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唐太宗李世民

作品:《太医

    李世民,后世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即便他弑兄杀弟,逼位李渊。但是他所做的功绩,几乎是历史上的帝王,所没有的高度。

    贞观王朝,太宗大帝。他开创了一个盛世,贞观年间的大唐,社会秩序空前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万国朝拜,十方来贺。绝无贪污,官民祥和。

    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的英明帝王共有的优势外,的几个优势还是李世民独有的。

    他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和浓厚的危机意识。

    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执政风范。

    他胸怀宽阔,爱才如命,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

    他高度超强的自制力,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认识,对“好话”保持高度的警惕。

    而这些,都是让他成为一代明君的必要条件。这样的人,是天生就做皇帝的料子。

    当严盛见到了李世民之后,立马跪下,心甚欢喜:“殿下,老臣回来了。”或许这就是严盛日夜期盼的吧,作为李渊旧部,他可是看着李世民长大,他知道,李世民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哪怕今后不是帝皇,只是个王侯,那也绝对会有这非凡的成绩。追随李世民,是他最正确的决定。

    李世民原本正与房玄龄跟长孙无忌正在商议要事,突然听见了严盛的声音,三人莫不是纷纷起身,一同疾行到了严盛面前。

    “严将军,切勿多礼,快快请起。”李世民一向对臣不受虚礼,更何况严盛可是他的主力将军。

    “将军,你可算回来了,世民心中,莫敢忘怀啊!”借着帐内的灯火,总算看清了李世民的模样。

    李世民看上去并不像长安李渊那样黄甲披身,高贵尊严。反倒是一位英俊相貌的年轻小子。

    今年的李世民,不过才二十岁,身高九超只多不少,胸前宽,背膀厚。准头端正,四字阔口,左右大耳相称。颌下无须,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飞扬。清秀的面孔,夺人的样貌,再加上身穿一件普通白卦,要不是有人说的话,没人会看出来这样一位美男子,竟然会是当今秦王,二皇子殿下。

    李世民将严盛庄重的迎了起来,心感恩情,无比开怀:“刚刚正与内兄跟老师言道将军,莫想说到就到。将军舟车劳顿,快快请坐。”

    李世民可是亲自为严盛搬来了座椅,几人围着一张书案,书案之上还有行军布阵图。看样子他们刚刚还在研究战术。如今严盛的到来,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那小子竟然用他的口,亲自将老夫脚中的脓血吸了出来,那一刻,老夫震撼了,结果这一震惊,忘了疼,那小子最后就这样将我的脚给治好了。”

    如今严盛说起,还不忘逸飞当日的恩情。他是从内心佩服孟逸飞,戎马一生,竟然让一个十六岁的小子折服了。

    而李世民他们听后,也是莫不震惊。

    “允脓血,救将军,这样的人物,的确是个人才啊!”李世民已经泛起了惜才之心。

    “是啊,我也觉得,这人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人才。”长孙无忌说道。

    “老夫也同意。”房玄龄点了点头。

    而严盛听到他们对逸飞的夸赞,心头也是高兴。

    “嗨,岂止是人才,你们可知道他将我益州城变成了什么了吗?”

    严盛一直觉得将孟逸飞带到疆场来有些对不起他,所以他要奋力让孟逸飞在李世民心中拥有一个好形象,让李世民重用他。

    于是,他将孟逸飞如何从穷小子,变成大财主。又如何得到益州百姓们的尊重,如何将一周打造成了一个人间天唐,这一切,他都告诉了李世民。还有,逸飞如何建立药庄,逸飞如何传唱精忠报国。到最后,他严盛甚至亲自在帐中唱了这首精忠报国。

    “父皇让精忠报国作为军曲,实在是太适合不过了。”李世民已经对那个孟逸飞有了非凡的期待。

    而长孙无忌跟房玄龄也是连连点头,这样的人才,一定要为李世民所用。

    说了那么多,逸飞此刻在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印象,如果真的如严盛所说,那么逸飞绝对能够被重用。

    “将军,明日我就要见见那位孟兄弟,本王已经是迫不及待啊!”李世民的确是求贤若渴啊,“不过今晚是为将军接风洗尘。”

    “是啊将军,李靖,杜如晦,程知节,秦叔宝,宇文士及他们都在大帐等候呢,我们聊了这么久,可把他们给冷落了。”房玄龄提醒道。

    严盛听后,大为欢喜:“那还等什么,走啊!”

    (求收藏,求推荐,还没收藏的朋友收藏一个吧,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