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汰兵安置

作品:《借天改明

    孙承宗心里舒了口气,就怕这些人齐了心,一起跑,那还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现在他们问谁先汰,自然就同意汰兵了。

    不过,安排谁先来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于是,孙承宗问道:“诸将可有自告奋勇湛”

    谁自告奋勇,谁就脑子有病。的将领没有一个出头要先汰兵的。

    钟进卫在一边反而奇怪了,道:“为什么要一个一个来,一起来不就得了。”

    帐内的人都看向他,孙承宗解释道:“四十余万人,人数太多,监察不过来的。”

    “那就让所有骑兵都来监察好了啊。”

    哦,这是个办法,各部将领都有一些骑兵,收集起来进行监察的话,应该也够用。

    孙承宗点点头,说道:“此法可行,诸将可有意见?”

    让所有将领的部下都参与到监督中来,这样最公平,底下的将领自然反对不了,不过卢象升忽然出列发话了:“本兵,卑职建议各部骑军不得监察自家步卒。”

    底下响起一阵磨牙声,要你多话,将领们对卢象升恨的咬牙切齿。

    孙承宗却连连点头:“甚好,甚好。”

    然后他站了起来,总结道:“诸将如若没有其他意见,明日辰时初,三通鼓毕,各部主将及副将须来中军明确汰兵细节。大致为各部骑军抽签定监察对象,各部在所在营地外列队,兵器不用带,骑军监督,凡汰着皆出营地,到固定点集合点数。现在,都回去准备吧。”

    于是,底下各将,纷纷告辞回去准备,希望自己能多留几个兵丁下来,就能多领一份军饷了。

    祖大寿正要出去的时候,被孙承宗叫住了。

    等其他将领都走出中军帐之后,孙承宗对祖大寿命令道:“复宇,把你麾下骑军,分四部,分驻大营外围四角之交通要地,并派骑军警戒,防止今晚可能出现的情况。明白么?”

    祖大寿点点头,明白孙承宗的用意,用力抱拳,大声道:“末将这就去办。”

    然后又冲钟进卫也抱下拳道:“本兵,监军,末将告辞。”

    在得到同意后退出中军帐,前往本部分派任务去了。

    终于顺利的开始实施汰兵策略了,孙承宗等祖大寿一退出中军帐,浑身骨头都轻了不少,靠在帅椅上,闭目养神起来,也不管钟进卫还在旁边。

    卢象升并不清楚京师难民的情况,但孙承宗是知道的,当初钟进卫在文华殿提难民营的事情并提供解决方法的时候,他都是在场的。

    不过孙承宗有点担心,问钟进卫道:“京师城里的难民,解决的怎么样了,你那个法子有用么?”

    “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样了,但已经开始实施了,从今天上午的结果来看,还真出乎意料。”

    钟进卫说到这里,把今天了解到的情况都跟孙承宗和卢象升说了说。

    孙承宗和卢象升听了之后,不禁也相对无语,朝廷之难处,还要风尘女子率先响应解决。京师那些受圣人教诲的人,那些达官贵人,是不是该羞愧死啊。

    孙承宗沉默了会,道:“老夫马上写一奏章,把汰弱留强之策的实施情况,以及中兴伯所言,安置汰下来无家可归的百姓措施,一起禀告皇上,让皇上定夺。”

    钟进卫心道,崇祯皇帝多半是会同意自己的建议。

    古代人对于身之发肤,授之父母,看得非常重。所以满清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也吓不住汉民。但崇祯皇帝临死之时,却说自己的身体,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可以看出,他是把百姓看得很重的。

    孙承宗让亲兵拿来文房四宝,很快就挥毫写完。然后,他抬头对钟进卫道:“中兴伯,此份奏章,主要为汇报军中汰兵之策的实施,你既为监军,就一并前来署名吧。”

    署名没问题,但自己的毛笔字。钟进卫想到这里,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我的毛笔字写的不好,能不能不签名了?”

    卢象升一愣,这位监军还很有特色的么。

    孙承宗倚老卖老,把眼一瞪,道:“签名而已,不要婆婆妈妈的。”

    钟进卫素来尊重老人,更何况是孙承宗呢。也不在意他的恐吓,反而看成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亲情表现。

    于是,就乖乖地走过去签名。

    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学过毛笔字,但本来就学的差,这么多年没有用毛笔,自然签的就不会好看了。

    孙承宗看着钟进卫那歪歪扭扭的三个大字,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起来。

    钟进卫被他笑的,脸跟了个猴子屁股似的,红到了耳根。他心里暗想:回去一定要让阿奇多教教自己毛笔字,对,还有文学典故,免得老是大白话。不拽点文言文,还得让人笑话。

    卢象升并不清楚钟进卫的来历,看着这一老一少的融洽,他心里不禁有点纳闷:看这样子,难不成监军和本兵有血缘关系?——

    人生的每个有意义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纪念的,感谢第一张真正月票的投票人卧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