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据地称王

作品:《残寇

    公元一八五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农历正月十六,天晴无雨。

    天亮得早,才到卯时,王宫外的奉天门广场上就开始聚集起人流,在卫兵的指引下或坐或立占据有利位置,大家都特意换上了节日的盛装,人虽然多,却无人喧哗,等待着登基大典的开始。

    这一天,是周晓峰向辖区内民众和各地盟友正式宣告称王的日子。

    所谓名正而言顺,如果周晓峰只是巫族之王,或者获得了湘王的衣钵而秘不示人,无疑不利于凝聚民心士气。

    一大早,梁廷柟与陈澧、林白羽等人就到了王宫景元殿,为了这一天,他们已经排练了十多天。

    作为南方最负盛名的大儒,梁廷柟今天将要担任大典的司仪。

    “来了来了,看,这是前朝的官服,漂亮啊!”

    在观众们的惊叹声中,一队队文官武将穿着大明制式衣冠袍服广场,在周文山、黎锦辉、左宗棠等人的带领下在中华门外列队等待。

    “吉时已到,登基大典开始,鸣炮,奏乐!”

    随着梁老夫子在奉天门外胆阶上宣布启动仪式,钟鼓齐鸣,演练了多日的军乐队开始演奏起威武雄壮的乐曲,而广场内外以致城内外各处开始燃放礼花鞭炮,比起过年来还要热闹上几分。

    “大中华,我们伟大的祖国,大中华,我们可爱的家园从南方的大海到北方的冰原,到处是我们的国土,祖先世代相传的荣耀!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过去,现在,直到永远!”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堂堂要让四方,来贺!”

    这是周晓峰再度剽窃了一把,将一首改编的俄罗斯国歌改头换面成了《伟大的祖国》,在没有更好垫代品之前,这就竖歌了。而《精忠报国》确实太经典,一字不易地成了军歌。经过几个月的传唱,这两首歌在岛上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依照前明典籍,皇帝的登基仪式“登极仪”,今日虽然不是称帝,然而规矩却是大部分参照了开国皇帝登基大典程序。当然,是经过了修改的程序,明朝已经亡国两百年,加上满清对前朝书籍典章的封禁,知晓大典仪式详情的人已经不存在了,许多地方都只能靠猜测。

    《明史·礼志》中记载:“先期,‘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这是仪式前期的准备工作,所谓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礼部的直属机关,“司设监”相当于后勤部门,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钦天监”的工作就售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尚宝、教坊两个部门一个负责设备的安置,一个负责仪式中的文艺演出。

    这几个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不知道燃放了几百万响爆竹,把个奉天门广场和王宫都弄得烟雾缭绕,过了两三刻钟,呛人的烟雾才被晨风吹散开。

    奉天门外最高胆阶上,士兵们抬过来一张硕大的香案,这时周文山等宗亲捧着洪武大帝及湘王等列祖列宗灵位牌,再摆放上三牲,乌牛白马,这是帝王祭祀才能用的规格。

    “遣官告天地宗社,请宗正大人代天子祭告祖先,宗正周文山大人何在?”

    “臣领命!”

    “寡人既是诸位君王,亦是大家兄弟,同袍,虽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然男儿膝下有黄金,我汉儿的血脉是尊贵的,骨头要刚硬起来。我宣布,往后除祭祀与新年朝贺,无论身份地位,臣民皆免跪拜大礼我中华国民,都要昂首挺胸做事,做人!”

    一个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民族,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废除跪拜礼,只不过是解除精神枷锁的第一步。

    见王不拜,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高的礼遇,即便是唐宋这样比较开明的封建时代,也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功臣名宿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到了满清奴才思想深入骨髓之时,老百姓别说是见了王公贵族,就是小官甚至是胥吏都得跪拜。

    这样的改变,虽然只是少了繁文缛节,却无疑是对人格的极大尊重。

    “武王英明!”

    这一次,下跪的人明显少了许多,在周晓峰虚扶了一下后,那些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

    这就对了么,中华民族要真正站起来,就从今日始。一个民族要是能够堂堂正正扬眉吐气甚至是趾高气扬做人、做事,哪怕就是骄横一些都不过分。

    一个国家、民族如果没有一点霸气,哪怕就是空有百万熊师也不过是个花架子,跟黔之驴里那头蠢驴又有什么区别呢?

    “传文武百官觐见!”

    周晓峰从奉天门城楼上下来后,进了景元殿。早就等在宫门外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司礼官员的引导下依职位高低鱼贯而入。

    “臣等恭喜武王殿下!”

    到了这会儿,已经要开始重头戏了,大家道贺之后,景元殿内变得鸦雀无声,一个个都等着下文,要知道,登基称王之后总要册封后妃宗亲和大臣,这可关系到自家的前程,无论以前乐不乐意,现在上了周晓峰这条船,可就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

    周晓峰没打算用太监,那玩意儿简直就是一个怪胎,好端端的男人不做要割掉传承之物,真真残忍。别说是身体残疾,就是精神也会扭曲,心理不变态都不正常了,想想岳不群,想想林平之,他可不想身边围着一群不男不女的东西。

    没有“司礼太监”,梁廷柟辛苦了几个时辰早就累得腿脚发软,这宣读诏书的重任就落到了左宗棠头上。

    美差呀!

    梁廷柟是当世大儒,担任大典司仪那是众望所归,周文山辈分高年纪大又是宗亲,谁也没法比。可宣读第一份诏书这样的总责大任不仅意味着亲近,还意味着器重。

    这长长的卷轴八九不离十就是册封名单,这当庭报喜讯不仅是在几百名文武官员面前露了脸,还多少要落下几分人情,想必大业成功改朝换代之后那史书上还得大书特书一把,留名青史啊!

    大家看向老左的眼光中可就有着掩饰不住的羡慕嫉妒恨了,不敢恨老板,也不敢恨这当红炸子鸡,只能恨自己怎就没有早点落入君王眼中呢?

    “王命:兹册封黎氏安儿为大楚王后,授金宝金册,掌管后宫周文山为宗人府大宗正封潘仕成为左丞相,周义成为右丞相,胡以晃为平章政事,张亮基为左丞,胡林翼为右丞,郭嵩焘为参知政事”

    随着左季高那抑扬顿挫慢条斯理的一口湘阴话,内阁名单新鲜出炉,一届王朝就此拉开序幕

    您看完了,作者还有话要说哦!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相国》睡秋: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