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剑拔弩张

作品:《混在太平天国的王爷们

    砰!砰!两声响传来,大队但平军出现在了县衙的附近。

    “谁敢动后十五军的人!都给我老老实实的,不要动!要不然老子的可是不认人。”说话的正是孙豪,占领粮仓以后,他便率领火器部队出现在了张乐行等人的后面,后十五军五百人的火器旅,又把张乐行的人围了起来。五百支黑的口正对着张乐行的四百人,而张乐行的四百人又把谢光耀的一百多人围在了中间。

    “张大旗头你识相的就把祖楼明给交出来,我们还是友军!”方达开见孙豪率领援兵赶到,主动向张乐行兴师问罪。

    面对方达开的兴师问罪,张乐行无奈的笑笑,混不把方达开说的话当回事。

    噔噔噔急行的步伐声让县衙附近的地面都有了震动的感觉。

    “大旗头莫慌!祖楼光来也!”祖楼光率领三千捻党出现在了孙豪部的背后,又把孙豪的人马围在当中。祖楼光的三千人都是六安州捻党的骨干,各个钢刀在手,藤牌等防御工具也是一应齐全。

    黑暗中又是一声响亮的吆喝“全军列阵!”

    嘿!哈!数千人的整齐的声音响彻云霄,祖楼光的背后是长如林。

    “报告耀哥,刘飞报到!”在祖楼光的背后出现的正是刘飞的后十五军主力。原来和江得胜平分粮仓以后,刘飞怕谢光耀意外,就率领主力一起奔向谢光耀所在的县衙方向。

    “谢兄弟,我们两家可是友军,有必要兵戎想见吗?”短短一瞬间的事情,张乐行的心几经起伏,当祖楼光率领六安捻党三千主力出现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最后一张王牌也打了出去,只是他没有想到后十五军的人马有整整四千人知道。

    因为太平军在天京建都以后,太平军的军级单位往往只有二三千人,甚至于有的军只有一千或者更少的人。

    “张大旗头,我不是矫情的人,只要你交出祖楼明,我们两家还是友军!”谢光耀淡淡的说道。

    “祖楼明是我的人,与太平王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交给你!别说不交给你,就是太平王的旨意我也不能遵从。”张乐行也火了,他不能交出祖楼明,只要交出祖楼明,他在捻党的声望就彻底完了。

    “洋?”只是同时他的脖子上的点了一把手。他见多识广,知道这是洋人的利器,数十米内,可射杀人兽。

    “张大旗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武功再高也怕洋吗?”谢光耀动了动手中的手,得意的说道。

    “谢将军,你有洋,但我有功夫!”张乐行手中的刀却离得更近了。

    “大旗头!”张宗宝紧张的要命,他随着张乐行东奔西跑见识颇多,更是在上海见过洋人的火,在人身上可以打出一个碗口的大洞。

    “大叔!”“耀哥!”柳雀儿和方达开发出惊呼,张乐行的武功实在是太高了,他们还没有看清怎么回事,就被拨到了一爆根本没有还手的力气。

    “把你的人撤赚要不就同归于尽。”张乐行耐不住性子了,这时张乐行的致命伤,做事不能持久,这也是捻军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和张乐行个人的悲剧一样,在历史上前期捻军只能打顺风仗,清军只有顶住了捻军的前三板斧,就能战胜捻军。

    “交出祖楼明,要不就同归于尽!”其实谢光耀也早就忍不住了,但是在自己的时空他看过曾国藩的挺经,里面的小故事是他做人的方法长进了不少。正是这个故事大大提升了谢光耀的耐心。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日,一老者准备宴请一位好友,家中无成宴之材,遂嘱咐其子去市集采购之。老者的儿子一大早就去了集市,等到日上三竿,其子还不见人影,客人也来了,但还没能开始做饭。

    老者纳闷儿子怎么去这么久都没回来,是否出了什么事,于是他向客人说明情况,交代家人款待客人自行去看一下发生什么事。老者来到出村碉埂附近,发现儿子和另外一个年龄较大人都站在一条仅能一个人挑担通过碉埂间僵持着。

    老者见了问儿子他怎么这么晚还没回,儿子说:“我没到中午就回了,但到了这里这个人不给我让路,我过不去。”老者说:“那你不会退回去让他先过”。儿子说:“我都走了一大半田埂了不想回去了,这个退回去一小段就行了”。

    老者说:“那你下水田让那个人先过去。”儿子说:“我个子矮,下田会把箩中的干货打湿”。于是老者就对那个人说:那只有你后退了,让我儿子过去吧。”那个人说:“我比你儿子年长,他应该给我让路的,我不让。”老者无法只好说:“我个子高点,我下田去把你们中一个人的担子接过来,另一个人从你肩下过去再还给他,这样你们就能过了。”那个人不好意思说:“你比我还年长怎么好意思让你下田呢,还是我退回去吧。”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

    两个人正僵持着,而两家的其他人都已经剑拔弩张。

    眼看战斗就要一触即发,故事里的“老者”就出现了。只见太平天国的夏官正丞相曾立昌,一边骑马飞奔,一面高喊道“都住手!都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