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

作品:《公元1282

    完者都在蒲寿庚的忽悠下到达了泉州府,通晓官场文化的蒲寿庚自然先是酒桌上谈。

    又怎的知道自己精通的东西对方不精通或者是根本没有放在眼里,惹的蒲寿庚心中大骂一句“蛮子。”可能是蒲寿庚侨居中土已然数十年,完完全全把自己当做了士大夫的范畴,自命为风流人物,却不知自己也不过是中土人眼中的“蛮人”出身,只不过是时间过但久,蒲寿庚自己已经记不得了。

    完者都大刺刺的道“蒲大人,这些贼人的行踪你真的知晓?”

    蒲寿庚点头笑道“怎敢欺瞒元帅,下官大概是知晓了这些反贼的踪迹。”

    完者都眼中一亮喝道“那些反贼在何处,本帅找其很久,蒲大人请说,本帅重重有谢。”

    蒲寿庚笑道“元帅言重了,大家同殿为臣自当帮助,再者下官本就对元帅仰慕的紧,只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亲近元帅,如今倒是个好机会。”

    完者都不耐烦的摆摆手道“蒲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请说吧。”

    蒲寿庚也不在客套道“如果下官没估计的错,那伙反贼如今出了海,盘踞在海岛之上。”

    完者都皱眉道“蒲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蒲寿庚道“下官根据蛛丝马迹来看定然是如此。”

    完者都道“那些反贼是如何没的踪影大人可知?”

    蒲寿庚道“下官惭愧,这个暂时还是不知道,因为沿途多有人被灭口,很多事情无从查起,但是可知的是这定然有人相助这些反贼,这些染胆大包天与我朝廷作对,是一定要找出来的。”

    完者都冷冷的道“这也不麻烦,杀上那伙贼人的巢,那是什么都知道了,只是这海上,我骑兵可有足够的船只?”

    蒲寿庚故作惊讶道“元帅不等朝廷派军?”

    完者都傲然道“本帅还有千余蒙古精锐,破贼足以,昔年我蒙古健儿灭国无数时只有多少人,如今杀些泥腿子还要多少人,要朝廷派兵岂不是坠了我蒙古儿郎的威风?”

    要知道这完者都可是纯正的蒙古大将,一路便是打过来的,自然是有那无上的傲气,当年成吉思汗自龙驹河率军南下,越过阴山,袭击金朝边地开始,蒙古军就展示出了一系列的辉煌,

    有这样光荣血统的蒙古好汉自然是娇狂的紧。

    蒲寿庚不以为意道“那下官派遣懂水性的百余名士兵为向导为元帅前驱,同时准备足够的船只供元帅出行,元帅以为如何?”

    完者都哼声道“那麻烦大人了。”

    其实蒙古虽然精骑甲天下却也不是没有水师,1261年2月和1262年7月,忽必烈的军队向南宋展开了报复性军事反击。1265年初,第一场重大战役爆发了。两军在钓鱼山附近遭遇,忽必烈的军队取得全胜,并且俘获了一百四十六艘战船。缴获南宋战船显示了忽必烈越来越意识到蒙古军需要建立一支海军。此时忽必烈已经认识到,要战胜南宋,他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水上作战部队,于是开始着手夺取战船或修造战船。他的努力给人以深刻印象,因为正如一位海战史学家所写道的那样,“一个不熟悉海洋的马上民族,能够如此迅速地适应海战,真是非比寻常”。南宋变节者刘整是造船计划最热心的鼓吹者之一。他坚持认为,没有战船,蒙古人就无法征服南宋。他的鼓吹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蒙古人终于建立了一支由四部或四“翼”组成的海军,并在双方初期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中显示了实力。双方交战的地点是在襄阳,这场战役标志着战争的转折点。

    蒙古军就是靠水陆并进才攻陷江南的,蒙古军又怎的会不通水事,征伐日本失败的原因其中运气的成份不知有几大,可惜蒙古这个民族懒惰但快,一味迷信与陆上的实力,并不在乎所谓海上的力量。也正是如此才给了王德割据台湾的机会。

    蒲寿庚不愧为泉州实际的决策宅短短数天的功夫就给完者都准备好了足够的船只和相应的军中水手。

    完者都匆忙的登上了海船,急忙的驶向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去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