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大捞一把

作品:《民国战神

    1907年10月25日,铁良兵败自裁,2。5万禁卫军被西北军全歼于河北保定郊外,尽管良弼是满人,但其作战意志及视死如归的精神,还是受到了西北军的尊敬,西北军对其遗体进行了火化,然后葬于保定郊外。

    满清禁卫军2。5万士兵,被西北军击毙近1。5万人,俘虏不到1万,其中大部分带伤,重伤者多达3000余人,很多都抢救不过来。

    歼灭了满清禁卫军,京畿地区兵力空虚,袁世凯所带领的三个镇北洋军出工不出力,对清廷应付了事,西北军已无后顾之忧,立即挥兵北京。

    当西北军再一次兵临城下,整个北京都一阵压抑。慈禧老佛爷被吓得直接逃出了北京城,这次慈禧带着光绪跑到天津去了。

    西北军围住北京,后方迅速调来150mm加农炮,对着北京城墙一阵狂轰,此时的西北军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那支只能用重机和炸药进行攻坚的军队了。

    1907年10月30日,西北军成功在北京西段城墙炸出一个缺口,西北军于当日攻入北京城。

    此时的北京城,在西北看来就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攻入城内的西北军,立即封锁街道,维持好治安,迅速的将整个北京城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沈凝云亲临北京,西北军情局列出了一个名单,沈凝云将名单交给赵维书,说道:“赵叔,名单上的全是我们这次要抄家的对象。”

    赵维书接过名单一看,上面全是满清贵族的名字和住址之类的信息。

    “庆亲王奕劻也要抄?”赵维书在名单上看到了一个很显眼的名字,不由迟疑的对沈凝云问道。奕劻可是帮了西北军大忙啊!

    “当然,就属这最肥,资产起码上亿两白银。”沈凝云坚持道,“就算是只把奕劻这抄了,我们的未来几年的军费问题就解决了。何况这北京城内,还有大大小小的一堆王爷什么的,那些人虽然没有奕劻那么有钱,但普遍还是有几百上千万两银子家产的。我们这次好不容易打下一次京城,不狠狠捞上一把绝对是对不起西北人民啊!”

    “就你小子精,这要是一抄,日后那些满人还不恨我们入骨啊!”赵维书笑骂道,沈凝云随即说道:“怕什么!这叫财富再分配。再说了,四亿多人,有的是对象可以团结,他们恨也不会让我们少块肉。”

    “好吧!就按你小子说的做,把他们全抄了。”赵维书也两眼放光,他和张奎发一样是当土匪出身的,虽然是义匪,但也是抢钱的啊!这不,一堆满清皇亲贵族的名单正摆在眼前,可以一个挨一个的抢过去。

    “赵叔,我们这次抢上一把,如果干得漂亮点,起码五六年的军费都不用发愁了。”沈凝云不由露出一个十分奸险的暗笑。

    “这不是抢,这是财富再分配。”赵维书一脸严肃的用沈凝云刚才说的话来教育了一把沈凝云,沈凝云瞬间无语。

    攻入北京城城内的西北军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分成若干个‘抄家小分队’,开始满北京城的对那些满清皇亲贵族们进行逮捕和抄家。

    北京城的老百姓傻眼了,之前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那是封锁街道挨家挨户的进行抢劫,然而西北军却是对那些普通老百姓秋毫不犯,对街上那些商铺也不强买强卖,买东西都会付钱。但是,却把那些皇亲贵胄们给抄家了。

    那些满清的皇亲贵胄,以及满朝大臣也都傻眼了。西北军入北京城,竟然毫无顾及的就把他们抓了起来。

    抓起来干嘛?

    拷饷啊!

    人是会藏钱的嘛!不拷问拷问如何压榨最后一滴油水呢?

    那些满清贵族一个个养尊处优,哪里受得了大刑,刚上了一些小手段,就让一群满人连哭带喊的供出了他们藏钱的地方,或是把钱存在了什么钱庄或外国银行。

    而那些被慈禧丢在北京的大臣们,同样一个没被放过。

    要说大清朝什么样的人最富有?那自然是当官的了。商人再富裕,顶多也就是几百万两,上千万两也有,但很少。

    然而只要有权力,向庆亲王奕劻那样搞到上亿家产的都有。还有盛宣怀那,更是靠与日本人勾结等手段,搞了几千万元的家产。

    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可不是吹出来的。

    实际上这个时代,还是有钱的。只是大量的钱,都进了这些当官的口袋。普通老百姓的钱,则被掠夺了很多,但是这些当官的手上的钱却是没有被掠夺啊!

    打败仗赔款了,那也是靠增加税收,剥削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钱。洋人对输出商品,那也是民用商品什么的,也是老百姓的钱。就算是列强在抢劫,也只是个别地方被抢了,那些达官贵人们没有被抢啊!

    就算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很多达官贵人们还是没有被抢,被抢得比较严重的还是那些商铺,以及普通老百姓。

    等于说有大量的钱,还是在那些达官贵人手里的,而他们也是最有肉的肥羊。

    西北不需要团结他们,完全可以全部抢过去。

    同时,西北这么点兵力,如何控制整个?

    当然,兵力可以扩充,但是行政人员等方面呢?还有财力等方面呢?

