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火器的初体验 二

作品:《公元1282

    高强真的是个火器奠才,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不仅精通的很,还会举一反三,拿着林文给的那副图纸到是真的造出了那么杆,鸟铳。

    当林文到来的时候,完全的惊呆了,这么个东西放在林文的前世就是一个古董,好看而已,没什么用,唯一的作用就是研究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可是放在这里就是什么,林文完全的知道那可是超越时代的东西。

    有一句话来描述,若是能量产,那将是伟大的变革,兵器上伟大的变革,当然前提是能量产。

    若是只是有一支,那只不过是玩具而已,当然若是刺客拥有之却也不失为一件利器。放在林文的身上那只能防身罢了,其他的也没什么。

    林文清楚的知道大约在1450年左右,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可以抵肩射击。

    这就是火绳的开始和完善,而今天才诗元1282年而已。而鸟铳却是新式的火绳。中间跨越的是世纪而不是十年——

    这就是新式火器的作用,今天的鸟统呢?

    明崇祯八年,毕懋康著《军器图说》,载有“自生火铳”,改火绳机为燧发机,提高了鸟铳点火机构的防风雨能力。清康熙年间,戴梓制成“连珠铳”,可交替扣动两个扳机,连续发射28发弹丸,提高了鸟铳的射速。

    这才是林文追求的终极鸟铳,只是暂时还没做成而已。林文并没有准备大规模的生产火绳鸟铳准备的却是燧发鸟铳,当然现在无人知晓而已。

    也许成功的那一日起,骑兵将不在那么天下无敌——

    高强试着开了一“砰”的一声,众人都吓的一跳。

    时宝道“妈呀,这打着了可是不得了的,不死也伤,手脚在灵活也难逃,厉害真是厉害。”

    林文自然是说出久仰大名,如雷惯耳之类的话,当然这是针对那汤隆的。有了此人那火器的制造更有了把握吧?

    “高强这火器可否大规模制造?”

    高强想想道“这可有大量的精铁?”

    林文知晓台湾是有铁矿的,虽然不多,可是造这种老式的炮还是没问题的,只要开采就行了,看样子得成立一个铁器厂,哎,没办法,谁让军工业是配套的。

    林文点点头。

    高强道“既然如此,那小人定当全力而为,只是怕时候久了些,耽误了大人的大事情。”

    林文道“不妨,事情是急不得的,你等全力就是,先产多少是多少,没问题的。”

    高强道“大人若是要大量得之那要有钻头。”

    林文道“那你等可会做那钻头?”

    汤国道“小人会的,只是需要人手的配合。”

    林文点头道“没问题。”想必这是没问题的,一万支不需要,现在的自己只要几百支就行了,一支强悍的火器部队,几百胜几千还是没问题的,暂时自己也只需要这样,现在的这种情况若数于逆天,引来大队的蒙古军,倒霉的还是自己这爆国运之战不是单考唯武器论能解决的。

    现在自己要做的恐怕就是留球钢铁厂的成立吧?不对应该唤做钢铁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