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同是未来客

作品:《三国乱入

    旭日初升,天空放晴万里无云,想来又是一个大晴天。赤壁初秋的清晨,凉风袭来让人感到了一分的秋意。赵飒起来后,在水寨的岸边踱步,看到一些士兵正在换班执勤外,赫然发现周瑜站在岸边一条船的甲板之上。

    周瑜独自靠在船边的栏杆上遥望着对岸,大江对面就是东吴的柴桑。周瑜放眼望去可隐约看到柴桑繁华的景象,周瑜不禁暗暗感叹:张昭果然是一个经营的奇才!柴桑无论在人口还是是商业规模,都已经有了超越建业的趋势,逐渐成为了江东一带的中心城市。

    这时从背后传来了赵飒的声音:“小瑜,你在这里观察柴桑吗?”。

    “是的,”周瑜转过头来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我很久也没有想这样在船上遥望对岸了。我以前总是在柴桑岸爆遥望对岸的赤壁。今天却从赤壁这里遥望柴桑,万里无云的晴空、开阔的江面加上对岸柴桑的一片繁荣之象,我心中忧郁的心情好像一下子就释怀了!”

    赵飒与周瑜并肩地站在船边的栏杆处,赵飒循着周瑜的目光向对岸望去,发现当真如周瑜所说,大自然的美景让赵飒也有一阵豁然开朗之感觉。突然一阵凉风吹来,穿得很是单薄的赵飒顿感一丝凉意,随即他的鼻子感到很是痕痒,便打了一个喷嚏。

    “不好意思。”赵飒一脸歉意地说道:“差点喷了你一脸了。”周瑜一看赵飒的样子,连忙指了指赵飒的脸,示意出了问题。赵飒摸了摸自己的脸,发现伪装用的胡子掉了。赵飒心中一惊,连忙拾起掉在甲板上的假胡子,迅速地粘回到脸上。

    在曹营里估计有不少兵将在长坂坡遇到过赵飒,也许会认得赵飒的样子,若此时赵飒露出了马脚,不仅仅赵飒一行人的生命会遭到威胁,而且还会坏了庞统的大事。

    赵飒在粘回胡子后,连忙看了看四周,发现四周都没有执勤的曹军士兵。但由于赵飒感觉胡子粘得不是很紧,于是就急着和周瑜一同离开了。可是赵飒他们却忽略了在船舱窗口边的暗处,埋伏着的一个人,这个人将刚才的那一幕完全看在了眼:“想不到那个小保安也来了!”。

    当这个人走出船舱,原来此人正是被贾诩派来监视庞统一行的贾宁。贾宁见赵飒两人下船后往自己的营房走去,于是他也下了船,并在军营里的另外一边抄小路,赶在了赵飒和周瑜的前面。

    周瑜冷静地问道:“赵飒,胡子粘得紧吗?”,赵飒有点着急地回答说:“还是不行,看来要是回到房间里再重新弄一遍。”

    这时赵飒和周瑜迎面走来一人,此人赫然就是贾宁。只见贾宁皮笑肉不笑地问:“两位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贾宁的表情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周瑜立刻用身体遮挡了住了赵飒说道:“多谢将军的关心,我这位兄弟只是犯牙疼病。”说罢周瑜暗暗用手肘顶了一下赵飒,提醒他要配合一下。赵飒立刻用手将胡子固定在嘴巴周围,装作一副疼痛不已的样子。

    贾宁说道:“那需要到军医那里取一些药吗?那顺道也请二位告知庞先生,请他在用过早饭后到丞相的帐中商议大事。”

    周瑜趁机说道:“我们自己的房间里就有药了,不用劳烦将军和军医。我们这就回去通报庞先生,让他准时起行到丞相帐中商议大事。”说罢周瑜便转身推了赵飒一把,示意他赶紧离开。

    看着赵飒两人的背影,贾宁露出了犹如豺狼的微笑并喃喃自语道:“你小子当日一身护甲,我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想不到你也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两把宝剑果然是有着不寻常的秘密,若我没有猜错夏侯恩估计是凶多吉少了,而青釭剑却是落到了这个小保安的手上。既然如此,我就要想办法阻止他们的计谋得逞,并且趁机夺回青釭剑。”,贾宁冷笑一声便往着大帐的方向走去。

    “立风啊,算你小子运气好。”张飞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道:“幸好有周姑娘在,否则刚才就可能在那贾宁面前露出马脚,现在我已经帮你把胡子沾牢固了。”

    “刚才真是吓死我了!”赵飒惊魂未定,他还不自觉地用手拉扯了一下那假胡子,发现确实是已粘得很是牢固,于是便说道:“刚才那个贾宁说要找庞先生到曹的大帐中商议大事,想来就要商议连环船之事,我们是不是该考虑如何全身而退了?”

    张飞笑着回答说:“这就不是我们几个要考虑的问题咯。士元生和司马懿早已算好了各种结果。所谓连环计,乃一环扣一环,计计相连、亦步亦趋,实乃牢不可破之良策。想不到除了卧龙和雏凤之外,世间还有个司马懿这样深不可测之大才!”

    庞统得到赵飒的通知,在用过早饭后就来到了曹的大帐之中。曹咨询了众谋士和将领的意见,发现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支持采用连环船之铂以便能尽快提升己方水军的战力。而且部分水军将领还强调,若这次一旦错失了时机,那么己方水军的实力将很难跟得上江东水军的脚步,若一旦开战将面临江东水军的威胁。

    尽管大多数的人都支持实施连环船,可贾宁却持反对意见。而贾宁也明知庞统等人的身份,却苦无证据而不能揭发他们。贾宁也曾暗自思量过,要当众揭穿赵飒等人的伪装,但在深思过后他又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贾宁自问要是单独对上赵飒,他还是能应付得了,可是再加上赵飒的两名同伴,贾宁就心里没底了,所以贾宁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随着军事会议进程的逐步推展,连环船的施行已经是不可逆转。此刻贾宁突然领悟到:在场的各人皆为利来,在面对施行连环船后得到的好处时,即使精明如曹、贾诩等人也是抵御不了其,因此这时单凭贾宁一人的反对之声就将此计策弃之不用,这实在是痴人说梦话——历史的发展就是由许多的偶然组成的,到了最后就发展出一个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