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草船借箭(下)

作品:《三国乱入

    赵飒和周瑜乘坐快船顺流而下,当天夜里就赶到了柴桑。他们赶到鲁肃府上,立刻和诸葛亮见了面。

    几人一见面,果如周瑜所料张昭一伙对诸葛亮设下了圈套,可是诸葛亮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周瑜估计诸葛亮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而诸葛亮也很是坦诚地对周瑜说道:“师姐,这回可要让张子布那老匹夫再一次栽倒我的手上。”

    周瑜笑了笑说道:“孔明,看你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想来你已经想好了应对之铂那可否将其中关键告知一二?”

    诸葛亮回答说:“若真要在三天内造出十万箭矢,那是痴人说梦话。但若是有人能伸出援手,借我十万箭矢,那就可以应付过去了。”

    鲁肃听了甚是不解:“孔明兄,哪会有人借出这么多箭矢给你啊?你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啦!”。可周瑜的表情却很逝怪,只见她和赵飒两人相识一笑,诸葛亮见状便笑着说道:“看来师姐已经猜测到了孔明的意图。”

    周瑜说道:“不是我猜测到,而是赵飒猜到的,在来柴桑的路上赵飒已经告诉我了。孔明你看我们的想法是否一致——你准备向江北的曹丞相借这十万箭矢。”

    诸葛亮一听大笑道:“哈哈哈哈~~~,知我者立风兄弟与周师姐耶!”诸葛亮转而对鲁肃说:“请子敬兄为我多准备船只和稻草人,届时还请立风兄弟协助一番,待时机一到,我们就可向曹丞相借箭!”

    张昭正在书房中欣赏着一个雕刻精美的铜爵,该铜爵从表面的雕刻纹理来看,已经有一些年月,也不知道曾经历易手几次。张昭正一边鉴赏着铜爵,一边又品尝着今年的新茶。

    在张昭对面坐着一人,此人便是东吴的军中宿将黄盖。尽管在孙权重新掌握东吴军权后,黄盖惮度也趋于中立,但他依然保持着和张昭的来往。张昭此时问道:“黄老将军,已经过去两天了,诸葛亮那里有何动静?”

    黄盖喝了一口茶后才回答说:“这两天子敬一直帮诸葛亮在组织船队,看样子也勉强能够运载十万箭矢,也许诸葛亮早就想好了从荆州那边运箭矢过来。而诸葛亮本人可就悠闲得多,他竟然跑到柴桑城外碉里,帮助农夫们编稻草人,真是有够无聊!”

    张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说道:“骸只要诸葛亮不能从荆州运回十万箭矢,那他就等尝尝我军的军法吧!”

    赵飒来到柴桑城外碉野,在鲁肃的协助下组织了一大帮农夫赶制稻草人。由于已经了收成的季节,农作物已近收成之日,赵飒就以避免农作物受到禽鸟的侵扰为借口,组织大量农夫为他们赶制稻草人,而诸葛亮也来凑热闹,趁机向农夫请教学习如何编织稻草人。

    第三天的凌晨时分,整个江面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诸葛亮站在船头上摇着羽扇,悠然自得地对众人说道:“今夜雾气深重,真是我等拜访曹丞相的大好时机啊!”

    已经忙活了两天的鲁肃,原本很是疲劳,可当赵飒硬是把他拉上船后,他终于完全得悉了诸葛亮的意图:“孔明兄啊,草人、快船、雾江,曹丞相想不把箭矢借给你都不行啦!”。

    鲁肃嘴上称赞着诸葛亮可在心中暗暗惊叹:诸葛孔明真有鬼神莫测之能,除了熟知天文地理之外,还能如此精妙地运用资源和计谋,张子布又怎么会是此人的对手呢!”

    当战船到曹军水寨的弓箭射程范围内时,早就做好准备的诸葛亮下令:“擂鼓!”,曹军水寨外顿时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声和喊杀声。

    听到声音的曹营水军将领立刻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斥候回报说:“是战鼓声!敌军发动突袭了!”

    水军将领立刻下令道:“做好防御!弓箭手准备放箭!”

    震天的战鼓声和喊杀声也惊动了正在营房中休息的贾宁,贾宁想了后也应过来:“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贾宁立刻赶往水寨外围的连环船上,当他来到时见到的是江面上浓雾一片根本不可视物,水军士兵们不能贸然出击只能向江中射出弓箭,以抵御敌人发起的突袭。

    这时江贾宁试图阻止水军士兵们继续放箭,便对统兵的水军将领说道:“你们何必如此大惊小怪,有这样大张旗鼓地来偷袭的吗?快快停止放箭,你们如此盲目地放箭只会浪费箭矢,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

    可那水军将领却反驳道:“如今江中大雾,我们不能出击,只能以弓箭抵御敌军。要是一箭不放,让敌军突袭过来,恐怕你我都会性命堪忧!”

    贾宁仍然不放弃地质问道:“那为何不施放火箭?”,那水军将领更是嗤之以鼻的回应道:“箭矢一旦抹上了火油,射程就会大大地缩短,根本就够不着敌军的战船,况且连环船上根本就没有这些引火之物。”

    水军将领的回答让贾宁感到很是憋屈,他此时深深地感受到这个时代顶尖谋士的厉害之处,明明你是知道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可你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在你面前发生,自己只能作为旁观者而无能为力,这大大地刺激着贾宁的自尊心。

    曹这时也在众将的簇拥之下赶到了连环船上,可面对这满江的浓雾,曹等人也是一筹莫展。等到天空逐渐放晴,江中大雾也逐渐散去,曹等人才隐约地看到来自东吴的船队。

    诸葛亮见已经得手,便下令船队立刻调头返回柴桑,并在离开之前让士兵们大喊:“谢曹丞相借箭!曹丞相大恩,孔明铭记于心!”

    喊声传来,曹得知上当后气愤不已,狠狠地一甩手中的马鞭道:“诸葛孔明竟敢如此戏弄本相,简直是欺人太甚!”

    在一旁的司马懿尽管喜怒不形于色,可他此时心中却乐开花了:孔明兄,你真驶朋友啊!被你这么一弄,我军都损失超过十万箭矢了,你这不是在增加我供应军需的压力吗,你真想累死我啊——这银钱挣得可真是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