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貌似艰难的第一桶金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关于这个时代的详尽资料,维勒安的计划也逐渐明晰了起来,不管未来的目的怎么样,现在首要的目的是赚钱。维勒安用剩下的钱租住一处林茨郊外破败的小庄园,把手下的人暂时安置在那里。自从上一次战争结束后,奥地利由于关税壁垒的压迫,经济一直非常萧条,地产的价格相对还是比较便宜的。随后,维勒安只带了诺娃和伊莉雅驾驶女妖战机前往美国。准备去那里碰碰运气,毕竟从前一段时间了解到的这个时代的信息来看,整个欧洲都太残破了,根本没有一点朝气,也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理想很美好,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就会发现手头的很多资源在这个时代根本用不上,维勒安手下的部队太过惊世骇俗,而且那些人根本无法脱掉那身焊死在身上的装甲,维京机甲和女妖战机也不可能出售给某些国家的军来换取这个时代用得上的东西。

    看来最大的依仗就是维勒安和诺娃的超前见识理念,还有伊莉雅的数据库了。

    那些超前时代太多的科技维勒安根本没有办法实施,对于这个时代落后的工业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不是开金手指就能搞定的事情。而且伊莉雅只是一个参谋型副官,其数据库中可能会有最终的科研成果,但是中间的很多过程量必然是残缺不全的。

    目前维勒安有优势的产业集中在各项材料科学、引擎与火箭技术、无线电和电子领域,以及一些军事科技领域的工业基础要求不脯只要有一些先进设计理念就能快速见效的小玩意儿。至于那些民用性强、投入少、赚钱短平快的行当则几乎没有。

    但是即使如此的话,如果没有任何启动资源和人脉仍然不能开展自己的事业。看来还是得利用手头的武力先神不知鬼不觉的黑吃黑一把来完成“原始积累”了。

    维勒安把目光扫过前段时间罗列的潜在可以介入的行业和可能会阻挠他的黑手,最后停留在杜邦化学那家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从事军火行当的死亡商人身上。从这个世界搜集到的情报来看,结合旧世界的一些记忆,杜邦的人现在应该正在对塑胶产品投入巨资研究,他们对于发明新的高分子聚合物以替代传统的纤维材料和金属建材都有很大投入。而且高分子聚合物的生产不如那些冶金或者半导体制取之类的行业那样对生产设备的技术积累要求也很脯高分子聚合物领域的生产,只要把工艺配方的窗户纸捅破,就再也没什么难点了,很快就能投产。

    -----------------

    既然决定利用公平决斗一般的方式来改造这个世界,第一笔买卖总得让维勒安的良心更加好受一点,就好像一个从良的表字,在做开始自己新生活的第一笔买卖的时候,总是希望和旧时代撇清一切关系,童叟无欺得比一般人更甚。

    杜邦公司,作为一家从1802年E。I。杜邦移民美国并成立它开始,就一直以出售军火给自己原来的同胞互相残杀为己任,还真是一家合格的“国际企业”啊——一个不懂得出售武器屠杀自己同胞的军火商,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军火商。对这样一下企业下手,多少减少了一些维勒安的内疚感,虽然他已经很久都没有过这种心情了。

    1928年4月,特拉华州米德尔顿,杜邦化学东部实验室接待处。

    “先生您好,请问您找谁,是否有预约过呢。”接待彬彬有礼的问道。

    “没有预约过,不过我这里有一些和华莱士。卡罗瑟斯先生的研究项目相关的小玩意儿,我相信贵公司会感兴趣的。”

    “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只处理技术人员预约的专家来访,如果是商务合作的话,可能需要请示其他部门,我们这里无权受理。”

    “没有关系,我这里有一些初步的技术资料,还有一组样品,您可以带给卡罗瑟斯先生让他抽空看一下,他会明白其中的价值的。”

    “好吧,如果只是代收的话,我们可以转交。”

    “这是我的名片,这几天我暂时住在多佛的皇家橡树酒店,你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式联系我。”毫无疑问,上面的身份并不是真名,虽然这个世界上目前没有人认得维勒安。蒙斯克是谁,但是维勒安还是希望将来自己这个从旧世界带来的名字可以长久地用下去,不至于在短短几年内就因为变得臭名昭著而不得不抛弃。

