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作品:《袁氏三国

    审配、逢纪二人出了袁府后,逢纪对审配道:“正南兄,主公要立袁斌为世子,你怎么看?”

    审配奇道:“元图兄,你什么意思?”

    逢纪看了看左右,低声道:“我是说,你的族侄女嫁给了三公子,而你、我又与三公子关系不错,要是主公立了四公子为世子,我们怎么办?”

    审配道:“元图,主公之所以将你我依为心腹,是因为我们对主公忠心耿耿,能实心任事。主公要立谁为世子,那是主公的家事,我们做臣子的,只要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虽然我审配与三公子是姻亲关系,但是如果主公要立四公子为世子,我审配第一个对他效忠。元图,我审配的为人,你是知道的,我对公私是分的很清楚的,我不会因为袁尚与我有姻亲关系,我就违背主公的意愿,去拥护袁尚。所以,我劝你不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说罢,转身走了。

    逢纪看着审配远去的身影,撇了撇嘴道:“有什么了不起,你对袁斌忠心,袁斌能不能重用你还不一定呢?你个老古板!这么好的机会都不会利用?我逢纪被你压了半辈子,只要我能像李斯那样,事成之后,我就是袁家的第一宠臣,你们都要位居我之下。”

    逢纪在审配离开后,来到了袁尚的府上。袁尚听说逢纪深夜来访,忙将其迎入内室,屏退左右,问道:“不知逢先生深夜造访,有何指教?”

    逢纪对袁尚道:“事情紧急,有一件天大的富贵,不知三公子敢不敢干?”

    袁尚听了,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唾沫,结巴道:“什……什么……意思?”

    逢纪看着袁尚不上道的样子,急道:“大将军要立袁斌当世子!”

    一句话,顿时将袁尚打蒙了,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发闷,“完了,不希望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而且来的这么突然,这么震撼,这么让人难以招架。”袁尚绝望地想到。

    逢纪看着袁尚失落的样子,心中非常满意。对袁尚道:“三公子,某有计,可助三公子身登大位,胜过其余三人。”

    袁尚急道:“逢先生有何妙计,还请直言,尚若能坐上世子之位,绝不相负。”

    逢纪把袁尚叫到跟前,对着袁尚的耳机道:“……牵机……矫诏夺位……大事可成!”

    袁尚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瞪着逢纪道:“这,这,万一此事泄露,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逢纪怒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若是袁斌登上世子之位,还有你的容身之地吗?”

    袁熙冷眼旁观,把众人的神情全都看在眼里,想到:“含父亲刚刚故去,你们就开始窝里反,虽然我没有资格争这世子之位,但是你们也别想轻易就坐上去。”

    刘氏见场面有些混乱,对众人喊道:“大家先静一下,老身有话要说。”

    众人渐渐安静了下来,刘氏从怀中取出一张丝帛,对众人道:“老爷临去前,留下了这张遗诏,写明是三子显甫为世子,上面还盖着大将军的印章,大家可以验看一下。”说完,把诏书递给了审配。

    审配接过来一看,上面确实是袁绍的笔迹,加盖的也确实是大将军的印章。许攸、荀谌、陈琳、陈震等人也辨认无误,确实是袁绍的笔迹。

    刘氏言道:“怎么样,大家还有何疑问?”

    许攸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可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他眼珠一转,道:“夫人,三公子,主公的遗体在什么地方,我们身为臣子,主公故去,我们应当去拜祭一番。”

    袁尚脸色顿时一变,马上又回复过来。这个动作,立刻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刘氏对许攸道:“难得子远如此忠心,正该如此,诸位请随我来。”

    说着把众人引入内堂,来到了停放袁绍尸体的地方。袁绍躺在榻上,被一块白布盖着。

    刘氏掀开了白布,只见袁绍双眼紧闭,神色安详,躺在那里,仿佛睡着了一般。许攸仔细观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正在纳闷时,刘氏又把白布盖上了。对许攸道:“子远不是要祭拜老爷吗?怎么发起愣来了?”

    许攸无奈,只得随众人一齐祭拜了袁绍。待众人祭拜完毕,刘氏对众人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那显甫即位为世子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我袁家不可一日无主。显甫早日继承家主之位,袁家也能早日安定下来,这样才不会给予敌人可乘之机。”

    逢纪忙接着道:“对啊,大将军去世,我们大家确实是悲痛万分,但我们也要以大事为重。如果三公子能登上世子之位,早日安定了北方四州,保住大将军创下的基业,我想大将军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众人见有袁绍的遗书在此,都没有什么疑问,就算是某些“有心人”心中不服,此时也不敢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来。不然,一顶“分裂袁家,对大汉不忠,对袁家祖宗不孝”的罪名,立刻就会扣到自己的头上来。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袁尚终于接过了“大将军印”,坐上了袁家家主的位置。袁尚也以袁家家主,汉大将军,总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的身份,向曹把持的朝廷献上奏章。表示了自己对朝廷的拥护,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袁尚当上了大将军,自己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那些心愿不能实现的人,他们甘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