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吴国太与周瑜

作品:《三国乱入

    自从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张昭又被孙权收复,使得之前那些举旗不定的商家们纷纷倒向孙家,更有甚者还高调地表明日后会全力支持孙家。

    以孙权为首的孙氏家族重新把持了东吴的权柄,孙权在二张和鲁肃的帮助下逐步理顺了东吴内政中的诸多问题,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如今的柴桑城与之前比较起来发展得越发的繁荣,这说明了孙权的施政对于东吴的民生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的东吴可谓是政通人和,呈现出孙权上台以来最好的局面,这对孙权及孙氏家族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了对这一成果进行巩固并进一步延续下去,孙权就必须取得军队的绝对控制权。为了达到目的,孙权说动了母亲吴国太吴慈前来对周瑜施加影响。

    吴国太吴慈虽然只是一名妇道人家,可是昔日孙坚能开拓出江东之土,吴慈师不可没的。吴慈为了孙氏家族的利益,也只好按照儿子孙权的意思,亲自来到鲁肃府上与周瑜见面,试图说服周瑜真心实意地归顺孙家。

    当吴慈来到鲁肃府中的一处厢房中,在见到周瑜后,便支开了跟随而来的几名婢女及护卫:“你们先出去,我要和公瑾单独说说话。”

    “是的,国太。”众人应声而出。

    此时厢房中只剩下吴慈和周瑜两人,周瑜脸带微笑首先开腔道:“国太,我们好久不见咯!”

    吴慈立刻拉着周瑜的手坐下后,也许是想到孙策及前尘往事,吴慈一时激动便双眼噙泪地说道“我的好小瑜啊!你当日负气出赚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

    柴桑行辕的议事大厅内,孙权正在阅读军情,读到要紧处,孙权便向坐在一旁的鲁肃问道:“子敬,此次我军俘获了多少曹军兵士?另外,有多少曹军兵士流入刘备帐下?”

    鲁肃翻看记录后对孙权回答道:“回主公,经过我的粗略统计,刘备收入帐下的曹军士兵及散布游勇大约有接近八万人数,而投入我军帐下的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之数。”

    鲁肃接着说道:“我想数目有如此的差别,主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关羽放走了曹。军中传闻关羽有感曹昔日之恩典,遂冒着受军法的风险而放走曹。军中兵士多敬佩重义之人,加上刘备素有爱民如子之贤名,所以很大一部分的降兵都主动投向了刘备,在加上收拢一些散兵游勇,致使刘备麾下军力急速膨胀。”

    孙权一阵冷笑道:“骸诸葛亮此人果然配得上‘众天下’之称号,看来这一结果他是早就算好了的!”

    鲁肃严正地说道:“主公,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把刘备请出夏口的时候了!现在刘备帐下兵力已达十万之众,若是任他再留在夏口,就会威胁道我东吴之安全,以及阻碍我东吴夺取荆州之大计。”

    孙权听着鲁肃的话,寻思了好一会儿后才说道:“刘备一方从长远来看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但在短期内我认为他们暂时不会威胁到我东吴。”

    鲁肃一脸的不求甚解遂问道:“主公为何有此一说?”

    孙权回答道:“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守尾门,他早就算到关羽会放走曹。试想若曹殒命于此,江东一带就只剩下我东吴与刘备两股大势力,而其中又以我东吴为最。届时不要说我,就是那一班文臣武将也会天天嚷着消灭刘备势力的。可如今曹还在,诸葛亮就留一下了股强大的敌对势力在我们的身爆这样一来就使得我们双方只有继续合作,才不至于被曹军有机可乘。由此可见,刘备一方在他们羽翼未丰之前,就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大的威胁。”

    鲁肃继续问道:“既然如此,主公是否就要趁着曹军元气大伤之际,伺机夺取荆州及江北一带,从而恢复我东吴天堑之利?”

    孙权笃定地回答:“当然如此!可我想刘备和诸葛亮怕亦有夺取荆州的想法,看来是要和他们比一比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了!”

    接着孙权问鲁肃:“子敬,母亲大人是否已到你的府上?”

    鲁肃回答说:“据下人回报,国太一到柴桑便到了我府邸中,与公瑾会面。”

    孙权脸色阴沉下来回应道:“那就好!希望母亲能说服公瑾。”

    吴慈深情地看着周瑜说道:“伯符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而你更是豆蔻年华,这几年真是苦了你啦!”周瑜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听着吴慈娓娓道来。

    当吴慈屡次提及孙策后,周瑜突然一阵悲从中来,终于再也忍不住流出了伤心的泪水。吴慈见状便哀叹道:“小瑜,你还在责怪仲谋吗?”

    周瑜拭去脸上的泪水,正了正容颜后才说冷冷地说道:“就算我还在责怪他那又怎么样!对你们孙氏家族来说,现在早已有定数。就算我说破了嘴皮,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

    吴慈说道:“小瑜,就算是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丝指向仲谋的证据,也许仲谋也是适逢其会,被人嫁祸而掺和到其中的。因为我始终相信,仲谋是不会暗害其兄长的!”

    吴慈接着说:“小瑜,你这次不计前嫌,回来助仲谋击退北方来犯之敌。既然你们双方都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你何不放下成见,与仲谋继续合作下去,一同为我东吴百姓谋福祉呢?”

    周瑜回答说:“国太,我这次回来只是不想看到孙老将军与伯符的心血毁于一旦,这次赤壁大战我军已经取得了胜利,待此间的后续之事一了,我就会离开。”

    吴慈着急地说道:“小瑜,你这又是何苦呢!你为何就如此地执着!所谓死者已矣,就算你对伯符的事情还耿耿于怀,那你何不留下来帮助仲谋,也好为助我东吴更上一层楼,也算全了伯符的遗志!”

    接着吴慈再次问道:“小瑜,难道真的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了吗?”

    周瑜看着吴慈那一脸的真诚,犹豫地回答说:“国太,你让我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