    昨天维勒安给杜邦的是几种高稳定性、耐磨耐热的次世代PVC/UPVC材料(具体细节就不描述了)适合用于各种工程用途,而生产成本比它所能取代的铝材要便宜得多,而且还可以满足某些对材料绝缘性有要求的场合。而卡罗瑟斯从前年开始正是在杜邦的巨额投资下研究着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只不过一直进展不力,历史上他的研究会到1935年才成功,花费了杜邦公司巨额的研究经费,不过这个世界他们已经没有机会研究成功了——而且即使研究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果从性能质量上看和维勒安提供的材料相比也不值一提。

    几人在酒店餐厅里定了一个包间,维勒安搂着已经装扮成女秘书的伊莉雅,殷勤的劝杜邦公司的人喝点咖啡润润喉咙在谈正事儿,

    “每吨新型聚合材料,14美元的授权费,你看怎么样。”维勒安轻快的吐出一个建议。

    “这绝对不可能,如果加上如此高昂的授权费,在建材领域我们宁可使用铝材,不,铁材来代替都可以了。除非控制在5美元以内,否则就完全没有商用价值了。”

    “是吗,如果你觉得这些材料只能用于那么狭隘的应用领域的话,你带卡罗瑟斯先生一起来干什么?相信你自己就能评估得出来了吧!5美元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那样的话我要求按照单位体积而不是单位重量计价。”

    科普兰德的脸马上绿了,开玩笑?即使是轻便的铝材,其密度也是塑料材料的数倍,如果按照单位体积计价的话,那几乎等于没有还价。“先生,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完全没有合作的诚意?”

    “究竟是谁没有诚意?究竟是谁没有正确认识新产品的价值呢?我想法本化学愿意开出更高的价钱的。我只不过是不看好德国的经济潜力,但是你们似乎更让我失望了。”

    “这不是一个有诚意合作惮度,你要知道,你的这项技术根本没有申请专利,你现在根本不可能与我们签订合法的独占授权甚至是排他授权协议,就算你把这个技术授权给我们使用,谁知到……”

    “这么说来,您是希望我马上去申请专利了?”

    咕嘟……科普兰德差点猛咳出声来,不过及时把喷溅飞沫的压制住了。他恨恨地咽下一口浓痰,差点糊住了气管,好一会儿才喘过气来:我让你去申请专利?老板要是知道这个建议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一定希望用缝纫机把自己的嘴缝上十道八道的。“威廉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也许更深度的合作方式可以让我们互相信任。”

    “那就让你们老板亲自来和我谈!就算是直接把全套生产技术转让给你们去申请专利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价钱合适。如果你们觉得你们凭我给你们的一星半点的资料和样品就可以逆推出生产方式和配方的话,你们尽可以试试。”

    -----------------

    杜邦不死心,让卡罗瑟斯博士又努力了两天,但是毫无头绪,也许是看到维勒安迟迟没有申请专利,觉得他还是挺有合作诚意的,也就没有继续犹豫——反正只要肯卖断就好,钱的问题,有时候就不是问题。

    在旁敲侧击的洽谈中,维勒安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些生产细节,尤其是当伊雷内知道大量生产这类材料对巨型高压反应容器的技术要求很脯前期投入,也就渐渐相信了维勒安他们是因为暂时缺钱才不得不接受杜邦的一次性技术买断。

    “威廉先生,我想我起码已经有二十年没有遇到过像您这么难缠的对手了。不过还是祝我们合作愉快吧,按您说的,我们按照您提供的图纸,首期投产年产40万吨的成套设备,我们一次性支付为其5年的授权费,每吨8美元,这里是1600万美元的城市银行本票。另外,如果您暂时没有什么打算的话,我再次欢迎您来杜邦公司,你会得到比卡罗瑟斯那个老头儿更多的。”

    “谢谢您的美意,不过我还年轻,将来我会好好考虑的,先生。”

    不用两年,也许到时候杜邦的人就会想把维勒安碎尸万段然后用抽水马桶冲个一干二净的,以现在的技术,他们自然会把维勒安的工艺配方当成金科玉律供奉起来,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发现和理解维勒安在配方里加的一些让聚合材料定时降解的“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