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英军入侵西藏

作品:《民国战神

    下方,一架照相机不断的对准天空中的飞机拍摄着照片,记录下了第一架飞机‘飞龙1号’的成功飞行。

    飞龙1号不仅是第一架成功飞上天空的飞机,同样也是世界上第一架飞上天空的飞机。

    当梁勇驾驶着飞龙1号在天上转悠了将近二十五分钟后,这才十分过瘾的打算降落,这是梁勇第一次控飞机降落。

    当飞龙1号降落时,那摇摇晃晃的降落姿势,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是事故并没有发生,轮子接触到地面后震动了一下,但显然飞龙1号制造得比较坚固,飞机重量也不大,顺利的着陆,冲出了几十米之后才停了下来。

    成功了!

    所有人都涌了过去,梁勇如英雄一般从机舱里走了下来,立即被一群飞机制造厂的骨干学生、工人们围在中间。

    众人将梁勇抬了起来,然后抛上半空以示庆祝,摄影师将这一幕用照片记录了下来。

    随即,飞机制造厂的骨干学生、工人,与梁勇、沈凝云进行了一次合影,梁勇站在中间,沈凝云是个小孩,因此站在前面。

    “快把照片洗出来,马上刊登报纸。”沈凝云对摄影师吩咐道,莱特兄弟也是这一年成功的造出了飞机,但时间却是在12月。而西北飞机制造厂却是在10月15日就让飞机起飞了。

    因此发明飞机的也将不会是莱特兄弟了,发明飞机能够极大的激励国人心气,因此肯定是要抢过来的。而且沈凝云可不想日后制造飞机还要向莱特兄弟交专利费。

    第二天,张奎发、沈进文几个人也跑到了飞机制造厂看热闹,梁勇第二次驾驶飞龙1号进行了飞行。

    张奎发本来不报任何希望,然而事实却摆在这里。看着梁勇第二次驾驶飞龙一号飞上天空,都不由的目瞪口呆。

    “外公,我们现在就要着手建立空军了,日后飞机在战争中将发挥出越来越的作用。”沈凝云对张奎发说道。

    “什么作用?侦查吗?”张奎发问道。

    “侦查是一方面,但是飞机越造越大,可以从双翼造成单翼,可以从木头的造成钢铁的。我们到时候就可以将炸弹装在飞机上丢下去炸人,也可以把机装上去打人。”沈凝云回答道。

    “这行吗?钢铁飞机可就重得多了,能不能飞起来还是另说呢!”沈进文也有些怀疑,感觉有点不靠谱的问道。

    “当然可以飞起来,只要发动机有足够强大的动力。”沈凝云刚说完,郭士铭就说道:“是啊!现在我们的内燃机制造厂已经能够制造出比这架飞机上用的发动机更先进的发动机。要把飞机造得更大,是完全可以的。”

    “好,既然可行,那就马上让人研究研究。”张奎发兴奋的说道,现在他也与时俱进,知道研究研究了。

    这两种飞机被定型为飞龙2型侦察机和飞机3型侦察机,前者用于出口,后者则用于装备西北军。

    西北成功制造出人类第一架飞机的消息,在飞龙1号成功飞行后的第五天,在上海《西北日报》上刊登了出来。

    这个《西北日报》是西北开办的报纸,不仅在西北各省发行,同样也在铁路沿线、上海发行。

    在上海的《西北日报》是在租界内开办,满清管不着。

    西北成功造出飞机的消息,随着《西北日报》的报道,迅速被其他报纸转载,看着报纸上的照片,让人无法质疑,顿时轰动了知识界。那些文化份子大感振奋,同时也在飞机这一成果上看到了西北与满清的不同。

    “西北王虽出身草莽,然在西北当政后,整顿吏治、发展民生,修建铁路、兴办实业,从飞机研发可见,与大清最大不同在于,西北有科学之开创精神,而非大清这般拾人牙慧。”

    《大公报》对此评论道,沈凝云看到这个评论,差点笑喷了,又是科学精神,这玩意貌似还真挺能忽悠人的。西北有个狗屁的科学精神,无非也就是发展出了财团而已。

    不过成功的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的消息并没有给世界带去太大的震动,此时的世界各国对飞机普遍都还没有什么意识。加上没有到处作秀,自然引起不了什么轰动效果。

    1903年下半年,东北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

    沙俄与日本都都意识到了战争即将爆发,其中法国支持俄国东进,但是担心俄国东进会影响到对德国的围堵,因此支持力度是有所保留的,只是依旧坚守着法俄联盟。德国方面为了在战略上让俄国放弃对德国的围堵,也支持俄国东进。但在欧洲又与法国相抗衡。

    由此,形成法、德两国支持俄国的局势。

    日本方面,英国为了把沙俄打回去,让沙俄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欧洲方面,因此支持日本,反对俄国侵占东北。同时美国也意图染指东北,也支持日本对俄开战,由此形成了英美支持日本的局势。

    列强分化成两个阵营,其中支持俄国的法国和德国并不是真心支持俄国,对俄国的支持多是仅在政治态度上的支持。而英美则是大力支持日本,为日本小弟鼓气加油。

    俄国内部则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派系认为俄国在内部及国际上的局势都不容乐观,应该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加强对华经济、资源的掠夺,等到俄国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之后再与日本开展。另外的派则认为,日本不堪一击,俄国只需要丢一个帽子过去就能把日本压垮,建议立即发动战争。

    而尼古拉二世则凌驾于两个派系之上,一方面尼古拉二世也认为俄国在东北的力量有所不足,应该加强准备。另一方面,同样也一定程度上轻视日本。因此俄国正在大修铁路,并加强东北军事力量。

    另一方面,日本则认为,应当尽早发动战争。多拖一天,就会使俄国在东北的力量增强一分,如果让俄国不断的加强东北的军事力量,日本则不可能在东北战胜俄国。一旦无法战胜俄国,日本长期梦想的‘大陆政策’则会破产,整个日本都将永远窝在小岛上过日子。

    因此日本已经开始积极备战,而俄国方面因为对日本的轻视,因此连作战计划都还未制定出来。

    12月12日,西北收到了一份来自西藏亚东地区传回的电报,称英军已派兵攻占亚东,战争已临近。

    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出现在了西北的眼前,是入藏作战,还是装作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