扩张!”杨邵文拿了块抹布抹了抹手,随手拿了个把大蒲扇猛摇。时值盛夏,机械部的工场里显得有些闷热。

    “好了邵文,经我修理,这台织布机只要接上动力就可以用了!”袁峄城自信满满,很有些成就感:“知道了原理后,修起来也不难。这些官办工厂也真是浪费,这么轻易就报废了一台机器。”

    卢佟海问道:“邵文,咱们是也打算开一家机器织布工厂吗?”

    “那倒不是!”

    杨邵文否认。机器织布厂,起码需要有动力来源,以南丫镇甚至武进县目前的工业基础显然是不现实的,杨氏布业目前也没能力自己建动力工厂。

    他的打算,是以目前的动力织布机做参考,改造成以人力驱动的织布机。

    目前机器织布的整个工艺流程大致分为络筒、整经、浆纱、穿经、卷纬、织造和整理这几个过程。

    其中,络筒是将管纱退绕、除杂、接长络成筒子;整经是将规定根数的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规定长度的经轴;卷纬是将管纱退绕成纬纱管纱;浆纱是将规定只数经轴上的经纱并合、上浆、烘干、卷绕制成浆轴;穿经是将浆轴上的浆纱逐根按织物组织穿入停经片、综丝和钢筘,制成织轴;织造是将织轴上的经纱和从梭腔内或引纬机构引出的纬纱,在织机上按织物组织交织,制成织物;整理是将织机落下的布轴(俗称木棍布)摺叠成匹,整理成包,是为成品。

    目前的动力织机在外部动力带动下,已经可以完成开口、引纬、打纬等一系列织布作,比起目前的手拉机又有不少进步。

    一般的机器,都大致可以分为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三个部分。杨邵文的改造方案,就是将动力机部分设计成人工脚踏驱动,将脚踏踏板产生的上下运动通过铁轮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带动工作机部分工作。

    另一方面,杨邵文也有节约成本的考虑。他让工匠们将机器中,能用木头替代的尽量用木头替代,实在不行的才保留铁制零件。

    这样设计出来的一种手工织布机因为有个大铁轮驱动的缘故,杨邵文称它为铁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