    种种方面都注定了西北不能继续打下去,一旦无法快速解决满清,那么将会给带去动乱,对老百姓来说不是在解救,反而会使老百姓的损失更大。特别是在各列强都支持满清,抵制西北的时候,强行开战绝不可能快速结束战争。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了,再打上一场那就更是千疮百孔了。

    此时如果能够停战,西北不仅能要都一笔赔款,同时还能多割据一两个省的地盘,并且抄家获利颇丰。从财政上来说,这一场战争西北已经拿到了足够的好处。

    如何向少壮派交代却是一个问题。

    沈凝云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决定将矛盾转移到列强身上,连日下来西北报纸都在报道满清勾结列强,对西北军进行的种种威胁。

    沈凝云在电报中说道:“只要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列强和满清身上,那么少壮派就不会将仇恨转移到西北身上。”

    这些少壮派作为西北的重要人才,如何团结他们这些不够理智,充满一定浮躁情绪的少壮派是一个很有技巧的问题。一味的打压和解释,是没用的。对于这些中二青年,有时候也是要顺着他们几下,等他们年纪大一些了,自然不会那么极端和浮躁了。

    再则,等西北再发展一些年头,在内部也会逐渐达成一个统一的思想,教育救国、工业救国、军事救国三管齐下的路线也就会得到认同,而偏激的军事救国思想也会逐渐失去市场,到时候他们就会明白,这三条路线是任何一条都不可舍弃的。有时候,某一条需要向另外两条一定程度的妥协。

    西北的舆论宣传很快就奏效了,西北少壮派们将仇恨的目光投向了勾结外部势力的满清。

    并进一步的对满清失望透顶,认为满清为了维持统治,毫无底线的勾结列强,是一个腐朽到了骨子里的异族。

    对于西北,少壮派非常满意了。西北能将满清打败,意味着西北的路线是正确的。西北教育、实业加军事的路线是走得通的。

    西北与满清谈判则继续展开,双方在北京进行着和平谈判。各列强纷纷介入,俄国人也来插了一脚。

    尽管俄国此时对于向远东扩张的念头已经被英国联同日本给了这头笨熊当头一棒,但是俄国依旧想从攫取更多的利益,只是现在将限于非军事手段,而是改为外交加经济掠夺。只是经济掠夺是一个技术活,政治表演也是一个技术活,毛熊的经济和政治表演都出了名的笨拙。

    这次谈判,西北惮度极为强硬,满清只能选择同意或否决,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张奎发随口说要满清赔一亿两白银,就是一亿两白银。

    各列强都认为太多,不过西北也在私下里和英国进行着谈判。

    此时的英国是世界老大,有很大的权威性,解决了英国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萨道义与西北外交人员私下接触时,西北外交人员表示,和谈没有任何问题,但前提是英国不得继续围堵西北对外进行商品输出。

    “如果英国一意要针对西北商品在本土境内的销售,那么西北将不惜代价,也要武力夺取长江流域,这是西北的底线。这是我们的,如果在自己家里都不能卖商品,那么我们只能用武力解决问题。我们西北有足够的财力,也有自己的军工业,我们的军事装备全是自己生产,也有足够的年轻人可以投入战争,如果我们像日本一样好战,那么我们随时可以将陆军扩充到上百万的规模,到时候英国别想在再攫取哪怕是一分钱的利益。”西北外交官卢旭对萨道义表示道。

    “对于西北的要求,我们大英帝国经过考虑,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接受的。”萨道义此时的口风与之前的强硬完全不同。因为西北军在战场上已表现出了足够的实力,英国也明确的看到,满清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挡西北军。加上此时的人民,普遍认同西北军,一旦西北军向长江流域进攻的话,英国只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且庚子拳变已经证明,永远不是印度,人在遭遇外部入侵的时候,是会奋起反抗的,绝不是印度人那样可以进行直接的武力殖民统治的。

    英国人在,无非就是为了赚钱。一旦军事投入的成本,高于其殖民回报率,那就没有任何的投入价值了。

    英国不得不承认西北军的实力,这是一支很正规化的现代军队,战斗力很是不错,就算在他们骄傲的看来,西北军的素质还不如大英帝国的陆军,但是西北随时可以武装起足够多的兵力。

    让英国人非常痛恨的就是德国帮助西北建立了军工业,导致西北有了自主建立现代化军队的能力。

    “听说贵国此时正在研究德国率先投入使用的蒸汽轮机技术?”这时候西北外交官卢旭突然扯到了技术上,萨道义不由为之一楞,奇怪的问道:“你们怎么知道?”

    德国海军突然拥有了先进的动力技术,让英国海军官员们一度陷入了恐慌,为此英国此时也立即投入了人力物力,对蒸汽轮机技术进行研究,但终究是慢了德国人一步。

    “因为德国的蒸汽轮机技术,就是从我们西北获得的,我们有比德国人还要先进的蒸汽轮机制造技术。”卢旭微笑着说道,萨道义失声叫道:“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吗?

    然而一旦可能的话,那么德国帮西北建立军工业的诡异行为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反应过来的萨道义,突然明白为什么德国要帮助人发展工业了,西北肯定是德国达成了技术交换的秘密协议。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发现了这一秘密协议的他,定然能够得到英国的嘉奖。

    “为什么不可能?德国人不会大发善心来帮助我们。”卢旭观察着萨道义的表情,继续说道:“为此德国人还为我们修建了铁路,最后为了技术不泄露,只能把铁路低价租给我们。如果英国能够保证与西北的商品在市场及世界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将比德国目前蒸汽轮机还要先进一些的技术卖给英国。”

    萨道义不由露出的惊喜的表情,如果他能弄到技术,受嘉奖的可能性是百分百了。在全球利益安全面前,这个还未瓜分的殖民地利益,并不是那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