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中国商品博览会(上...

作品:《民国战神

    在橡胶股票节节上涨的时候,西北工业却是借着这个东风,开始迅猛扩张。

    西北人口也在持续的增长,特别是1909年,西北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大量的投资导致了大量外省人口的流入。

    西北大地上,到处都是劳工。大部分外省和本省人口,因为文化低,所以都只能在工地上当劳工。

    这些劳工都具备吃苦耐劳地性,只是一些地域间还是存在一定区别。有些地方的工人并不是很上进,得过且过也能过。而那些原先工商业发达地区的来的工人,则是最为吃苦耐劳。但西北已经初步工业化,工商业开始兴起,在耳濡目染之下,人也就越来越上进了。作为老百姓,本身就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只需要好好调动一下,也就能爆发出很强大的劳动积极性。

    这些劳工,用他们体力,不断的将一个个工程建设起来。民族财富在西北财团的投资下,以及老百姓的支持下,了快速增长阶段。

    传统的农业经济,就算是再发达,因为农业是消耗性的,所以无法产生多少积累。但胜业化时代,却可以生产出许多耐用品,也许用上十几年,几十年上百年都不成问题。这些耐用品的积累,这些便是可以积累的财富。

    此时的,拥有四亿人口,尽管很多人因为吸食鸦片而丧失劳动力,但是的廉价劳动力依旧是世界最多的。

    清末时期,因为人口的增长,各省都存在大量失业、半失业人口,大量劳动力都被浪费了。西北因为成功的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进程,使得这些劳动力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而不是一大堆人失业。

    劳动力数量的优势,使拥有了在这个世界工业还不发达的时期,具备崛起的优势条件之一。

    这个时代的工业生产力并不发达,虽然机械已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工程施工方面,普遍还是采用纯粹的劳动力。西北完成工业化之后,机械同样有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施工等方面却拥有更多的人力可以投入,这也使西北工业这一年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

    虽然这一代的成年人普遍没什么文化,大部分只能从事没太大技术性靛力活,但是西北成立以是第九年了,大规模推广教育也已经快七年的时候,而首批留学德国的学生已经在德国度过八个年头后返回西北。

    此时义务教育在西北已十分普及,在校学生已经突破了200万人,同时陆军现役规模35万,军队中也有进行文化教育,同时还拥有20万预备役,都是从陆军中退伍的士兵。西北各地还办起了大量的夜校,很多年轻人晚上都会前往夜校学习文化。在此时的西北,有文化的人是受人尊重的,这也带动了老百姓学习文化的积极性。

    只要有了文化,找工作非常容易。而且西北并不是太看重文凭,而是看真材实料,只要肯自学,学到一定程度去学校当老师都很容易。而教师,是西北社会群体中收入处于中等偏上的阶层。

    对于那些肯学习的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好时代。只要有了文化,就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只要有能力,就是想做官都很容易,没有那么多的社会屏障。

    这一年因为从德国回来了第一批学成的留学生,西北的高等人才顿时增加了不少,使得西北即西北财团初步摆脱了人才不足的窘境。

    加上西北教育体系中也培养出了一批高等人才,西北的教育高投入已经初见成效。西北有了自己的工程师、学宅未来也将越来越多。

    在技工的培养方面,经过近十年来的培养,西北已经涌现出了一批高级的精密制造业技工,也收获了的成果。

    而普通的工厂技工,因为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出现,使得工人的培养变得非常的简单。当然,工人的生产也变得非常枯燥,不断的重复则一道工序,但是在培养效率上却是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迅猛提高。

    西北的工业体系,已经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阶段。而此时世界各列强的工业体系都还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并未普遍应用到生产当中。

    但是西北工业却率先做到了,这主要是因为西北之前没有什么工业,所以建设起来的自然是最新的工业体系。而英国这样的世界头号殖民强国,因为其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形成的工业体系暂时还能用,自然也就没有去更换的需求。加之英国开始逐渐侧重于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工业领域有所忽视。

    至于美国,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了暴发户,才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体系的升级。

    电动机、内燃机这两大成果被西北集团应用到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使西北工业的生产力迅猛提升。

    在这个工业技术还发达的时代,西北迅速的完成了核心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西北工业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此时世界的一大奇迹。

    日本面对西北的发展,却是愈发感到不安。西北是为内陆地区,本身不太适合发展经济,然而去不是绝对的。当火车出现后,陆地上的交通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而汽车又出现之后,已开始改变内陆经济的发展制约。

    西北工业规模,此时已经完全超过日本,日本通过间谍活动已获知了这一情报。而西北位于内陆,则有一个好处就是,列强威胁不到西北。

    日本离西北较远,俄国中心在欧洲,在东北撞了一个脑袋大包之后,在亚洲地区已没有再部署太多的兵力。俄国内部的革命才刚扑灭,也不可能对西北发动入侵活动。而且西北陆军展现出了较强的战斗力,俄国人就算是再没脑子也得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特别是日俄战争,俄国的自信已被打掉了一部分。

    英国、法国、美国什么的,就更加威胁不到西北了。

    西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不靠近海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劣势,但却是受外部力量威胁最小的地区,这保证了西北的稳定。同时西北拥有众多的矿产资源,为工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上有足够的劳动力,只要拥有技术,成功进行工业化已是必然。

    西北汽车制造厂推出的宝马豪华汽车显然符合了这一要求,车身加长加宽,不似这年头的普通汽车那样简陋得连后世的农用车都比不上。外部设计方面采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格,内部有真皮车座等等高档配置。

