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抬枪建功

作品:《混在太平天国的王爷们

    只是霍冉的如意算盘打得山响,但终究落了空。早在霍冉盘算的时候,抬手们摆弄好了自己掸,而这一次阿奇那的测量的位置刚刚好,二十把抬,向小炮一样射向霍冉的队伍之中。

    砰!砰!半斤重的弹丸,飞过长矛手的头顶砸向霍冉,弹丸的运动轨迹相当慢,霍冉想凭双手接住弹丸。

    “啊!”霍冉的右手被弹丸直接切除,痛的他坠下马来。其实弹丸飞行慢的弹丸只是一种可怕的错觉,弹丸飞行了一段距离后的减速,就像是影片中的慢动作,但它的速度依然惊人,击中了霍冉之后又撞击了地面,反弹起来把霍冉的一个手下的胸口击穿。

    但这只是一颗子弹,飞入霍冉阵营之中的有足足二十颗子弹,这是巷战,对方又是骑马的高大活靶子,只是一轮齐射,霍冉的家底已经败光了。几十位高手死的死,逃涤,不过手下高手对于霍冉还是讲义气的,其中一人在其他几人的簇拥下用鞭子一卷,将霍冉抢到马上,然后拨马就走。

    “这是火器的时代,武功再高也怕洋!”李佑对手下人说道,他知道霍冉和手下人得武功,一般人还真不是对手,但这一轮齐射威力给李佑的震撼实在太大,以至于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太深的影像。

    当然霍冉的失败也帮李佑做出了选择,他派人高举白旗,自己则是远远的喊道“寿春李佑向天兵输诚!”

    “这就投降了,命令他们全部放下武器,等待改编!由车兵卒上前接受投降。”谢光耀轻笑一声,一切竟在掌握之中的感觉不错,预料中敌人不是铁板一块,而雷霆一击之后,敌人就轻易投降了。

    片刻之后,车兵卒的长矛手带了一个俘虏来见谢光耀。这个俘虏正是李佑,李佑用偷看谢光耀一眼后,心里开始推算:这是个年轻的将军,岁数不会超过三十岁,可能有着很大的背景(这点冤枉了谢光耀,他只是个机缘巧合的穿越诈。从身材看从小家境至少殷实以上。(现代人得营养较好,比起近代人不知道好了多少。)这种人就是太平军版官二代,李佑的推测错了不知道多少里,犹在自我陶醉之中。

    “你是何人?为什么要见我?”谢光耀喝问道,穿越以来在太平军久了,渐渐的熟悉了太平军的做派。

    “小卑下是寿春主簿,率部向将军输诚。请贵人宽大!”李佑行了一个大礼,他知道对于上位者卑躬屈膝是求活之道,虽然献媚者无数,献媚也不一定能有好结果,但是顶撞的结局往往是死的很快。那种演义里的事情都是骗人的,除非你有特别价值,否则都是浮云,只有死路一条。见谢光耀并没有反感,他又从手中掏出一本账册恭敬道“这是寿春县库、镇库的账册请将军品阅。”

    这是在投资,而且县库和镇库剩下的资源不多,大部分的银子和粮食都被他拉回乡下老家,账册上也已经隐去了。其他物资也都用来武装乡兵了,现在都是太平军的缴获,交不交出来都是一样。

    “你很好!我很满意,你的功劳我会像三位丞相禀报的,现在你去协助安民吧。”对于李佑的合作,谢光耀很满意,但是对于这种没有风骨的投降主义投机分子,以现代人所得到的教育,本心上又不是喜欢,毕竟背叛别人的人,也可以背叛自己,这是现代人得将心比心,而古人没有现代人那么功利的揣测人心。

    “小卑下遵命!”李佑在治政方面确实是能手,他又是寿春城的土著,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安定了寿春全城,等李佑复命的时候,谢光耀已经肢解了他的寿春乡兵。

    作为补充兵员,寿春乡兵中父子聚在的军中的,儿子转为后十五军的战兵,兄弟在军中的,兄留弟赚刘飞一下就从乡兵中挑走了六百人马,毕竟乡兵的关系多为亲戚关系,要不是看乡兵靛能和营养实在太差,刘飞可以挑走一半人。

    孙豪见刘飞挑完,也要挑人,于是从备选名单之后,又拉了四百人辅兵营。等李佑回来,俘虏营中的人马少了三停,他有心到谢光耀哪里去问,却接到了陈仕保的任命。李佑正是成为寿春监军,手下人马改变为寿春守土军。

    原来,谢光耀夺下寿春的同时,飞马告知了陈仕保,作为北援三将之一,陈仕保也想有所作为,但是他兵不如许宗扬多,而将也没有得了捻党支持的曾立昌多,他只能和胡以晃派来的谢光耀一路,陈仕保对此心中早有不快,虽然这是他为了调节另两位丞相时,自己提出的方案。

    更重要的是谢光耀以重利他,保证寿春守土军交给陈仕保麾下,这让陈仕保的实力又得到进一步扩张,但是这同时也打乱了曾立昌的部署,所以陈仕保需要的是先曾立昌一步发出任命告身。

    这种空白告身,在临行之前东王一共给了三人二十五个守土监军,五个郡总制的空白告身,前次北伐的经验告诉天京,后路被断绝的情况下,强弩是不能穿缟素的,所以东王弄出告身之事,就是为了援兵每前进一处,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而不是北伐时的流寇作战方式,这一点东王也对三将亲自示意。但同时为了平衡,天京方面又把这些告身分成三份,由北援三将各持一部分,导致最后三人的力量互相牵制,历史上人数众多的北援大军到达临清时终于爆发,使北伐彻底失败,三人中只有实际战力最强的许宗扬身免。

    而这个时空谢光耀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这种现状,历史强大的修复性,正引导着历史的发展,北援三人组之间的矛盾在六安州会师时,就开始了爆发。

    而陈仕保只是想了一下可能面对曾立昌的质问会,就接受谢光耀的意见,因为他太需要战功,许宗扬取霍邱、曾立昌从谢光耀手中得了取六安的功劳,那么自己就必须得到寿春这样才符合他北援三丞相的名头,否则的话东王会把自己看成草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