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再出昏招(卷末)

作品:《民国战神

    1910年8月,上海发生了大罢工,超过20万工人参加了这场罢工,这场大罢工的主要原因就是上海钱庄大量倒闭而引发的。

    大量工人的工钱都没有了,自然把怨气全撒到了满清的头上,认为是满清监管不力而引发了他们的存款一夜蒸发。

    不过这次大罢工最终还是平息了下去,并没有成为推翻满清的导火索。

    年底已经快来了,又是满清要支付赔款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西北集团却是在上海把长江出海口中的长兴岛买了下来。并开始在长兴岛上修建船坞。

    长兴岛是一个非常适合造船的地方,首先离上海近,上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尽管基础不是很雄厚,但是西北集团可以陆续投资建设机械厂等造船基础。长兴岛未来将成为西北集团的造船基地之一,从而将造船业从如今以青岛为中心转移到以上海长兴岛为中心。

    满清的日子则不是那么好过了,年底来了,逼债的上门了。

    满清有庚子赔款的四亿两白银及利息要逐年支付,同时还差西北集团1700万两赔款还未支付,此前已经支付了两笔1700万两白银。与此同时,还有4000万两的庚子赔款要支付。

    可是满清真型不出钱来了。

    满清发电询问西北,可否用延缓一些赔款时日。但被西北强硬回绝,西北回电称,如果拿不出钱,就用龙椅来换。吓得满清又发来一封电报,询问西北可否用实物偿还?

    可这封电报,依旧被西北回绝。

    这下满勤没办法了,只好把盛宣怀派去和西北谈判,而列强则被满清先晾在一边。

    满清意识到,列强只是外疾,而西北却内患。列强的钱拖一拖没问题,列强不可能在清已拿不出钱的情况下拿他们怎么样。倒是西北必须稳住,如果这笔钱拿不出来,那么西北随时可能起兵进京。

    盛宣怀到了西安,与西北外交大使卢旭商谈赔款支付事宜,希望西北能够宽限些时日,或是用实物进行抵押。

    但是卢旭坚决不松口,盛宣怀谈了三日,嘴巴都说干了,可人家就是不为所动。

    此时的西北自然不愿意让满清太好过,此时正是满清财政危机的时候,正好落井下石。

    把满清逼急了,必然自乱阵脚。

    1700万两,满清就算是再没钱也还是拿得出来的,这一点西北是非常明白的,倒是满清支付了丁未赔款后,已无力支付庚子赔款倒是真的。如果一定要拿钱,倒也有钱拿出来。只不过,明年满清就不要说给那些官员发俸禄,也别提给那些新军发军饷了。如此一来,满清必然轰然垮塌,因此这些钱总是要留下一部分的。

    在西北的军事威胁下,满清最终只能妥协了。盛宣怀把谈判结果传回后,满清百般不愿的挤出了1700万两汇入西北银行。第三笔丁未赔款支付完毕,西北与满清之间已不存在债务关系。

    然而满清真正头疼的是接下来如何支付列强赔款的问题,盛宣怀马不停蹄的又从西安赶到上海,与列强商谈庚子赔款的支付问题。

    满清此时钱还是有的,但是绝对是不可能拿出来了,拿出这笔钱的话,连国家基本开支都无法应付了。

    下一次的战列舰制造,将不再放在青岛,而是在上海。

    西北集团在上海长兴岛打造的造船中心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建设起来,一大堆船坞不断的从欧洲运到上海长兴岛,使长兴岛的造船厂迅速被建设了起来。

    在股票热潮中发了横财的西北集团,此时可谓绝对的土豪。船坞只要够大,一律按照当前的市场价买下。高于市场价的话,那就不奉陪了。此时欧洲经济萧条,被西北集团低价购买了十二座万吨级船坞,还有一座可容纳一艘1。9万吨级船只的船坞。

    这年头,这样吨位的船坞绝对是顶级的了。但是与后世可容纳十几万吨级船只的船坞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西北集团也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船坞制造厂,开始走上自主建造船坞的自力更生阶段。

    造船业在西北集团的大肆投资下,规模迅速超越日本。但是当前造船业的硬件基础是有了,但却还未开工。离全部开工还要一段时间,毕竟工人是需要招募和培养的。

    此时正好是出口不太繁荣的时期,西北集团正好趁机将造船业建设起来,同时西北军方也要在这一时机趁机打造出一支海军力量。

    也正是因为西北集团在上海发展造船业,上海对于西北来说就是志在必得的一个重要区域了。

    西北最高统帅部开始秘密增兵上海,上海此时驻扎着一个加强营的陆军,是以保护铁路和商业为由驻扎在上海的。西北最高统帅部再次向上海增兵两个加强营,都是以换防的名义过去的,但是换防的时候却直接躲在军营里了。表面上回西北的,却并非真正的士兵。

    三个加强营的兵力,已达到近三千,足以在必要时刻控制上海局势。

    大喜大悲的1910年渐渐走到了终点,历史的车轮驶入了1911年。

    1911年,辛亥年。

    亥水为驿马,与巳火相冲,本身驿马年便是非常动荡的,如果是在和平时期,会表现为社会人群异地流动、搬家、换工作频繁。

    辛亥年的,本身已是像一个火药桶一般的危险。而此时满清在年初,又再出昏招,搞出了一个责任内阁。

    这个责任内阁,实际上是以立宪为幌子,组建满清的皇族内阁,将汉族大臣排斥在外,让皇族宗社党一党天下。

    这就在成了各地方省份的汉族大臣与满清的离心。

    此时的,普通百姓、军人、汉族督抚大臣都已与满清离心,而之前满清取消科举,传统文人的出仕道路被堵死,这导致传统文人早就与满清离心了。

    辛亥年,注定动荡。

    一场大变革正在快速袭来。作者钧申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