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作品:《袁氏三国

    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及时更新,让大家空等了,笔者在此道歉。笔者利用空余时间,又仔细看了一遍本书,错误确实不少,笔者会在适当的时候,再进行一次大修,以期让本书更合理。笔者发誓“决不太监!!!”至于那些“对本书过分关心的有心人”来说,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袁绍坐在自己的大将军府中,手里把玩着一枚玉印,上面刻着“汉大将军印”五个隶体字。原来这枚官印就是袁绍接受曹把持的许都朝廷封他为“大将军”之职时,一齐送来的。而袁绍自从远征幽州回军后,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本来曹是自己要称大将军的,给袁绍的官职是太尉。名义上为三公之一但尉要比曹的大将军的官职要脯但是自东汉以来,外戚专权,多以大将军的身份兼管朝政,所以,大将军的官位反而在三公之上了。

    袁绍知道自己被封为太尉,官职在曹之下,大怒道:“曹那个小子,是太监的后代,狗一样的人,要不是我多次救他,他如今的坟头上都长满庄稼了。到如今,他反而骑到我头上了。”袁绍辞去了朝廷封但尉的官职。曹得知后,认为自己实力不如袁绍,现在还不能得罪他,就把自己的大将军的官职让给了袁绍,自己只称车骑将军。后来,曹打袁术的时候,怕袁绍攻打自己的后方,就以天子的名义让袁绍总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正式承认了袁绍拥有对四州的统治权。

    袁绍与曹的第一的斗争,以袁绍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而告终。袁绍洋洋得意,认为曹仍继续承认是自己的小弟,认为曹不敢与自己这个老大争权,将“大将军”这个显赫的官职让给了自己。反观袁术,无视自己这个袁家的家主之位,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这对袁绍来说,是袁术对自己掉战,这是袁绍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后来曹打袁术、灭张绣的过程中,袁绍都没有对曹有任何的行动。

    袁绍正在胡思乱想时,逢纪进来了。

    逢纪拱手道:“主公,如今半年之期早过,已近一年矣,是不是该为几位公子办婚事了?”

    袁绍猛省,以手加额道:“唉呀,若非元图所言,孤险些将此事忘却。近日军务烦忙,事的疏忽了。元图,你去把孝起、孔璋、佐治三位媒人叫来,大家一齐商议一下。”逢纪应命去了。

    逢纪刚赚田丰走了进来。田丰道:“主公,大喜啊!”

    袁绍笑道:“元皓已经知晓此事了?消息真是灵通啊,不错,孤正要为诸子办婚事。”

    田丰一愣道:“非也,主公。许都细作传来消息,天子密诏令董承讨曹,现已事泄,刘备已逃至汝南避难。曹按诏查抄,凡诏上有名宅一律夷三族。不但国舅董承被害,就连天子那已经怀有身孕的董贵妃都难逃曹毒手。心计之狠,手段之毒,令人发指。现在许都人人自危,乱作一团。主公若此时起兵,打出‘诛曹、清君侧’之名,许都一战可下,到时主公就可代替曹‘奉天子以令不臣,畜士马以讨不庭’。此乃天赐良机,不可失去。主公若不早行,恐日后图不易也。”

    袁绍沉吟道:“如今,孤正欲为诸子大办婚事,不如待婚期过后,再图不迟。”田丰见劝说无效,心中不乐,怏怏而出。

    建安三年春(公元198年3月),袁绍为二子袁熙与甄家四女甄荣举办婚事,自建安二年四月至今已近一年,本来诸候的从定婚开始,到办婚事结婚,中间的间隔是半年。可如今由于中间有征幽州之事,足足拖满了一年,这可是天子大婚时才能用的礼仪。而袁绍本意是要采用诸候之礼,而老天偏要袁绍用天子之礼,岂非天意。

    建安三年夏(公元198年4月),袁绍为三子袁尚与审家之女审芙举办婚事。

    建安三年夏(公元198年5月),袁绍为四子袁斌与崔家之女崔琳、甄家五女甄宓举办婚事。其中因袁斌一男娶二女,且娶得又是冀州有名的美女甄宓,所以袁斌的婚事最受冀州百姓的关注,好事之人,还为此编了好几个版本的故事,四处流传。

