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兼职拐人

作品:《帝国之崛起

    (关于瀛州的争论,铉子不是学历史的,当时查台湾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段资料说徐福寻找的三神山,其中瀛州应该指胆湾。本来觉得夷州就不好听,于是就用瀛州了。台湾在书里是王绪拥有的,他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不能因为东瀛而觉得瀛这个字不好,字面上它只有海的意思!名字争论这这样吧,写这么多了也不可能改,只能让大家勉强一看了。)

    初平二年对于青州黄巾来说是最难过的,青州一地已经难以生活,所以此地的黄巾急切需求找到出路。

    本来有三十万人想要泰山郡,谁知泰山太守应劭亲自出征,斩杀黄巾数千人,俘虏万人。不得已这三十万人只得退回青州。

    另外有三十万人则是北上渤海郡,想要和另外一支黑山黄巾汇合,谁知降虏校尉公瓒率步骑二万人从幽州出发迎击这三十万黄巾。双方在东光展开激战,最后公孙瓒大胜,斩首三万有余。

    黄巾无奈只得南渡黄河,又被公孙瓒伏击,死伤数万,被俘七万余,车甲财物不计其数。最后只剩下十余万人丢盔弃甲逃回青州,这一次出击少了十多万人,还丢了不少财物兵甲,使得黄巾军的处境是雪上加霜。

    管亥坐在屋里擦拭着大刀,却是满脸愁容,如今的青州黄巾已经可以说到了穷途末路了。管亥两次冲出去的试探都被朝廷打了回来,青州一地已经十分贫瘠,抢无可抢,如果不是黄巾自己在山里有耕种,或许早就饿死了。

    “渠帅,瀛州来人了。”忽然屋外管亥的亲兵说到。

    瀛州,当时是太史慈率领两千骑兵横行的时候,管亥曾和他们打过交道。或许那些大汉官员不关心那些在海边买地的富商在做什么,但受亥却知道,青州黄巾毕竟是本地人,管亥知道那些富商都是瀛洲人,目的是抢夺人口。

    瀛州为了自己的计划顺利,给了不少钱粮武器给青州黄巾,为的就是不让他们去海边劫掠。只是这两年瀛州开始放弃这些地方,黄巾得到的支援也少了。

    管亥不知道这时候瀛州为什么会派人来,不过他还是开口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两名黑衣人走了进来,见到管亥先行了一礼:“瀛州罗一(罗二)见过渠帅。”

    “两位请坐。”管亥见到两人点头示意,然后说道:“不知两人今日所谓何事?可是要离开青州了?”

    瀛州在青州驻扎的人员准备离开这是早就准备好的,除了一些收集情报的锦衣卫,其余人员都会离开,因为已经收集不到流民了。

    罗一和罗二两人对视了一眼,最后罗一开口说道:“确实是要离开了,不过这一次离开想要带着渠帅和您手下八十万人一起离开。”

    管亥脸色一遍,死死的盯着罗一的脸希望能看出点什么,但是罗一说完后就十分淡定的看着管亥,表情毫无变化。管亥突然一笑说道:“我等在此地逍遥快活,为何要乘船去瀛州那偏远之地?还有受人管制。”

    “哈哈……渠帅真是逍遥快活吗?青州黄巾两次出击均告失败,损失惨重,想必此时已经快要断粮了吧。”这一次说话的却是罗二,声音有些沙哑,让人听起来不舒服。

    管亥接过信物,是一块正面刻着“瀛”字,反面刻着“客”字碟牌,这是王绪督制的令牌,给与瀛州有不错关系的外人使用,可以用这个令牌在瀛州获得一些便利。不过管亥不清楚,只当是普通的信物。

    静了一会,管亥终于开口说道:“三日之后我一定前去,多谢瀛州牧的。”

    罗一和罗二站起,对管亥又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管亥的屋子。

    管亥拿着令牌,看着桌上的地图,安静的想了一会,然后对亲卫吩咐道:“去把各方渠帅叫来,就说有事商议,关于今后生存的。”

    “遵命!”亲卫得到命令后转身离去。

    三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滨海庄园外,一群富商打扮的人被请了进去。如果有人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富商虽然穿着华丽,但是都有一股子彪悍的气质,跟衣服完全不搭配。

    “哈哈……大渠帅亲自到达,绪有失远迎啊。”这些富商才进庄园没多久,一名年轻人就迎了出来,看样子跟这些富商似乎已经认识很久一般。

    是的,这些富商就受亥和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应王绪之邀前来商议移民一事。当管亥看到王绪时,满脸的难以置信,他没想到这几年在朝廷上下大放异彩的瀛州牧王绪如此年轻。如果不是王绪周围的人都毕恭毕敬,包括罗一和罗二两人,管亥还真不敢相信。

    “难以置信,没想到名动天下的瀛州牧王绪竟然如此年少。”管亥没有掩饰,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王绪哑然失笑,自己被说年轻已经习惯了,他走上前说道:“大渠帅也是正值当年,神采不凡。此处非说话之地,诸位请随我来。”

    很快众人被王绪领到一间议事厅内,王绪坐在主位,然后让管亥坐在主客位,其余人等依次坐下。然后王绪又给管亥介绍了典韦和郭嘉两人,管亥也把手下一些将领介绍给了王绪。

    “今日渠帅前来,主要是为移民三韩、秽貊之事。”待众人坐定后,王绪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到。

    管亥没想到王绪直接说起这事,他沉吟了一会说道:“前几日见到罗一的时候我也说了,我青州黄巾接近粮绝,若能得一出路自然是好。只是三韩一地,路途遥远,加之不甚熟悉……”

    王绪知道管亥的意思,他点头说道:“渠帅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瀛州几年来从青州徐州等地移民近百万,相信渠帅也是知道的。三韩一地到青州比瀛州到青州近不少,送各位过去毫不费力。今日我瀛州尚有不少大船停在此处,如果渠帅愿意,可以派任随船前往三韩一地查看,待查看归来之后渠帅可再做最后的定夺。”

    管亥看了众手下一眼,发现他们都有些意动,于受亥又问到:“若我青州黄巾前去三韩一地,州牧大人准备如何安排。”

    王绪知道最重要的来了,这些人毕竟也是一个大势力的统治宅对权利总是不肯放弃。组织了下语言,王绪开口说道:“渠帅手下听闻有八十余万人,可分散居于各地,不止是三韩、秽貊等地,我瀛州所有土地都可以安排人前往居住安家。而诸位首领则可以选择入我瀛州为官,或者入军为将。当然也可以取了钱财寻个好地方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