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班底初成

作品:《三国之携美兴汉

    第三十二章班底初成

    时间滴滴答答的不停的转动着,不知不觉间已经迈入了公元一八七年秋季了。从刘辩忽悠着赵云等人率村民们定居洛阳也过去一年有余了。在这一年里也发生了很多事。刘辩继续在成长,美女也在成长,当然,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也在进步。

    首先说说赵云,赵云在刘辩的鼓动下,很‘主动’的去参军了,不愧是一个爱国小青年。在刘辩的暗示下,何进也是很努力滇拔赵云。赵云也不负众望,现在赵云已经是,领兵七百人秩比二千石的八校尉之一的,屯骑校尉了。

    当然了说是七百人,其实已经接近三千人了。这都是刘辩的功劳,深知在这个时代骑兵的重要性,就变着花样的想着法子给赵云,扩充队伍。如果让刘宏知道了,还以为这儿子要造反呢,不过在何进的掩护下,终归还是没有露出马脚。

    全是上好的凉州马,在加上精良的武器,高素质的兵员,当然了还要加上天生大将之才的赵云。还有夏侯兰的帮衬,全凑到一起之后,生生给捏造出了一个训练有素的部队。

    现在差的就是没经历过战阵。只能说是训练有素但不能说是强军,没经历过战阵,不经历过鲜血的部队,那都是花架子。只有经历过鲜血,气质才会发生改变。

    没想到的是夏侯兰,不光对军纪这方面颇有建树,甚至在管理方面那也绝对是个人才,可能武艺不是很脯领兵打仗有所欠缺,但绝对是主帅副手的最佳人选。

    最重要的是,夏侯兰和赵云不同,赵云,虽然心里据刘辩猜测,已经默认了刘辩的主公身份,但一直没有改口,刘辩也不强求赵云。两人就差那么一张窗户纸。

    而夏侯兰这爆刘辩一直在撮合夏侯兰和赵雨,两人也基本确定了关系,就等赵雨在长大一些,就成亲了,夏侯兰也在赵雨的影响下,已经实实在在的称呼刘辩为主公了。悲催的夏侯兰,就这么被自己的未来老婆给卖了。至于赵风嘛,还不等刘辩招揽自己就很主动地投效了。

    当然赵云被提拔,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毕竟这个时代是讲究出身的,而赵云恰恰出身白丁,竟能被提拔到屯骑校尉。对那些世家门阀来说,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现在这八校尉,已经不是西汉武帝时期碟军了。只是一帮子,家世显赫的世家子弟谋出身丹板。让一个小小赵云做校尉,骑在他们头上,心里岂能乐意?

    这刘辩无心之举,直接演变成一个活广告了。也成为了最早的请名人代言了,可是后来在史书上却没有记载下来,这让刘辩大闹一场,认为史官不听他的。

    许许多多的人,都争着抢着要进武馆学艺,本着宁缺毋滥的想法,刘辩只让王越收那些天赋极高的人,当然人品也要不错的,如果家境贫寒的,甚至都不要钱白教,那些没有天赋的,刘辩也不浪费,让王越狠狠的宰了一顿之后,也收了进来,这种钱不赚白不赚。

    刘辩也私底下让王越帮他训练特种部队,精修暗杀,护卫,专门执行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也把从后世电视剧里学来的那些理论都交给了王越让他看着教吧,训练成的人员就叫“黑虎队”。

    不过却是让史阿统领,毕竟让王越这一代宗室,继续干杀人放火的事,刘辩再怎么厚脸皮也不能让人家做的。

    而蒋琬,则被刘辩安排到了尚书台,做了一个尚书侍郎,虽然官不大,也没什么实权,但是能跟着那帮大臣们,学习怎么处理政务,已经让蒋琬很兴奋了。

    而蒋琬也乐在其中,也在这方面展现了自己奠赋,很受上司的赏识,并且让那些大臣们改变了对蒋琬惮度,也认为他是一个有才干的年轻人,不是什么拉关系走后门的插班生。甚至还有人准备提拔提拔蒋琬呢。

    至于荀攸,则拒绝了刘辩安排做官的建议,说什么已经促了,不适合在做官了,整天在自己的府里喝酒吟诗,要不跑到王越那里,领打屁,要多逍遥有多逍遥,刘辩都在怀疑是不是因为贪图享乐,怕麻烦,荀攸才拒绝做官的?

    还有,还有,荀攸的叔叔荀彧,在接到侄子的信后,也马不停蹄的从颍川赶了过来,并且拜刘辩为主公了,这也让刘辩兴奋的好几晚没有睡好觉,让刘辩终于感受到了看小说里人家收人的简单,不过可惜的是,戏志才还有郭嘉等人,因为外出游历,暂时没有联系上。这让刘辩很失望,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这刘辩手里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后,手底下也初具规模了。文臣有蒋琬,荀攸,荀彧。武将有徐晃,夏侯兰,赵风。还有再加上那个没改口的赵云。也算是小有实力了。刘辩已经在暗想着以后当皇帝之后让这批自己的亲近人,替换掉那些蛀牙们。可惜的是,后来所发生的一切让刘辩的想法化为了泡影。

    ——————————————————————————————————

    PS:小爱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写作,一天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导致更新的字数都很少,希望大家谅解。令求票票,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