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任务

作品:《公元1282

    林锡到时宝的汇报高兴的很,招募两百名士兵的人物第一日就招得一百二十九人,这如何不让人兴奋的很。

    多得这二百人,编练成强军,到时候己方的胜算不又是大上很多?大宋朝能否在这个海岛上再次崛起,靠的还不是这些人,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岳飞,韩世忠之流,将望得这些人中能出几个悍将。

    北伐中原纵然不去苛求,可是就是割据留球也是个技术活,林文来自后世当然知道郑氏的故事,郑成功也算是一代人杰,割据台湾,但观其事迹也非人人都能如他一般。做得此大事情

    综观其所为可是一般人能办的到,林文熟读历史自然知道历史书上看的容易,可是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可是纵然是这个人杰开创胆湾基业,为大明王朝在世间留下最后一块土地又如何?还不是二十载而亡,汉人的正统从此而绝。

    当时郑成功所辖台湾人口十二万,林文知道今日胆湾人口却还是远远没有这个数字,若是要长据此能有所图,万军必不可少,可是如今自己这边有多少军队?不过三千出头罢了,这些人兴许做山贼做海盗是多了,可是要想割据一方这些人数未免太可笑,将来北兵呼啸而来,谁人可为牧守?

    唯今之际只有不停的募兵,其他的都是浮云。

    “大人,那些中年汉子要是不要?”时宝问道。

    林文道“可拿的动兵器?气力大是不大?”

    时宝笑道“这些庄稼汉子这点气力想必还是有的,就等大人裁决了。”

    林文道“现在缺人,哪里还顾的了许多规矩,自然是有多少人就要多少人了,放手去招人,若是招的多了当记你一大功。”

    时宝欢天喜地的去了。

    陈碧君道“没想到还真的招了这么些子人。”

    林文笑道“这还不是女菩萨显灵,帮助我大宋。”

    陈碧君知道林文是在调笑自己也不做声,久道“训练成强军却不是容易的事情,那些鞑子的作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若想与他一战,这些人恐怕是不成的。”

    林尉道“这个我如何不知。想在这里就训练出能和蒙古军对抗的强军那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我才造火器,也许借助这些外力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依仗着地利能勉强驻守,真要在中原对峙,一来我等未必有这个机会,即便是有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重要的是在这里站稳脚跟,发展自身的实力,将来为我汉人保护住一块净土,也为后来的返攻留下一支完整的军队。

    他们自然不知林文所说的返攻是指什么,林文本也没做指望现在能推翻蒙古人的朝廷,毕竟现在蒙古人势力方锐,连他们的皇帝那个英明的忽必烈也活着好好的,哪里能这么容易的推翻他们的统治,林文所想不过是将来蒙古势衰之时,天下沸腾,而这留球留有一支完整的正规军,一个健全的政权又是前朝正统能够较快的收拾局势,使天下苍生少受几年的苦。

    李木秋道“不知练军者何人?”

    林文晒笑道“还能有谁,无非是段家兄弟。”

    李木秋道“学生原想大人也可练兵。”

    林文失笑道“这个事情怎么可能会落到我的头上,一来谁能相信我能带出强兵,二来我即便有这个本事恐怕也无人放心我吧,祖制在此,谁能容的下。”

    李木秋笑道“大人岂不闻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当年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五十二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转眼间又荣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淹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各方面都颇多弊端;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防御,实难扭转战局。这样,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前人若此,大人怎的不可?”

    林锡候默不作声。

    陈碧君淡淡的道“大人雄心欲练强兵,火器营,此正好为资本,练兵一事奴家也会些,当然比不得古之名将,可是在这里想必也不会差与谁。”

    林文半响笑道“此事容后商议,尔等先把兵招募好。”

    众人见状也不在说什么,当天时宝终于完成任务,招募二百三十二名军士。

    新的一天也将逐步的开始,也许他们包括林文都不知晓,这区区的二百来号人当真开始了以后留球戍卫军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