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忠王寿成

作品:《混在太平天国的王爷们

    方达开一身浴血的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身上的伤口比参加桃溪之战最伤的最狠的老兵伤的还要多。一骑绝尘的他冲在马队的最前门,等到了桃溪,几乎站立不住的方达开是冯昂把他从马上扶了下来。

    没有等大家开口,冯昂已经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太平军二次击破清军的过程。曾天养的悍勇,方达开的坚韧,都是这场战斗的重点。

    太平军马队的主力已经进了城,马队的中军旗帜上写着“后四监军李”,冯昂解释道“苟哥醒了之后,向胡丞相、曾丞相报告了桃溪之事。两位丞相赶到事关重大,派李监军率领一千马队星夜赶来。”

    这位被称为后四监军的人,和谢光耀年纪相仿,虽然相貌只能算是普通端正,但是脸上透出一种说不出的和蔼,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霸气。他一来就主动向众人打招呼道“各位弟兄,兄弟来晚了。还好各位弟兄,已经救出了天二长金,这件事才得以圆满解决。”

    冯昂作为胡以晃的亲兵,每天迎来送往各种太平军的大人物,早已经和后四监军混熟,他主动向众人解释道“各位兄弟,这是后四监军李寿成大人。大家快来见礼。”

    众人还没有来得及拱手见礼,李寿成打断道“不用,真的不用。大家弟兄相称,在一个锅里搅马勺,都是为了天国而已。”

    李寿成的谦虚有礼,让他与众人之间关系顷刻之间拉近不少。

    “谢兄弟你也受伤了,我带了不少云南白药,一会让冯兄弟哪一些给你,这个东西治疗跌打损伤甚好。”李寿成淡淡道。

    众人再看李寿成又是亲切许多,谢光耀致谢道“谢李监军高德厚意,我部也有一切东西赠给李监军。”

    谢光耀对王涛低语几句,王涛就走了。等王涛回来,带来了三十支布朗贝斯火。谢光耀指着步道“这些火是我旅缴获的,但是我们连番作战弹药匮乏,留下来也是鸡肋。李监军家大业大,献给监军正是宝剑赠英雄。”

    李寿成见这是一批布朗贝斯滑膛燧发,比普通的鸟略长。一看就是洋,在这个时代洋人的坚炮利已经是人所共知。谢光耀拿出这种利器相赠,作为李寿成这种积极建功立业的将领,来说不可谓不动心。

    但是李寿成天性恬淡,他推辞道“君子不夺人所好,这怎么意思接受。”

    谢光耀坚持道“弹药消耗,对我旅来说简直就是鸡垃烦请李监军笑纳。”

    “这支精锐训练了多久。”李寿成问道。

    谢光耀答道“监军见笑了,其实属下领兵才三天,这支队伍看似不乱,其实绣花枕头而已。你看有多少人同手同脚,又有多少人踩了前面的人脚后跟。要成为精兵,还差的远呢?”

    李寿成看到百余人中,确实有人同手同脚,有人被踩了脚后跟,但是这些人无不把胸膛挺得高高的,傲气十足的样子。

    李寿成说道“很难想象这支人马才成立三天,三天之内就有这个样子,将来怕是要冠绝天下。”

    谢光耀回道“想要成为冠绝天下的精锐,这还早呢?”

    李寿成奇道“谢兄弟必要高见,愚兄洗耳恭听。”

    谢光耀道“单纯的从治兵来说,预先治兵必先选将。”

    李寿成看着天京的方向道“此事古已有之,天国之内东王选将境界以高。”他是东王一手提拔的大将,对东王的知遇之恩,感同身受。”

    谢光耀也不反驳只是解释道“东王之才,为国选将,而你我兄弟则需要为军制将。这两者大有不同。”

    李寿成道“愿闻高见!”

    谢光耀侃侃而谈“东王选材,首看天份。选择将领都是方面大才,而我说的制将是制造将领,从圣兵开始到卒长位置的陷阵将领。”

    李寿成反驳道“这只是你我与东王地位不同,并不为事所不同。”

    谢光耀想给李寿成讲解军事学校的理论,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循循善诱道“这样说吧,比如兄弟这百余人的小队伍,就是我这一旅的种子,当这批人的训练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再由这百余人训练新来的圣兵,以老带新并形成一个体系,。当发生连番战斗时不免出现伤亡,而以老带新的局面会源源不断的补充队伍。就不会战斗力大减,最后为清妖所乘。”

    李寿成若有所思道“某非这就是纪效新书里的一人习战教会十人,十人习战教会百人的道理。”作者指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