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个县令的雄心 五

作品:《公元1282

    陈碧君自幼便生活在胡汉杂处的环境中,在加上本身便有一半的畲族人的血统故在这留球胡汉环境中倒也显得游刃有余,林文让陈碧君去安抚留球土著陈碧君果不负重望,这些土著一开始对这些外来户也是抱有深深的戒心,也不知陈碧君使了什么手段倒是让这些土著逐渐消除了戒心,慢慢的也在这诸罗山附近活动了起来,只是还是不敢过为深入的皇城司盘踞的中心领域。

    林文原来知晓台湾原住民,是汉人移居台湾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原住民。不过林文已然为他们取了个新名字“宋人”。

    许弘文对林文的屯田建议那是十分的看好,马上便令准备屯田的事情,由于许弘文深知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那定然是开垦不得的,陈碧君部已然扎根澎湖不宜调动,自然是指望不上他们,那也只有在留球本土屯田,至于人手,皇城司的人本就要去开拓留球本土,人手本就不够用自然是不能拿来屯田的,那便只有靠本身的民众行屯田养军之事。许弘文发现留球的土著不太会农桑之事,于是让林文来行劝课农桑之事,说来林文还是越来越佩服许弘文的眼光,既然一眼便瞧出这澎湖不适宜农业,这自己便不行,许弘文虽说科举不成,但本事却绝非那些腐儒们可比的,林文是越来越感受到这个书生的厉害。

    林文见着一路风尘仆仆归来的陈碧君笑道“辛苦了。”

    陈碧君淡淡的道“没甚的,只是所幸不付大人的重托,还算是小有成果就是。大人,这农桑之事奴家会劝那些土著,到时候只要拿出好吊例出便行,这些人其实善良的紧,大人只要不过分苛刻他们,他们定然会为大人卖命。”

    林文道“都是我大宋的子民如何会苛刻他们?如此世道正该轻瑶薄赋便是,碧君当为我正言,好好与那些人打交道,务必让这些人打消对我等的疑心。”

    陈碧君笑而点头道“大人?奴家这次回来听闻大人欲制造火器,而且已然开始了?”

    林文道“正是,这次回来正欲与碧君商量。”

    陈碧君道“这火器一道,只是好看,上了战场可成了什么事情。大人何必力做这等事情?”

    林文笑道“那碧君可曾听说过杨妙真此人?”

    陈碧君点点头道“一个背国贱妇如何不知?只是大人提此贱人为何?”

    那杨妙真金江湖人士。益都人。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杨安儿死后,率部与李全会合,结为夫妇,随李全投宋,又降蒙古。善骑射,所创梨花,号称天下无敌手。陈碧君同为一时代之人如何会不晓得只是不齿其为人罢了。但是陈碧君却是不知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法之传,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成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何良臣《阵纪》:“马家,沙家竿子,李家短,各有其妙……而天下无敌宅惟杨家梨花法也。”戚继光亦师杨家法并加改进以教士卒。《纪效新书》载有该法并图解。此女虽然背国投敌可是用一道却是为后世所推崇。

    这等女人陈碧君自然是瞧不上的。

    林文不知杨妙真昔日的那么多底细,自是不明白陈碧君在想什么,倒是以为这只是女人间的暗战,于是笑道“这女子自然是不可和碧君同日而语,可是却有其的好处,你可知晓她用何等的兵器。”

    陈碧君虽见林文在捧自己却也不愿意和杨妙真那等女子并列于是没好气的道“不就是那梨花么,还号称什么天下无敌我看也不见得,无敌,既然是无敌为何没个好下场。”

    林文笑道“那是,还是碧君的耍的好,只是她那却不是普通的梨花。”

    “哦那是什么?”

    林文道“那是用一个或两个竹筒装上火药,绑缚在长头,与敌人交战时,可先发射火焰烧灼敌兵,再用头刺杀。”

    陈碧君不屑的道“不就是那飞火么,成的了什么气候,金贼不就是有这个还不是亡了国。”

    林文忙道“一人使自然是成不得什么气候,无非是个人争勇而已,但是若是全军如此呢?还有我为此改进了一翻,柄六尺长,末端有铁钻,头1尺长,头下夹装两支喷射药筒,用引信相连。使用时两个药筒相继点燃喷射火焰;头两侧有钩镰状碟叉,两长刃向上可作镋用,两短刃向下可作镰用,具有烧、刺、叉、钩等作用。只有一个铁筒,状如尖笋,小头口径3分,可安引信,大头口径1寸8分,内装毒药,用泥封口。兵士们可随身携带数个药筒,以备更换发射。喷射出的毒焰可达几丈远。这样如何?”

    陈碧君听罢呆道“大人一书生怎的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