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解决运能问题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发现这个问题后,维勒安第一反应是建设后世的集装箱货运系统,但是伊莉雅帮他核算了一下所需成本以及建设所需的时间、技术投入就发现短时间内这么做并不实际。因为制造几个集装箱虽然简单,但是其他几个重大的难点却无法解决。

    首先,这个时代的载重汽车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美国通用,德国欧宝的卡车都只有两吨多的装载量,和后来动辄三五十吨的半挂车乃至一百五十吨的重型集装箱专用车相去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就需要多个工业部门技术共同进步才能解决了,引擎、底盘、传动、悬挂这些领域的技术问题没个三年五载根本不可能全部解决。而如果没有这些相应的载重车辆的话,集装箱装船/卸船之后的后段运输就没法解决,到时候还是需要不停地装箱和分箱,完全节省不了转运成本。

    其次一点是起重机械的问题,在集装箱货运时代以前,港口机械的起重吨位和后来的同类产品相比就和一个幼童与壮汉的差距。散货船和液货船都无需重型的起重机械来帮助装卸货物。这个问题相对于载重车辆相比要好解决一点——这个好解决并不是说技术难度不大,而是说需要协调的技术部门比较少,只要大型电动机功率和输出稳定性、输出可调性解决后,其他都是一些边缘的材料强度的小问题,只要维勒安找西门子公司的人砸钱,一两年要搞出来还是可能的。

    当然,这些都是远期的解决办法,没法解决当前的瓶颈问题。11月之后,为了这个事儿维勒安几乎是愁白了头发。

    这天,维勒安照例在和伊莉雅和奥雅。哈伯探讨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时候,维塔利。奥洛夫急匆匆的进来汇报最新的进展情况了。

    “头儿,联合钢铁公司旗下的厂家又交付了十五万吨的钢构件,我们自己的建材公司也生产了超过三十万吨的各种预制建材,算上上个月首批交付的十几万吨,目前我们在新奥尔良港区外贸仓库已经积压了超过六十万吨的货物,因为您之前交代这类货物暂时不要起运,等待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出来后再说,优先集中运输运力使用效率较高的成套设备。所以那些东西一直积压在那里。”

    “能够让新奥尔良港方面的人再缓一缓么,给他们的港务管理再塞点好处协调一下。仓储费用我们会照给的。”嘴里说着只是稍微缓一缓,其实维勒安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头儿,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新奥尔良港区的中转仓储容量只有八十万吨左右,再下去的话,那里就堆不下了。幸好美国现在的对外贸易还比较萧条,海运和港务的压力不大,不然的话这个月就已经撑不住了。”

    真是无奈啊,连伊莉雅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办法么,难道我们真的要放弃预制结构件的施工方案么。”维勒安有气无力地最后问了一遍大家。

    “老板,我是这样想的,载重车辆的问题我们已经估算过了目前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不如就彻底放弃想别的办法,起重设备的话,原理上没有什么难度,只师率大小的问题,我想不如先集中攻克这一点吧。”奥雅。哈伯建议到,他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只能就事论事地给出一些初步分析。

    “我认为如果解决不了车辆的问题的话,解决起重机械的问题反而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后一个问题更容易回避。”伊莉雅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依照其数据库的推演结论来回答的,老生常谈,没有创新。别人每次问她为什么这么说的时候,她又缄口不谈。

    世上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么疯狂的想法,因为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载重车辆的技术太成熟了,没必要费这个周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滚装运输或者集装箱运输的迫切性还不明显,而且维勒安用的这个方法可实现性不大。所以目前只有维勒安的莫比亚斯集团可以做到——因为他们的资金充足,可以满足一下子购入大量供改装的大型船舶、平板车皮和火车头的资金需求;也因为苏利亚州的基础建设全部是莫比亚斯的人说了算,铁路想修到哪里就能修到哪里,所以他们可以解决后段运输采用铁路运输这种方式带来的覆盖面不广的弊端。一切的巧合,解决了这个看似无解的疑难杂症。

    当然,资金的投入将会是非常的,有时候维勒安也在想,在这个美国经济开始崩溃适合抄底的时候,把钱花在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物资采购上是否合适。但是既然他已经和胡安。戈麦斯总统关系拉的这么近,答应了朋友的事情当然要做好,不然的话岂不是和唯利是图的犹大人一样了。

