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铸币的利润

作品:《民国战神

    1901年,西北的财政花费是比较大的,水利、道路建设,以及教育支出、卫生支出、行政支出、军事支出,合计高达两千万两。

    而财政收入,只有一千万两左右。

    西北集团对工业的投资,以及商业的投资,也高达一千五百万两。而盈利方面,也只有一千五百万两,其中七百万两是金矿开采的利润。

    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制约。

    没有铁路,则很多建设活动都没办法展开,商品也卖不出去,只能在西北地区销售,而且运输上占用了很多劳动力。

    经过的大半年的勘察和准备,铁路于1901年下半年正式动工。

    铁路建设,无疑将极大的推动西北的经济发展,首先在钢轨方面,甘肃一段采购的是榆中县工业区产出的钢轨,甘肃一段要用掉700多万两银子的钢轨。另外工人方面,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这都是甘肃老百姓赚到的。

    铁路建成后,西北集团的商品甚至可以出口到海外,同样也可以从海外进口西北所没有的资源。

    但是财政收入比不上支出,却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沈凝云开始琢磨着如何提高收入,提高收入显然现在得靠西北集团,西北加大税收就不行了。

    现在西北的底子比较薄弱,老百姓也没那么多钱给你收。而且税收多了,影响市场消费,西北集团的利润会减少,从而影响工业建设。

    “铸造银元是一个很好的盈利项目,现在市面上只有洋人的鹰元和日本银元。我们可以通过铸造银元的方式,赚上一笔。”沈凝云很早就发现这一盈利项目了,只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而已。

    “那我们按照什么成色铸造银元?”孙绎龙对沈凝云请示道。

    “就按照银九,铜一的成色铸造,每个银元七钱二分。另外再铸造铜元,以取代碎银,铜元中可以加钢或铅等金属。”

    铸币,这绝对是蕴含暴利的行列。一个国家的铸币权,则是财团的核心。因此西北手上并无铸币权,铸币权在西北集团手上。

    铸币厂在沈凝云的主导下在榆中县建立了起来,并设计出了银元的模版。

    正面是两根麦穗环绕四周,代表西北重视民生,中间则是两条栩栩如生的龙,两条龙中间是一个‘壹元’的字样。背面则打上‘炎黄通宝’、‘西北铸币厂造’、‘库平七千二分’的字样。

    在银元背面中间的‘炎黄通宝’四个字的中间,则打上干支字样,如1901年是辛丑年,则打上‘辛丑’的小字,1902年是壬寅年,则打上‘壬寅’小字。

    铸币厂采用先进熔炼设备,并用蒸汽机冲压,铸造成本比较低。铸造一个银元,利润可以达到6分到6分5厘左右。铸造100个银元,则库平72两银子,但实际含银64。8两。扣除成本后,铸造100元,即可得到8。3到8。5元的利润。

    工地上,一名宣传人员正在用激昂的语气对工人们说道:

    “同胞们,洋人为什么富裕,那就是因为他们有铁路,有了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工业和农业,所以他们富裕。只要我们加把劲把铁路修起来,我们也能富起来。有了铁路,我们还能强大起来,强大起来才能不被洋人欺负。”

    “对,加把劲,我们把铁路修起来。”一名工人响应道,那名学生模样的宣传人员鼓舞着工人们的士气,也加入了铁路修建,而且干得相当卖力。这名学生叫潭辉,是从安徽来的学生,来到西北后加入了宣传队,平日里负责下乡向老百姓宣传政铂由于宣传能力出色,他被调到了铁路工地上调动工人积极性。

    “大家使劲干,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比其他几个建设队更早完成建设任务,每个人都能拿到奖金。”覃辉又从奖励方面又鼓舞了一下工人的积极性,只见一名名工人在他的鼓舞下,都自觉的努力干活。

    铁路工地的施工,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铁路修建在工人们的齐心协力下,施工过程中都非常顺利。在爆破方面,西北军还调来了爆破兵配合德国工程师。

    那些德国工程师看着铁路的修建速度非常惊讶,德国尽管铁路极多,一个小小的国家竟然有8万公里碟路,可谓是经验丰富,但是从未见过如此快速的修建速度。

    西北集团在后勤保障上也做得极好。

    加上甘肃一段碟路修建,也有太复杂的路段,铁路直接从河谷中赚没太大的工程量,只在一些地方要建设一些桥梁,因此修建速度很快。而那些桥梁则是立即就开始建设了,有德国工程师负责现场指挥,在技术上解决了问题。

    不过那些桥梁都被修成了可以承受双轨铁路通过的规格,多出的工程由西北集团掏钱,这主要是为了日后修建双轨铁路方便。

    相比之下,德国人自己负责的海州到宝鸡的一段铁路则不如甘肃一段修得快速。后勤准备比甘肃方面晚了三个多月才动工。

    开工后,德国人发现速度不如甘肃一段,工人们干活没什么积极性,于是与西北商议,让西北铁路公司负责组织施工。

    也就是让西北集团当包工头,这个自然不是问题。为了提高铁路修建速度,德国人还要求采购了一些西北出产的物资。

    这条铁路是德国佬出钱修的,因此西北从这条铁路上,能让工厂和工人赚到不少钱。

    詹天佑则修改了宝鸡到海州一段的施工计划,同样是多段同时动工,以确保铁路修建速度。

    时间不知不觉,便又过了一年,西北工业在这一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军工体系陆续建成,冶金体系也逐渐形成,钢铁制造体系也正在完善。

    尽管这些工业基础还不是太先进,但是西北工业体系,却是已经有了一个底子。

    1902年,壬寅年。

    赎回了光绪的慈禧,在袁世凯的北洋军保护下,在壬寅年摆驾回宫,反思了一年的慈禧,已决定再次推行新政。

    没有新政,不仅打不过洋人,连西北军都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