    袁斌在冀州左拥右抱,享尽了齐人之福,有些“乐不思青(州)”了。多亏夏侯兰提醒,袁斌辞别了袁绍,带着二美,还有已经成了自己大舅子的崔琰,踏上了回青州的路,在走之前,他给许攸留下了一个“麻囊”(麻布做的布囊,本来袁斌想用蜀锦做一个“锦囊”的,但是蜀锦颜色太艳,做出来的东西,不太适合男人佩戴,考虑到许攸的感受,就改成用麻布做的“麻囊”了)。

    建安三年夏(公元198年6月),曹派曹仁攻打盘踞在汝南的刘备。刘备自从被曹指为英雄后,心中时常不安,适逢董承联系刘备,又对刘备出示了血诏,刘备头脑一热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事后非常后悔,常想找机会逃离曹的控制。

    而曹征张绣回来后,大宴有功武将,刘备受邀列席。众人开怀畅饮,只有刘备心中有事,每次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在众人全部酩酊大醉时,刘备还能保持清醒。手下报曹“黄巾占汝南,官吏不能禁”,刘备心中一动,认为机会来了,又欺曹酒醉,向曹请命去打汝南,曹醉得稀里糊涂,就同意了刘备地请求,又派亲卫许禇(此时典韦的伤势已经全愈,继续履行他护卫的职责)去拿兵符给刘备,刘备接到兵符后,迅速离开相府,召来关羽、张飞,点齐兵马,飞一般地向汝南逃去。而刘备一到汝南,即联合汝南黄巾刘辟、龚都、黄劭、何仪诸人,以汝南为据点,打起大旗,反抗曹。曹酒醒以后,非常后悔,曾派典韦去追赶刘备,但为时已晚,刘备已经逃脱了。这才有了曹派曹仁打刘备之举。

    曹仁乃曹帐下第一名将,又是曹的亲戚,极得曹信任。曹仁率大军至汝南后,与刘备交战,刘备初战失败,逃回汝南,闭门死守,同时派人向袁绍求救。

    而袁绍为诸子办完婚事后,自家私事已了,可以全心全意处理公事了。自接到刘备的求救信后,袁绍召集众人开会商议,是不是要打曹。

    谋士田丰劝道:“主公,前次曹大肆屠杀忠于汉室的大臣,人心皆怨,许都不稳,故可用兵。如今曹已讨平内患,屯兵于险要,而我军素质不如曹军,又刚远征幽州,未曾修整,此时不易用兵。”

    沮授接道:“不错,如今兵灾连年,百姓疲弊,公家粮仓积蓄不多,不能够大规模发兵,应该先派人去觐见天子,表达我们这么多年来,安定四州,为朝廷所做的贡献;然后游说曹孟德,借口河北地区土地富庶,物产丰饶,人民安居乐业,正是建都的好地方,让曹孟德献出天子,如果这种办法行不通,就以“曹独霸天子,隔我王路”为借口,派兵屯于黎阳,在黄河的主要渡口增设船只,布置精兵,我军一边偃武休农,一边派骑兵进犯曹的边境,让曹时刻不能安枕,士兵不能训练,农民不能耕种,不出三年,曹必定疲弊不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消灭曹贼。”

    审配不屑一顾道:“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兵法上说,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围困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可以强攻敌人;有与敌人匹敌的兵力,就可以与之一战。如今凭借明公的文韬武略,军队的强大,如今又平定了幽州,举兵讨曹贼是易如反掌之劳,如果按照沮公所说,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田丰又劝道:“幽州的公孙兄弟怎可与曹相比,在用兵、治国、广纳英才等方面,他们只能望曹的项背。主公,沮则注所言,甚有道理,如果放弃周密的必胜策略,却去赌一战之胜败,万一不尽如意,悔之晚矣。”

    郭图咄咄逼人道:“主公,田丰、沮授所言乃是长曹贼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主公应效‘武王伐纣’之事,起兵讨曹,必可得到天下的响应。”

    四人争论不休,袁绍踌躇不决之际,许攸、荀谌从门外进来。袁绍想,这二人见多识广,如果这两个人的观点一致的话,就依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二人的观点也不相同,干脆休会,让自己回去想。

    袁绍直截了当地问道:“刘备来信求救,让我起兵帮助他攻打曹。你们只需回答起兵还是不起兵。”

    二人看了看众人,又相互看了看,居然异口同声说:“明公讨汉贼以扶王室,以强攻弱,以多胜少,应当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