    不过说到底,这是一种应急的措施,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维勒安也开始暗暗对大型的技术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和工程机械企业进行考察,希望几年之后,他们在开发新的热土的时候,就不用使用这种局限性很大的土办法了。

    随着维勒安的拍板,奥雅和维塔利很快再次前往美国,开始新一轮的撒钱下单行动了,有了前一次那些获益的美国钢铁、建材、设备企业为莫比亚斯集团宣传的良好口碑,这一次美国的造船、航运、铁路企业在第一时间就疯狂地对维塔利他们这几个大金主展开了围堵。

    竞争最激烈的首先是船舶企业,本来为了确保尽快投入使用,他们是准备优先从航运公司购买现成的闲置船舶,其实以现在海运业的萧条,万吨级的散货民船售价不会超过百万美元一艘,2~3万吨的大型货船,也不超过200万美元。不过为了更好的压价,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来,维勒安指示维塔利先花几天时间去和纽波特纽斯船厂和巴斯钢铁公司等做工精良的船厂洽谈,假借合意之名,实为恶意磋商,谈了几天后才接见那些手头有富于船舶的海运公司的代表。

    新奥尔良港的海运业务本来一直是德州航运的地盘,这次因为满足不了莫比亚斯的运输要求被一脚踢开了,经营压力一下子骤增——那种看到一丝获救的希望后,又被重新推到深渊里的人,往往是很容易崩溃的。所以在和纽波特纽斯洽谈的时候,德州航运的人也没闲着,一直在做维塔利的工作,后来他们通过“某些渠道”打探到一些消息:埃尔顿石油公司的尤里奥洛夫是克林斯曼炼化的维塔利。奥洛夫的同胞兄长,德州航运又赶快分出人手经营这一层的关系,尤里做出一副贪婪的假象,把德州航运的要求介绍给了维塔利。维塔利顺势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狠狠地杀价,最后“心有不甘”地以四十万美元一艘的价格收购了5条德州航运的半旧万吨货轮,以130万每条的价钱收购了2条2。5万吨的货船——那些船都是一战期间开工,但是没能赶在战争结束之前完成的船,也就五到八年的船龄,稍微保养一下再用十几年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在萧条开始之前的最高位时,这些船的售价分别会达到200万和700万美元的高位(新船价格)

    德州航运的口子被打开后,其他海运公司得到消息当然就不肯坐以待毙了,纷纷开出低价。维塔利挑挑拣拣一番,花了不到两千万美元的总价,购得了五十余万吨吨位的半新船舶,然后开到新奥尔良接受简单的改造:在船舱里铺设必要碟轨和牵引设备。

    这一切都做完后,维塔利装模作样地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和巴斯钢铁公司各订购了两条最接近完工的大型货船,并且让造船厂依照莫比亚斯公司的要求进行改造——当初订购这些船的船主在经济危机开始后就破产了,纽波特纽斯和巴斯钢铁都只收了预付款,如果没有人愿意接收的话就会陷入烂尾。

    订购车皮和机车的工作相对船舶要简单得多,因为新车皮并不需要完整的车厢,只要一个平板底盘外加可拆卸式的护栏就可以了。基本上所有涉及底盘生产的企业都能做,维塔利稍微搜罗了一下就订到了几千节车皮,新的旧的都有,因为不用高速行驶了,只要保证底盘规格和可靠性即可。维塔利经过对船舶的简单测算,发现只要凑齐六千节左右的车皮就能确保所有的船舶运力充分运用了。

    最后一项工作是定制集装箱,因为使用滚装模式后,集装箱是装载在火车车皮底盘上的,而火车底盘本身无法像集装箱一样堆叠很多层,因此只能考虑在单层车皮上堆叠多层箱体,所以用于这种特殊火车滚装船的集装箱被设置成相对扁平的立方体结构。这件事情被维勒安交给了奥雅去跟进,他在联合钢铁公司蹲点了一个月左右,让他们大量挪用了原先被计划作为钢结构建筑物蒙皮的薄质铁材轧制出了很多箱体。与此同时,还让奥雅计算一下额外的材料用量,追加了铁轨和金属板材的订单量。联合钢铁公司的人目前处于只要你增加订单那就什么都好说的状态,也就不会介意莫比亚斯的人瞎折腾了。

    随着一切准备工作瓶颈被一个个解决,的委内瑞拉苏利亚州工业区的建设计划开始全面铺开。等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莫比亚斯集团及其背后势力未来数十年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基地,为他们的后续计划带来坚实的能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