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西北商业发展

作品:《民国战神

    呜~!

    一声汽笛在火车站响起,一辆从甘肃来的火车到达海州,各国洋行采购人员迅速涌向货栈。

    磺胺药又有货了!

    只见火车上拉下了几大车皮的磺胺药,在货栈的西北集团商号前,一群洋行采购商人迅速将这几大车批的磺胺药瓜分一空。

    这些磺胺药卖得太火爆了,自被证实临床效果之后,磺胺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西北集团委托德国容克财团,在世界各国都申请了磺胺药专利。

    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磺胺药就被各国疯抢了,西北集团卖的磺胺药价格,一管药剂十两白银。

    这样离谱的价格竟然也被疯抢。

    这主要是因为此时世界还没有什么消炎药,磺胺药可是救命的药品,因此各国自然跑到了连云港疯抢。

    这钱实在太好赚了,西北集团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对外销售了三十万支磺胺药,出口金额三百万两。

    还有许多洋行购买了西北集团无线电制造厂的无线电通讯电台,西北集团出产的无线电台性能极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比各国生产的无线电台更加轻便,信号也更强。不过价格有点贵,每台价格1000两白银。

    两个月下来,陆续卖出了两千多台,同时还接到了三千多台的订单,这些订单来自各国,即有商业用途的,也有军事用途的,创造了五百多万两白银的出口金额。

    这就是先进,所以带来利益。

    西北集团还成立了海外市场开拓部门,派遣业务员到各国推销西北的商品,海外市场的开拓是需要长期投入的。

    这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你有先进商品,别人并不知道。

    容克财团率先让卢卡斯与西北集团签订了磺胺药的技术转让,让西北集团拿到了三百多万两白银。

    紧接着各国的药品生产公司,都蜂拥而至。纷纷与西北集团商议技术转让,其中英国与美国的技术转让费用最为昂贵,一个收了五百万两,一个收了六百万两。

    技术是肯定要转让的,否则一毛钱都赚不到。

    因为各国专利法都有一个强制执行条款,即其专利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被应用到生产当中,则会被强制性的制定厂家授权。

    专利这玩意是财团用来保持垄断的,如德国是容克财团的地盘,如果与容克财团谈不拢,那么德国容克财团可以拖个两年,两年后强制性的制定给德国容克财团的药品生产公司生产,到时候能拿到的钱少得可怜。

    所以说靠一大堆的专利长期剥削各国,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一个世界大国,其他国家不敢反抗才行。

    当然也可以与其他国家合股,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办厂。不过西北集团此时对于磺胺药这种药品,也就是卖了一个专利费。

    专利这种东西,见好就收,不要太贪心。一个药品,能够收刮到上千万两白银,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在贪心那就拿不到钱了。

    “西北是否对此事非常上心?”张之洞问道。

    “是。”

    “那就对了,若是我们不与他们合股,万一惹得那张奎发不舒心了,那土匪保不准会干什么。大清现在不能再乱了。”张之洞是一个很懂得中庸之道的官员,而且他的想法不是那点钱的格局,而是整个大清的稳定问题。

    西北王张奎发割据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四省之地,过去两年中张之洞可是派了不少人前往西北打探。

    张之洞看到了西北的危险性,如果西北再乱,大清是否可以战胜?但是探查回来的消息却让张之洞很是吃惊。

    西北不仅能自己造,而且大肆发展实业。而且更不是不知道怎么的,就和德国人勾搭上了。

    现在不仅连步能造,连大炮都能造了,那个什么赛电更不是什么问题。炮弹药都有了,而且听说还向德国借了一笔银子。

    按理说,有这样的实力,已能推翻大清了,但是张奎发并未做出行动,这让张之洞对张奎发的印象大为改观。

    之前西北军放了慈禧,张之洞之以为这个什么西北王是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之辈,以这样的眼光去掌管西北,西北必然民怨四起,届时大清再大举反扑,便可解决西北之患。

    但是后来探查的结果表明,之前的推断完全错了。

    西北上台后,大兴生产,大办教育,大搞工业。只是短短两年多时间,西北民生便已大为改善。西北还免除杂税,降低农税,大大的巩固了他们的统治。

    榆中县的钢铁厂,其产量更是超过了张之洞为之骄傲的汉阳钢铁厂,他一手搞出的汉阳造,人家也有,而且还更好。

    这让张之洞感觉到了恐惧,一个民怨沸腾的西北好扑灭,但一个百姓富足的西北,绝不是大清所能剿灭的,因为民心。

    西北即有民心,又有洋洋炮,这怎么打得过?

    如今西北大力发展商业,铁路率先修成,开始在外省到处投资,办铁路和搞商业都能使西北有钱。

    有了钱就更难以剿灭了。

    相比垂垂老迈的大清朝,西北就像是初生的朝阳,如果任由西北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大清朝必然灭亡。

    但是张之洞此时却不得不佩服西北王张奎发,当初放慈禧时看似鼠目寸光,实则心怀天下。

    如果当初西北军起事反清,杀了慈禧和光绪,那么必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到时候就算是西北王张奎发夺得了天下,一样为洋人所欺凌。

    此时西北大兴实业,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日后若是反清,必然一举躲得天下。

    张之洞虽然忠于清廷,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满清能如西北这般,也不至于被洋人欺负得那么惨。

    不过西北反不反,这已不关他的事了。张之洞知道自己老了,没必要管那么多了。尽管张之洞不可能勾结西北反清,但他对清廷已经非常失望。

    因此也不想干涉西北的商业活动,而且就算是干涉也没什么用。到时候人家西北王不爽了,起兵再反,他张之洞也只会成为替罪羔羊。所以张之洞才明智的选择与西北合股开办铸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