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中原互保

作品:《民国战神

    1907年10月17日,上海《西北日报》分社的报纸上刊登了一条让整个上海为之震动的消息。

    “1907年10月16日,鉴于满清不断向陕西增兵,对西北屡屡挑衅,不顾西北之强烈反对,蓄意挑起争端。西北国防军当日被迫出甘肃向陕西宝鸡发动进攻,战斗一日夜取得重大胜利,全歼新军十七镇,相关战果及损失正在进一步统计之中。”

    这个消息一刊登,迅速的传播了出去。

    上海民众首先受到了强烈的震动,特别是那些知识分子,都有感于西北国防军的强大,以及汉人政权所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更加认定,腐朽的满清已是不可救药。

    各列强也被震惊了,英国为此目瞪口呆。二十万对付十万,一天时间就被歼灭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

    西方人的战争思维,显然是不同的。西北人的思维是将战争当成工程来计算,需要多少兵力、火力才能战胜对方。就像是盖房子一样,先把工程量算好,然后再开打。而在政治、人心方面的意识比较欠缺。

    因为西方人的战争就像是一场游戏,打不下去了就马上投降,士兵如此,国家也是如此,国家打败了,那就赔款。但是东方文明不同,东方文明的民族更加成熟,战争也是最为残酷的,战争的失败,不仅可能意味着失去生命,更有可能以为着亡国。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既然战争是残酷的,必然也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极有可能出现这种兵败如山倒的状况。

    德国对于这个远东盟友的胜利,同样也是目瞪口呆,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场战争。

    到底是西北军太能打,还是满清新军太无能呢?

    从客观角度去看,西北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是在战争经验上还是无法与一些列强相比的。

    满清新军内部则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军队缺乏精神,不知道为谁而战,找不到效忠的目标,满清自然不可能成为普遍认同的效忠对象。等于说整个新军都缺失了信仰。

    一支没有信仰的军队,是绝对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就如同一盘散沙,无法凝聚。

    再则满清新军成立时间不长,成立时间最长的北洋六镇并为参加这场战争。其他各省新军,有写只成立了不到三年。在指挥上,及作战上没有经验。而西北国防军,大规模扩军以来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如果追溯上去,西北国防军成军历史达到了近九年。

    自割据西北七年以来,西北国防军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素质很高的军官。对于这些军官们来说,唯一缺乏的就是战争的历练。

    至于军事装备方面,双方在单兵装备方面都基本差不多。满清新军所采购的都是西北军的装备,只是西北军没有把狙击步和冲锋、霰弹卖给各省新军。

    在炮兵火力上,则是西北军占了绝对优势。尽管西北也卖了不少大炮出去,但是各省新军能真正花钱搞炮兵的不多,也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建立了一支师级炮兵,但是没有军级炮兵部队,而西北军有军级炮兵部队。

    在军事实力上,满清新军兵力上是有优势的,但是分散在各省,此次集中了二十万调入陕西,结果被一口吞掉了,这简直就是灾难性的损失。

    日本接到这个消息,惊愕过后悲哀的发现,意图让陷入长期内战的想法将要落空,因为满清挡不住西北军。

    “如果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我们大日本帝国应该介入,否则腐朽的满清将会倒台,一旦西北统治,对日本来说将会是一场的灾难。”日本路军元帅山县有朋对明治天皇建议道。

    “哟西!我们大日本帝国应该立即介入才对。”明治天皇更加关注,他说道:“如果不立即介入,说不定到时候就晚了。而且我们不能单方面介入,我们应该联络英国。”-

    1907年10月17日,宝鸡一带到处都是等待接受西北军收编的新军士兵,为了兑现之前的许诺,西北军从后方调来了三百多辆汽车,这些汽车除了运输一些军服之外,还有大量的银元。

    每人十块大洋!

    “你们练的是什么新军,竟然练成了匪军,真是气死哀家了。”慈禧连摔了好几个茶杯,把的大臣们吓得静默状态。

    “老佛爷息怒,小臣以为,这都是铁良处置不当而引起的,应当将铁良捉拿问罪。”袁世凯知道,现在得有人说话。慈禧一听袁世凯这话,也跟着抱怨道:“这铁良在陕西那边信誓旦旦,说荡平西北指日可待,真是愚蠢、无能。”

    对于袁世凯的落井下石,其他满清皇族们都默不作声,他们都明白,铁良必须被这个黑锅。

    而且如果不是铁良抓捕了西北革命党,也不至于酿成如此后果。

    铁良目前生死不知,但就算是活下来,显然也活不久了。那可是二十万新军啊!仅因铁良都陕西去搅和就没了。

    慈禧此时很是懊恼,不知道怎么的,这些年运气越来越差了。若是之前没有听信铁良的鬼话,也不会闹得如此被动。

    不过现在想这些已无意义,慈禧更担心的是,西北军是否会一路打到京畿地区,到时候都不知道要往哪里跑了。

    “现在西北乱匪打到京城来又怎么办?”慈禧问道。

    这时候庆亲王出列说道:“启禀老佛爷,臣认为应当立即派人和西北军解释原委,若是能罢兵息战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派,派,派,赶紧派人去。”慈禧又有些不知所措,听到庆亲王滇议,立即同意了下来。

    然而就在慈禧与一群大臣紧急商议的第二天,西北军便以三个师为主力东出潼关,沿着铁路线一路向东攻伐。

    接下来的局势变化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西北通电全国。

    “西北自庚子年以来,专心实业,莫有出格之举。今朝廷对西北猜忌有加,勾结英国损害本国之工商利益。为维护工商之利益,西北军今将尽起义军八十万清君侧,以还朝廷之清明。”

    西北军号称八十万,把一些督抚给吓尿了。

    同时祭出‘清君侧’这个法宝,使各省督抚有了妥协的余地。

    河南巡抚率先与西北签订《中原互保》协议。旋即湖广、江淮、四川各省皆与西北迅速签订《中原互保》。

    《中原互保》约定,各省只需保护西北工商业正常运营,西北军作为回报,将不对各省进行攻伐与占领,同时各省不得派遣新军攻击西北军。

    特别是湖广、江淮等商业活动发达地区,对于这个《中原互保》非常欢迎,此时满清对地方控制能力低下的问题再一次了出来。

    那些商业发达区域,工商阶级皆不希望陷入战乱之中。而这些区域的督抚作为这些工商阶级的代言人,自然也是先考虑这些阶级的意志。至于满清朝廷,能不能保住都还是两说。

    仅仅一天时间,新军就覆灭了近一半。另外一半多的新军还遍布在各省,无法集中兵力,这如何阻挡西北军的攻势?

    反正湖广、江淮各省是不想掺和这浑水,不管是朝廷打赢了还是西北军打赢了,咱日子照样过,只要不把战火烧过去就行。

    西北军则直接北上,扑向京畿地区,大有直捣黄龙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