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连撕破脸皮的资本都没有了

作品:《公元1282

    新水浒传宋江发配江州后,收服了不少人上梁山,但他本人却并不想落草,这其中有一个很现实的考量:宋江落草,是体制内混不下去了,无奈要从外面打回来,是不得已为之。晁盖等落草的起因是劫生辰纲,说穿了就是抢,这革命的出身很彻底,以他为首的梁山主流势力对回归体制这件事,主观上没有动力。

    新水浒传晁盖系的主力,以无产阶级为主,无产阶级地点就是无产(废话),没什么可失去的,就只有想抢回来的。三阮说“这腔热血要卖与识货的!”无产者只有热血暴力,闹革命也无非就是无产想变有产。火并王伦后,晁盖在梁山并无太大的发展,这和他的队伍是“小富即安”的无产阶级有很大的关系。

    新水浒传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就开始做回归体制的准备。第一件事,就是山上得有自己的人。宋在去江州的路上,收服了一堆人全部推上梁山,当时他未必就想落草,但这位“长成亦有权谋”的小吏要为自己铺一条后路,一条万不得已时才走的后路,那么培植宋系势力就是所有行动的大前提,没人办不了事。

    新水浒传宋江上梁山,要做的事就更多,培植势力仍是最主要的一方面。事实上,宋做的非常不错,收吕方郭盛,收燕顺王英等,收花荣秦明黄信等,收李立李俊等,收戴宗李逵张顺等,宋系人马在很短的时间就在梁山占据了上风。上山后,宋江仍能抓住核心问题,几番出征,都是为了抢功劳,抢人才。

    新水浒传因为收了这许多人,宋江上山就有底气,跟晁盖说:“却也结识得许多好汉。”在梁山这样的土匪窝,道义只是幌子,实力才是王道。与培植势力相伴的,就是夺权。宋江做押司时曾为晁盖通风报信,那是小吏“黑白两道”通吃的智慧,上山后,形势变了,不得不下刀子:宋和晁在梁山出路上,理念不合。

    新水浒传宋江上山后不久,被架空的晁盖就感到自己正在失去梁山,为了重振威信去打曾头市,问题就来了,小富即安的无产阶级队伍哪儿有什么战斗力啊。看看宋江打祝家庄带的是什么人,晁盖打曾头市带的又是什么人,两拨儿人马一比,就知道晁盖的失败了。

    新水浒传“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是失势者最后的微弱抗争,因为他连撕破脸的资本都没有了。

    新水浒传晁盖的遗嘱要搞定史文恭的人继位,这就设下一个难题,让本来雄心勃勃的宋江有一些为难。因为晁盖等人可以火并王伦夺了鸟位,但宋江扛起了忠义的旗,这面打给别人看的旗也约束了自己,总不好打自己的脸,必须要化解继位合法性的问题。宋江要吴用赚卢俊义上山,要让位给他,考虑得很远。

    新水浒传以前上梁山的人,多是被朝廷或生计逼迫,以暴力做投资,就是“无本钱的买卖”,无产变有产后,吃喝快活也就完了,梁山如此,三山也是如此。晁盖的野心也就这么点,所以他需要的是三阮这样的人把热血卖给他。宋江要回到体制去,就困难得多,李逵是需要的,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却更需要。

    新水浒传宋江劝索超入伙,说“你看我众兄弟们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这就是他和晁盖的距离。他以梁山为资本,要回归到体制中去,光靠人情不行,利字当头的兄弟们是不会服气的。怎么把梁山的主流,从体制外吃喝,变成回到体制内成就功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绑架体制内的人,越多越好,越有钱有权越好。

    新水浒传“让位游戏”是历史上的老把戏,晁盖让宋江,宋江让卢俊义,都是以退为进,大家各司其职,不用教都知道该怎么演。有意思的是宋江让位的对象,他不让晁盖系,不让三山系,不让后来的军官呼延灼秦明等人,偏要让卢俊义,为什么,因为卢俊义是被梁山逼上梁山的,没有人比他更想“回归”。

    新水浒传宋要让卢俊义,另一原因是梁山派系林立,各自暗斗,不好摆平。他要是让资历最深的林冲,宋的嫡系不服;让鲁智深,那成了三山系反客为主,让旧军官,土匪出身的哪个会满意?空降干部卢俊义,出身一流(大财主),业务一流(武功第一),让给他,梁山派系谁也不得罪,而且铁定让不出去,多好。

    新水浒传燕青是个有魅力的人,张彻版的水浒传拿他做主角,让姜大卫来演,大拍骑马倚斜桥,满楼招的场面。燕青也比较接近现代人的审美,都把他往偶像小生方向扮。燕青最有魅力的是两点,一个是人美才艺多;一个是有独立人格。前者因为生长在大户人家,自然不是梁山土鳖能比,后者和出身有些关系。

    新水浒传燕青与卢俊义情同父子,但不是父子,他事儿,是卢的家奴,大户人家里长大,就少不了察言观色的本事,水浒写燕青,最好看的就是看他和各种人物打交道,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燕青虽是家奴,但对卢俊义的忠是有限度有原则的。征方腊后,卢俊义被害死,燕青反倒能功成身退,就是没奴性不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