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日俄战争尾声

作品:《民国战神

    1905年,西北人口暴增的一年,这一年移到西北的人口多达八百多万人,西北经过两年的大规模移民,人口已经增长到了三千万左右。

    这三千万人口中的劳动力,被西北及西北财团充分的动用起来,大量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当中。

    此时的日本,工业人口才二十多万,其他大部分都是农业人口。西北的情况不同,西北的农业人口正在减少。

    因为大量地主以土地入股西北财团,土地被大量的兼并。土地兼并之后,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都是以工人的方式进行劳动生产。农忙时招临时工,农闲时只需要保持少部分的长工,就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问题。

    如果是佃农和自耕农,他们平时也就是农忙时比较忙碌,其他时间多是闲着没事干,于是劳动力资源就被浪费了。

    同时水利资源的建设方面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水利设施被不断的修建了起来,同时在没有什么机械化农业的情况下,畜力被大量的使用,同时农机也开始普及开。在没有内燃机农机的时代,还是有很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农机的。

    粮食加工方面也集中处理,也提高了生产力。

    生产力提高之后,相当于农业不需要投入那么多的人。则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可以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

    西北的农业产出,也因为化肥的投入,使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就以当前这三千万人口来说,西北农业资源只要开发出来就能养活。

    钢铁产量这一年增长到了60万吨,张掖钢铁基地第一期已经开始投产,使西北钢铁产量翻了一倍。

    因为日俄战争的原因,钢铁这一年不愁销路,不需要刻意的增加铁路建设以消耗掉那些钢铁。

    西北这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在迅速滇脯农业上在农业税改革后反而没什么税收征收上来,因为财团要对农业投入资金进行农改等建设活动,因此西北还得补贴一笔钱,但是在工业上的税收却是大幅度的增加了。

    同时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也开始增收,都开拓了财源。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主要是增加中高产阶级的税率。普通收入阶层和低产阶级,则鼓励民众消费。

    日俄战争打了一年多还未打完,俄国之所以能够支撑,还是因为西北在不断的为俄国输出战争物资。

    这引起了英国很强烈的不满,发出照会警告西北,但是西北无视了英国人的警告,继续向俄军输出作战物资。

    只是日本的一百多万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沙皇尼古拉二世犹豫了,是不是把欧洲的军队继续拉到远东去和日本人拼命?但又怕内部到处捣乱的革命党,俄国太大了,清剿革命党份子可是需要不少兵力的。

    日本也怕俄国把欧洲的军队拉到亚洲来拼命,加上此时日本已打不下去了,只好开始与沙俄和谈,并且不要赔款。

    想要赔款就得继续打,但是日本现在打不起了。内部已经无法募集到什么债券了,外部借来的钱则要支付利息。

    沈凝云则在那里看好戏呢!在他看来,日俄双方就像是两个被罗斯柴尔德财团玩弄的傻瓜。

    他们打掉那么多钱,大部分都是被罗斯柴尔德财团赚走的。例如军火方面,日本和俄国都有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军工厂在为他们提供军火,俄国就不用说了,工业被外资掌控。日本,没有太大生产能力,多数靠进口。

    军火价格都是虚高的,如果是西北军作战,尽管表面上也是虚高的,但是钱还在自己手上,战争成本根本就不会虚高到那种程度,特别是西北集团开始普及流水线生产模式,更是使军火制造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下去。

    唯一不爽的就是东北百姓遭殃了,两年来移民到西北的东北难民达到了上百万人,东北难民基本上都是坐火车跑到了西北。尽管日俄双方在战争期间都对东北进行疯狂掠夺,但是都无法改变他们因为战争而削弱了实力的事实,特别是日本,日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缓不过气来。

    历史上日本因为这场战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出口物资到欧洲,以及占领亚洲商品市场才缓过气来的。

    “我们的机会来了。”沈凝云在与郭士铭讨论时说道:“现在日本已经因为这场战争导致经济上的衰弱,而我们却因为这场战争加强了经济实力。并且日本的财团还未正式形成,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财团。按照这样的发展轨迹,我们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在工业上将日本远远甩在身后了。”

    “尽管从工业上及经济上是这样的,但是日本的军备显然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他们的海军我们远远比不上,陆军动员规模上,以及军官素质,及战争经验上都不如日本。”郭士铭很清醒的看到了这个问题。

    “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没有经验可以学经验,没有军官可以培养军官,没有预备役,我们可以储备预备役。这个时代的战争,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占上风的。”沈凝云并不在意这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地形简单的战场,物质占绝对的上风。如今的战争,更多的是看国家综合实力。因为交通技术的改善,使一个国家可以将自身力量更加充分的调动起来。”

    物质与精神,确实是互相冲突的。但又是互相影响的。平常人的精神是被物质所影响的,就如马克思说人的精神取决于物质。但这并不完全是正确的,还有一种人是精神影响物质,但这种人少见,都是一些修身养性的高人了。

    只要在军事装备,以及制度上把关好,制度上不是那么坑,那么就可以对日本这样的弹丸小国形成碾压效应。

    在精神上,士兵绝对不缺。亚洲的精神文明,便是以为核心的,士兵具备最强大的意志力和极强的奉献精神。

    只要到时候打上几仗,什么经验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