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归心

作品:《残寇

    外传——

    《国史.宣祖本纪》:

    “大楚宣祖文皇帝,本姓朱,讳凤林,行文。大明太祖高皇帝朱氏讳元璋后裔,故湘献王元祖烈皇帝朱氏讳柏之遗脉也。”

    “始祖懿皇帝开远公为烈皇遗子,为避建文之难,改朱为周姓,始居湘中熊耳山九龙峰下。传二十四代至宣祖凤林公,二十五代至仁祖义皇帝讳真陶公。其二十六代孙,即中华大楚帝国太祖开天启运兴汉建元弘宪宣化泰仁至德圣明神武高皇帝周武讳晓峰者。”

    “凤林公少聪慧,文才冠于乡里,好技击,性情豪爽,长者称其有烈皇之风。宣祖乃有志于匡扶社稷,继承烈皇衣钵,申大义于天下。”

    “及年长乃襄助蔡牵公反清,奉明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散札设官,自称‘镇海威武王’拜宣祖为博士威武王既败,宣祖遂摆舟西去,建工坊,集工匠,穷搜西洋方术,取各家之长,历时数十载,终于大成。”

    “何乃苍天不佑误降神雷宣祖仁祖乃半道崩殂,一世积蓄,化为齑粉,所造神器,十不余一其械曰赛电,曰连珠炮,曰震天雷,曰大力神威力盖世无匹,诚为军国利器,其效如神。”

    “”

    “太祖曾言:无先祖先考父,则无大楚。”

    “信哉,斯言!”

    ******

    壮哉,大明!

    悲哉,湘王!

    大明之壮烈,乃是因为汉人受过了蒙元百数十年屈辱,沦为四等民,不奋起,则居无其所,死无其地。骨子里渗透了仇恨与热血,是以脊梁刚硬,绝不屈服,亦不妥协。

    湘王柏虽然不欲造侄子建文帝的反,却也不愿含冤受辱,乃举火自焚,以证明自己的忠诚。他临死依然披甲乘马,高呼杀敌,拒不奉召,那是何等的傲气与傲骨?

    而周晓峰祖上几百年传下来的,就是这样一股傲气。所以俊叔曾经对他说过:“你小子不是做正行生意的料。”

    此话正中!

    现在的周晓峰,经历了江湖之险,堪破了生死之痛,文有数千年积累下来的见识,武有天雷炼体之后九牛二虎之力,身手过人,心如坚石,钢筋铁骨。见闻广博,智虑深远,允文允武,而性情之烈堪比先祖湘王朱柏,其有过之而无不及。

    “骄傲,本来就是炎黄子孙应有的风骨,从几何时,我们开始做起了奴隶,变得卑躬屈膝,奴颜媚骨了?”

    “敢请世子,献乌牛白马,祭告上苍,速速即湘王位!”

    满屋子的人都磕下头来,大声劝进:

    “请世子即湘王位!”

    我已经是有熊氏之王,红旗帮龙首,还要急着这个湘王的虚名嘛?

    “此事容后再议,再议!”

    “王上(世子),天予不取,大不吉啊!”

    大家都很齐心,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皇明乃是正宗,一位洪武大帝的直系血脉,悲情的湘王第二十七世嫡孙的身份,比起神马有熊氏、洪门大哥要重要得多了。

    毕竟,这是前朝王孙,比起几千年前留下来的还不知道算不算得数的遗族土王王位影响力要大的多得多了。

    即便是有熊氏的几位头人和长老,在明白道理之后,也承认这个湘王的分量要比有熊氏王位重要。熊耳山,那也是他门百越遗族祖宗的故地啊。

    在这一刻,两族人已经完全放下了分歧,倾心归附。无论是为了个人前途,还是是为了家族(部落)亦或是炎黄子孙的兴盛,周晓峰的上位都是众望所归。

    “请王上(世子)即湘王位!”

    ******

    哇嘎嘎,什么好事都砸猪脚头上了,太巧合了吧?

    但是,现实往往比故事更离奇,巧合之事,实在太多了。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二流今年就遭遇过无数巧合,悲哀的是,基本都是倒霉事。

    之前有尿结石、车祸、脑震荡、闹离婚、作品太监霉运多得讲出去都没人信。还有本书上传有一个月了吧,这段时间承蒙兄弟们大力支持,冲到了历史分类新书第二,纵横首页新书榜第九,成绩还算不坏吧。

    注意到本书还没改状态了嘛?具体原因是:第一周,据说责编老大要相亲没理我;第二周,我漏发了一份合同附件,重发;第三周,快递公司爆仓,路上耽误了;第四周,老大说,他确认的合同有误,要重新快递这就是巧合。

    所以,二流现在相信运气和巧合是存在的。请兄弟们用红票砸砸苦逼的我,让我转转运,看能否否极泰来吧。

    今年是本命年,难道是因为忘了穿红吗?

    纠结呵!您看完了,作者还有话要说哦!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黑暗僵神》睡秋: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