    这种汽车一出现,什么福特T型,以比较都史屎了。

    那些洋人看到了这种新型汽车后都不由惊呼起来,很多洋商立即如同狗皮膏药一般缠上去,要求做西北汽车制造厂的XX国代理销售商。代理销售商自然是要有的,但必须在其本国有较好的人脉,因此选谁做代理商是需要精挑细选的。

    一番筛选与多番谈判之后,各国的宝马汽车销售代理商陆续确定了下来,其中德国的代理商早已确定了。

    而这次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却是西北集团展出的军工产品。

    很多国家听说这次博览会上有众多军火展出,因此派出了考察团,前来进行考察,很多国家甚至决定购买一些回去,只看这些军工品的质量如何了。

    结果则是让各国考察团们大吃一惊,西北集团竟然展出了十门西北自产的203mm口径榴弹炮。

    经过现场测试,发现这种火炮的性能十分优良,已是世界上性能最顶尖的203mm榴弹炮。这种大口径先进火炮,整个世界也只有几大列强有能力制造,但西北的203mm口径榴弹炮的性能竟然比德国的还要好,这就不得不让各国考察团感到震撼。同时也意识到,西北陆军的崛起已不可遏止。

    起码在陆地上,西北陆军已能震慑周围之敌。俄国及日本,都被西北集团所展出的203mm口径火炮震慑了一番。

    特别是日本,日本陆军的火炮口径普遍较小。日本是个岛国,资源都倾斜到海军身上去了,为了养海军整个国家勒紧裤腰带,钱给陆军。所以日本陆军的装备都是非常低廉的那种,对于日本陆军来说,150mm口径左右的火炮便已算是大口径了。

    西北203mm榴弹炮一经展出,不到几天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十几个国家的陆军订单,卖出重炮三百多门。

    这些203mm口径榴弹炮是西北集团的出口型版本,与西北军用的有一定差别。例如仰角是最大的差别之一,西北军的203mm重炮仰角较大,达到75度,而这些出口型的203mm榴弹炮的仰角只有45度。

    这些重炮的价格自然很贵,一门就要卖5万快银元,相当于是2。5万美元,但203mm榴弹炮这时代属于战略部队的装备,不是哪里都有得买的。当然203mm口径的很多,但是能有如此性能的并没有,连德国陆军都买了八门回去研究。

    那些没有军工业的小国家,可能连炮弹都没办法造,买了炮自然还要买炮弹,除了附送的一些炮弹外,卖炮弹又可以持续赚钱。

    除了大炮,西北还展出了山寨版温彻斯特霰弹,以及MP18冲锋、捷克ZB-26轻机。不过这些抢些械现在都变成了西北军工业的原创产品。除此之外,沈凝云让人在博览会之前把英法俄的步生产授权拿了下来,把这些步、子弹都造了一批出来展览,同时还展出了西北的民24版带高射架的马克沁重机。

    生产出一批英法俄步及子弹进行出口销售,主要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火订单做铺垫。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口军火绝对是最为暴利的。

    至于冲锋、ZB-26轻机,这些都是自动火力械,因为西北料定日本用不起这些自动武器,就算用得起的也只是部分部队,未来与日本发生战争也无关痒痛。

    至于欧洲人用上这些自动火力的军火那就更好了,子弹肯定打得更快了,到时候他们互掐起来的时候,对子弹的需求就更旺盛了。

    当然,这个时代的各国陆军普遍都对自动火力有一定的排斥性,因为他们的工业技术还没有达到能够生产出廉价子弹的程度,一旦子弹消耗过快,财政是吃不消的。不似西北军工业,子弹生产已实现流水线生产。

    各国考察团也发现,这次博览会上所出售的弹药价格都必要便宜,很多国家还以为是搞促销呢!纷纷购买了各种口径子弹、炮弹。

    军火出口,是西北集团的一项很重要的目标,因为西北制造业核心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基本上各国军火放在西北的军工厂里制造都是成本最低的,因此西北集团开始走廉价路犀军火这玩意就算是走廉价路线都有不小利润,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生产规模,以做好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火出口准备。

    这次博览会,西北展出的军火中不仅有低端廉价的普通军火,还有高端的大口径火炮、自动火力械,以及军装、水壶、军刀、钢盔这些装备。

    其中钢盔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不过各国考察团大多对此不屑一顾,认为钢盔无法挡住子弹,根本没必要给士兵装备钢盔,那纯粹是浪费钱。不过还是有几个小国家感觉西北陆军用的钢盔比较拉风,所以下了几笔订单。

    重头戏还有军用飞机,不过这次西北飞机制造厂展出的军用的依旧是侦察机,自然换汤不换药的让速度快了一点,航程远了一点,价格高了一点,作更简单了一点。但依旧卖出去了不少,很多小国家还是买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暂时也想不出飞机有其他作用。因为这时候的飞机性能不太允许,尽管西北军已拥有了轰炸机等飞机,但这次展出销售的飞机性能并不怎么样,但在各国看来已是世界最先进的了。

    对于各国考察团来说,这次博览会让他们发现,西北就像是一个世界军火制造工厂一般,各国的主流械都有拿到生产授权,并一定规模的生产,也都接受订单,而且质量很不错,价格更是最便宜的。

    只是一次博览会,名声就做开了。这年头通讯不发达,只要让人记住了名声,就很难被忘记的。从而销路也就打开了,未来会让很多国家要采购军火时,第一时间便想到西北军工。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