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作品:《袁氏三国

    庞统道:“主公,我大汉的心腹大患,乃是僭号称帝的伪魏,虽然经过我军连番打击,实力减损不少,但是如果在这个紧要关头,却要发兵海外,伪魏一定会得到喘息之机,死灰复燃的。”

    袁斌笑道:“如果孤不动用所有现役的士兵的话,在不削弱我军实力的情况下,你们还会反对孤发兵海外吗?”

    “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作声不得。

    庞统上前一步道:“主公,如果不影响我军下一步的行动,臣无异议。”

    袁斌喜道:“好,士元没有异议,你们呢?奉孝?”

    郭嘉想了想,问道:“主公,大海之上,不比内河行船,大海无边无沿,兼且风高浪急,十分危险,如果士兵坐船出海,一旦遇上风浪,众将士恐怕会葬身鱼腹啊!”

    袁斌道:“奉孝思虑周详,但事由陆路发兵,大军经新州、三韩渡海,三韩与扶桑列岛隔海相望,此次波浪不兴,乘船数日可到。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这个看似荒凉的群岛上,其实盛产黄金,扶桑列岛上的黄金是我中原所产数倍,你们说,孤能放弃这么一块宝地吗?”

    众臣听袁斌这么一说,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家都想不到,原来看似一无是处的荒岛,竟然是一个聚宝盆啊!

    郭嘉反问道:“主公,臣等从未听说过什么扶桑岛上盛产黄金一说,不知主公是从何处听来的,单凭一个虚无飘渺的谣言就劳师动众,出海远征,会不会太仓促了?”

    袁斌一愣,立刻想出了一个借口,摆了摆手道:“奉孝多虑了,此言绝对可信,事从一个流落在扶桑岛上,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中原的汉人那里听说的。自从孤听他说岛上盛产黄金之后,就曾暗中派人打探,此言千真万确,真实无比。孤早就想派人登岛淘金,一来是中原事务烦忙,让孤抽不出时间来处理此事,二是唯恐打草惊涩令岛上土人和其他的势力知晓,尤其是江东孙权。孙权的势力紧临长江,以水军起家,咱们的水军初成规模,还不能与孙权这样的老资格相比,因此孤不敢声张,如果消息被孙权得知,以他的水军实力,可以轻易组织一支船队出海,如果被他捷足先登,反为不美。怎么样?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啊?”

    众臣之所以反对袁斌派兵出海,援助一个不相干的小国,是因为没有好处,不值得这样做,现在听袁斌一说,岛上藏有大量的黄金,面对如此的财富,谁能不动心?所以所以大家不再反对。而是在想办法怎么样混进袁斌组织的这个船队里去,捷足先登,分一杯羹。

    袁斌一看赵云的水军已经到了,太史慈的秘密部队也已经准备好了。袁斌下令让太史慈带着秘密部队先一步赶到乐陵,袁斌也随后到了。

    袁斌来到乐陵,远远就看到停靠在岸边的十条的大船,上面飘扬着大汉的旗帜。

    袁斌来到近处,船前站着密密麻麻的人,以前都是横行一方的大盗悍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袁斌对他们道:“你们这些人听着,本来你们犯下了十恶不赦的死罪,按律最轻的也是斩首,重的都要凌迟,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将军不忍你们断送性命,所以决定不杀你们。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中原你们是不能呆了,本将军要把你们送到海外去,你们在那里好好劳作,数年之后,也许还可以遇赦回来,如果谁要半途起了歹心,想要犯上作乱,那大汉军人手中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袁斌说完之后,看见人群之中,有一个人看起来特别高大魁梧,比别人高出两头还多。袁斌走上前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那人回答道:“我叫韩龙,字子蒙,祖上本是弁韩人,因为倭人渡海侵略,在弁韩境内建了伽椰城,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此家祖逃离当地,来到中原混口饭吃,小人也就在幽州落了户(网友rayck0531提供),成了大汉子民。后来大贤良师(就是张角)起义,幽州大部分人都揭竿而起,小人也被裹了进来,一直到今天。”

    袁斌问道:“你有今天的遭遇,全是因为倭人侵略你的家园,对吗?”

    韩龙点了点头,咬牙切齿道:“是!”

    袁斌再问道:“如果让你去倭国的话,你会怎么做?”

    韩龙怒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光他们的人,烧光他们的屋,抢光他们的财产。”(三光政部??)

    袁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示意他返回队伍。袁斌走到太史慈身爆对太史慈耳语了几句。太史慈用冰冷的目光看着韩龙,一边听袁斌说,一边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