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伏击战

作品:《民国战神

    剿灭张二毛的计划开始抓紧实施,清泉寨派出侦察兵,对张二毛的盘牛山进行详细的侦查活动。

    此次清泉寨已经培养出了一个排的侦查兵,第二个排的侦察兵正在抓紧训练。

    这些侦察兵无一不是身怀武艺,身手敏捷、擅长单兵格斗的顶级士兵,在旧时代的,火器还未完全普及,练武的人还是很多的。

    清泉寨民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人数已经增长到了六百余人,规模是大大扩充。而且民团士兵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全是朴实的农家子弟,民团又学习了一些文化,被灌输了民族主义思想。

    文县张二毛,只有五百多人,而且都是没有正规训练的乌合之众。

    这种乌合之众是相较而言,旧时代的土匪没有点本事也是吃不开的,但土匪的训练多是自发性的训练,缺少团队意识和纪律性,所以相比清泉寨民团来说,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沈进昔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选定十二建星中的建日出发,此日适合行军、出征。

    当天祭拜土地、山神之后,张奎发、沈进文和赵维书三人都一起出征了,带走了五百名士兵。

    陇南县距文县有100里的路程,由于民团前往盐官镇购买了大批骡马代步,也就是一天时间就能到达。沈进文为了奇袭盘牛山,决定半路走小道,在山中要走三天才能到达。

    三日后,民团主力成功到达盘牛山附近,并潜藏在了一片树林中。张奎发命令民团禁止生火、抽烟,禁止大声喧哗。

    接着派出侦察兵对盘牛山土匪的活动进行侦查,这张二毛不是个消停的货色,经常带着大队人马出去活动。

    有时是去勒索村庄,有时是去绑票。只要村镇不同意送粮、送钱、送妇女,他就会带着大队人马前去攻打村镇。不过打得多是一些小镇,那些大镇子却是不敢去招惹。

    因为盘牛山易守难攻,所以沈进文建议张奎发等待张二毛带人下山后半路设伏,而他们躲藏的这片树林,正是张二毛每次下山的必经之地。

    每个民团士兵身上都插着枝条,头上戴着草环,在这山林中仿若鬼魅一般,与山林的颜色融为一体。

    在中,只要人体形状被分割,就算是一百米外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看不出什么东西。

    不过这一次伏击,一等就是两天。

    直到两天后,张二毛才带着人马下山了,这次张二毛准备去攻打一个小镇子,因此带了四百多人。

    张奎发带领的中段民兵则有两百人,清一色装备88式步,打掉了一发子弹后,民兵们依旧不断的向的盘牛山土匪倾泻着子弹。

    这些装备了88式步的士兵,全是法精准的精兵,对着山麓脚下还能站着的盘牛山土匪进行精准打击。

    虽说不是命中,但却也八九不离十。

    由于盘牛山土匪行军是用一字长蛇阵,导致兵力分散,而此时赵维书和沈进文一前一后进行围堵,他们要想冲出包围圈,就必须站起来,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突围。

    山麓下的土匪被这么猛烈的火力之下,被打得只能抱头鼠窜,纷纷寻找掩体躲避子弹,一些土匪在山路上狂奔,不一会就被一放倒在地。

    赵维书和沈进文二人却是如同下山猛虎,赵维书一马当先冲到山下,身前一名盘牛山土匪一个照面就被一蹦飞了出去,赵维书手中大挥舞间有虚有实、势大力沉,犹如杀神一般,收割着那些试图冲出包围圈的土匪的生命。身后的民兵这时也冲了下来,将土匪堵在包围圈内,与冲来的土匪展开搏杀。

    沈进文那边提着把大刀片,也带着人堵住了另一头,手中大刀奋力砍杀,正如形意拳的路数般,打亦赚走亦打,一路向前挥刀砍杀,那些土匪根本无法近身,就已被他一刀劈死。

    而且是刀刀毙命,沈进文这样的内家拳高手,对力量的使用技巧把握得非常精准,因此一刀砍下去,往往直接被斜劈成两半,骨骼切口十分光滑。而那些用蛮力的人来说,一刀下去,虽说只要力气够大,也能把人劈成两半,但是骼多是被硬生生砸烂的,绝不回出现如此光滑的切口。

    两尊杀神一前一后堵住土匪们的去路,着实让那些土匪们胆寒。

    连端的土匪没有被步子弹重点招呼,因此能站着的人依旧不少。这些土匪虽说是乌合之众,但却同样也是亡命之徒,一见跑不掉,立即拿出了一股狠劲,三三两两的冲上前去进行白刃战。

    至于他们的来福,火药还没进膛,就跟烧火棍没啥区别。

    赵维书和沈进文虽然精通武术,但在这战场上却不能其到绝对作用,真正其到作用的还是那些民兵。

    但他们二人却大大滇升了民兵的士气,跟在他们身后的民兵们三人一组互相配合,冲向那些土匪展开了一场白刃战。

    很快那些盘牛山的土匪就被砍瓜切菜一般的杀败下去,尽管不少土匪个人武艺也许不错,但是他们缺少配合,很多只懂得凭着一股亡命之气往前冲。而清泉寨民兵同样也有武艺,他们还懂得三人一组互相配合,那些土匪一照面就是双拳难敌四手,纷纷被砍倒在地。

    “降者免死。”沈进文见已经立威,顿时大吼一声。

    “降者免死。”战场上,传来一阵齐声高喊。张奎发见局面逐渐被控制,而膛内的子弹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立即下令:“上刺刀。”

    “上刺刀。”作者钧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