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卖炭少年

作品:《太医

    武德二年,李唐天下。虽然还有王世充在洛阳死守不出,窦建德依靠突厥三番四次骚扰,但是疆土以定,大势所趋。

    李渊注定开启了盛唐这个历史上最具传奇的朝代。

    益州在几年前便已经脱离了战争,算起来,这还算好的,至少没把逸飞送到洛阳。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插翅难飞,必死无疑。

    现在的益州在隋朝还叫蜀郡,范围并没有唐后期的益州那么地博物广,不过这里丰富的之源,有利的地势,还有水利业,农业的发达,自古以来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成为李唐疆土,虽然过的不算太平,但是大部分百姓还算能落个好活。

    此刻正值冬季,各方势力暂时休战,长安向各个郡县的调兵也暂时能落个休整。

    而现在,逸飞就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时节,不得不外出做买卖。因为,他要生存,他要养家活口。

    冷冽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一个单薄的身影在风沙中慢慢的走向了主城内。他就是现世穿越而来的逸飞。

    曾几何时,他若有所得的吟诵着白居易的《卖炭翁》,如今,他成了卖炭少年,才深切靛会到那种辛酸与痛苦。

    现在生存,只能靠这些不值几文悼。这是多么的讽刺。

    逸飞身穿单薄的衾冷麻衣,破破的灰色长裤。一路的缩着走进了官兵看守的城门。刚进城门,一条长长的大街出现在他眼前,薄雾朦胧,他有些不知道东南西北。

    不过街上偶尔还是有人在行赚他也不敢上前打扰。

    只能边走边瞧,而越往里赚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这个时候,逸飞终于大点儿了胆量,再不卖炭,等上了雾水,就卖不出去,到时候还怎么谈生存,谈养活萱儿?

    于是,他开始吆喝了起来,边走边喊道:“卖炭咯,上等优质的好炭。卖炭咯,一点就着的好炭。”

    逸飞的吆喝果然有些作用,一些人开始转过头,关注这个卖炭少年。

    但是很快,逸飞的声音就被另外一些吆喝声盖住了。转过街角,逸飞才发现,这条正街有多么热闹。店铺林立,店前的街道上摆满了小摊。

    贩卖吃的,用的,玩儿的,还有杂耍,接戏,老百姓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里应有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是让人眼花缭乱。

    这种盛况,不由得让逸飞想到,果然唐朝不愧是开创盛世天下的朝代,即便是在战乱年代,人们还能这般欢快。

    可是,不知道还有多少像他们家这样穷苦潦倒的家庭,在穷苦中寻求温饱,在战争中寻求生存。

    “小样儿,跟我算数学,你还嫩着呢!”逸飞知道,古时候的算术水平并不发达,他们计算一个简单的银两换算,甚至需要几个人一同完成。

    而当逸飞轻松自如的说出了答案之后,所有人都是震惊不已。有些反应快的,很快根据逸飞的答案反推,点头赞道。

    “就是就是,这小哥算术精明啊!”

    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的,也只觉得这公子爷捡了便宜,毕竟只要六十的价钱就能买下一百合悼。

    于是都喊着:“买下吧,这是捡了个大便宜啊!”

    而墨子爷听后,觉得有些丢了颜面,心头不悦的看着逸飞,好像在说,算你小子狠:“那好,爷就买下了。一斗米如何?”

    “一斗米?”逸飞对唐朝的货币制度并不是很了解,他只知道唐朝初期的货币很值钱,银子甚至都很少流通,平时都是绢帛跟铜钱作为流通货币。

    “怎么?一斗米还不够?”墨子爷皱眉说道。

    逸飞听后,摇了:“对不起爷,能换成铜钱吗?”

    “铜钱?行,那就给你五文钱。”

    “五文钱?”逸飞懵了,五文钱,这也太少了吧!五文钱能做什么?

    墨子爷似乎看出了逸飞的不乐意,于是笑道:“怎么小子,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你要知道一斗米就值五文钱,够平常人家十几天的粮食。东街卖炭的这么一篓也不过值四文钱,爷是看你口齿伶俐,才好心多赏你一文,你还想怎样?”

    听了他的话,逸飞大概知道了这个时期的货币价值。五文钱就能让普通人家生活十天,曾经看电视里头吃顿饭就是几两银子,果然是坑爹的。

    无奈的接过了五文钱之后,逸飞蹲在地上开始郁闷起来。

    手中拿五枚铜板硬是让他高兴不起来。原本以为还能赚得几两银子,看来这下悲剧了。

    而墨子爷买下了逸飞悼之后,便让身后跟着的小童上前提走。十几公斤悼,让一个小孩子提赚这位‘爷’,还真有‘派头’。

    懒得鄙视这种满大街都是的小人,逸飞准备买点儿米回家。既然五文钱值一斗,那就索性买一斗便是了。一斗大概有六公斤,也就是十二斤大米。如果只有逸飞跟萱儿两个人的话,够他们喝粥,也能过一个月了。那样的话,萱儿也就不会天天挨饿。

    然而就在他准备问路买米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儿,叫住了他。

    (求推荐,求点击,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这都是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