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抗倒伏高产小麦

作品:《民国战神

    辽阳会战,日军兵力火力都占劣势(以13。5万人、474门炮对俄军18万人、632门炮),俄军经过西北的物资运输后,本土运来了更多的士兵,比历史上还多出了两万多人。同时火炮也更多了,西北卖了一百多门火炮给俄军。

    以至于辽阳会战爆发后,日军与俄军的炮兵对决中,日军炮兵吃尽苦头。首先俄军炮兵不仅有观测气球,而且率先使用了从西北那里购买的侦察机。

    这些侦察机为俄军火炮侦查到了日军炮兵的方位,使日军炮兵部队屡屡遭到打击。同时俄军的炮火射程更远,也占了便宜。

    但是,日军炮兵在没有无线电台联络的情况下,发挥出极为强大的配合能力,往往俄军炮兵一开炮,日军各炮兵部队便都心领神会的向同一目标进行还击。

    这主要是标准化的问题,日军炮兵在选择如何还击的时候,是有一整套的判断流程的,当各炮兵部队的标准都一样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向同一目标进行还击。

    而俄军尽管配备了无线电台,但是其配合精神欠缺,多是单打独斗,炮战协同能力差,导致俄军火炮不断的损失,比日军火炮损失速度还要快一些,不过俄军毕竟在炮兵数量和侦查上都占优势,因此也与日本斗了个旗鼓相当。

    日军在辽阳会战中是主动进攻的,日军经过一系列的战术欺骗,见俄军预备队吸引到其并非是真正进攻的方位,然后进攻俄军兵力空虚的地方。

    只是这次日军撞到了铁板,因为俄军率先大规模在辽阳会战中使用重机。俄军在半年的时间当中,向西北购买了三百多挺重机。

    这些重机出现在辽阳会战中,成为了日军的灾难。

    日军以少数兵力包围俄军多数兵力,并疯狂发动进攻,试图歼灭俄军。但是一开始因为各部队协同较差,进攻时间不统一,让俄军轻松的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于是日军统一了进攻时间,于8月30日以3个军的全部兵力同时发起进攻。俄军以机、火炮和刺刀顶住各路日军的进攻。双方激战1整天,日军在几百挺机的扫射下死伤惨重,仅仅一天就阵亡了近四万人,只得被迫后撤。

    这一天简直就是日军的灾难日,库罗帕特金也意识到了机的作用,只是这机消耗子弹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西北向俄军出售机子弹也是趁火打劫,一条333发子弹的帆布但,要30块银元。相当于一名机手,半分钟就能打掉30块银元。但军火在战争时期价格飙涨是很正常的现象。

    机在防御过程中实在用得太顺手了,以至于库罗帕特金立即向尼古拉二世请求增加向西北的机采购订单。

    买机都是小钱,大的开支是子弹上面的。

    西北军的重机是7。92mm版本的,而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是7。62mm版本的,也就是说那些机买去之后就只能使用西北军的子弹,除非是德国卖子弹给俄国,不过俄国的远东出海口被日本封锁,唯一能买到武器的也就是欧洲方面,欧洲方面又受限于运输能力。

    这位老农种了一辈子的麦子,一千三百斤的产量对他来说绝对就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产量。

    在以前,种出亩产三石就已是很不错了,也只听说有人一亩四石,但那是极少极少的,即是高产地、气候适宜,也是种植手法到位,才有可能出现四石的产量,也就是八百斤小麦。

    一千三百斤的产量,足足拉高了过去最高产量五百多斤的差距。

    “没错,是一千三百斤。”林启荣无比激动的喊道,“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好,好。以后我们西北小麦有了这个产量,就完全不愁吃饱饭的问题了。”张奎发也很是激动,笑得合不拢嘴。沈凝云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角,说道:“外公,这试验田不一样的,有良种、良田、良法,加上今年气候不错,也算是良态,所以才有一千三百斤的产量。如果是普通农户,用上良种加化肥,一般产量可能也就只有八九百斤到一千斤这样的产量吧!”

    “嗯?是这样吗?”张奎发听了不由一楞,林启荣连忙点头道:“少帅说得不错,普通农户并没有这么好吊件,有的可能有良田没有良法,有的可能有良法没有良田,或是气候上不够好,等等问题都会使小麦减产的。”

    张奎发随即笑道:“无妨,反正能有个八九百斤的产量就已经很不错了,总比现在两三百斤好吧!”

    这个时期的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小麦,由于种种原因,亩产普遍只有三百斤上下,有些种得好的,六百斤已是非常逆天了,能到八百斤的,据说是有,但是极为少见。要达到八百斤的产量,对气候及经验都是极为重大的考验。因为要达到那么高的产量,良田是最基础的了,再则就是要播种得密集一些,但是却很容易发生倒伏现象。

    小麦的单株产量并非是上不去,而是种植密度上不去。要到八百斤的产量,要在种植技术上下很大很大的功夫,一不小心就鸡飞蛋打。但是抗倒伏高产小麦的出现,就不需要担心小麦种植过密容易倒伏的问题了。

    也就意味着,这个第一代抗倒伏高产小麦的出现,将使西北小麦增产一倍以上,能够养活的人口也就增长最少一倍。

    而化肥的出现,则为小麦生长提供了养分。

    华北平原经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活动,已经变得比较贫瘠,自明朝时期甚至更早开始,在民间就总结出了很多施肥方法,但是效率并不如化肥来得高。

    张奎发随即宣布,每人都有奖金。让农业研究基地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一阵欢腾。

    在回去的路上,沈凝云却是在思考。既然粮食产量已不成问题,那么是该考虑进一步滇高农业生产力了。

    此时日俄战争俄国的订单是吃不了一辈子的,必须抓住根本。

    拖拉机,以及机械化农机,这是西北当前已具备制造能力的东西。拖拉机无非就是一个柴油机,外加简单的钢铁零部件,技术性比较低。以西北当前拥有的发动机技术,以及电焊这样的先进制造技术来说,拖拉机制造没有任何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