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世界第一的万吨水压...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随着三年共计90亿马克资金的注入,维勒安个人就为德国海军舰队的重建贡献了超过30%的资源。也让他从美国弄回来的那笔钱几乎被榨干。

    随着美联储大劫案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恐慌以及罗斯福宣布放弃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承诺,国际金价一度大幅上涨,每100吨黄金在黑市上已经可以换到大概3~4亿美元的外汇,也就是15~20亿马克的资金,资助海军重建的一次性投入花费了维勒安一半多的财力,但是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竟相对于德国的空军和陆军来说,海军是最为孱弱的,如果把自己的敌人仅仅定位在俄国人,那么海军不重要,但是如果定位在英美,那么Z计划必须得到完全的执行。

    “但愿施佩尔能够好好帮我管好那笔钱的用法吧。”

    从总理府出来后,维勒安就回到了技术情报局,不过他才刚回办公室,机要秘书就送来一份情报——确切的说是一份喜报,因为那不是到的外国的技术信息,而是帝国本身取得的重大进步。

    德马克公司(也就是现在的**S公司)制造出了1。5万吨水压机——确切的说是“150MN模锻液压机”。

    维勒安看着眼前的这个报告双眼精光闪烁,自己怎么就忘了在这个方向介入改造一番呢。这可是提升一国军工实力的大杀器啊。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几天刚刚研发成功的么?”

    “是的,据说是为了配合新型的潜艇、鱼雷艇和战机的螺旋桨叶片锻压需要,福克。沃尔夫和布罗姆福斯都提出必须拥有超过1万吨的模锻设备,在此之前帝国最大的模锻设备是7000吨级的,如果用来制造现有潜艇桨叶或者目前准备装备的BF-109战斗机的螺旋桨的话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佩内明德基地正在研发的火箭涡扇发动机和试验型喷气机所需要的扭矩性能和表面应力就无法满足了——所以在您掌管佩内明德之前,多恩伯格上校就已经下单交办过这项业务了。德马克公司32年就开始为这个事情准备了。”

    “很好,我先详细看一下报告,你先去忙其他的吧。”

    维勒安一边打发走了秘书一边开始翻看起这份报告。仔细了解了一番详情之后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帝国目前投入莫大精力搞的只有模锻液压机,而自由锻压液压机则处在停滞状态,暂时没有新的立项,目前最大的自由锻机是1934年完成的1。2万吨级的。

    在机械加工领域,一块被加工成同样外观形状的工件,其物理性能会因为加工手段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比如最简单的方法——制作一个砂模然后直接浇铸就是最快捷的,但是金属内部有可能会有气孔甚至沙眼,材料结构也不够致密,热浇铸过程中形成的金属内部应力也无法完全释放;而使用锻压或者焊接的方法来得到所需的金属工件,其抗扭矩、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表面硬度等诸多指标都会有很大改善。

    仅就锻压加工而言,一般来说锻压压力越大,加工完成后的工件结构就越致密,应力释放就越彻底。因此锻压设备压力的大小,也可以说是直接制约了一个国家重型军工设备的水准。

    液压锻造机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模锻液压机,一类就是自由锻液压机;他们的存在目的都是为了加工高压力锻造的工件。

    模锻液压机是金属在近似封闭的模型中整体成型,常用于大批量锻件生产。由于金属在模锻过程中整体流动,因此要求设备能力较大;自由锻造是局部变形,通过压力机上下砧座和相关附粳将金属逐步锻打成需要的形状,常用于单件小批量和大型锻件生产。

    从军工用途上来说,飞机的涡轮、螺旋桨,潜艇、鱼雷艇等柴油动力舰艇的桨叶,以及小型发动机气缸的缸体一般都是模锻制造——同一台机械加工不同产品时也就需要不同的模具。而大型舰艇的汽轮机叶轮转子和传动曲轴以及大型高压缸体则是使用自由锻造。

    液压机的进步是材料科学进步的瓶颈之一—说得简单一点,—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液压机,就无法锻造出能够承受更大压力的材料,没有能够承受更大压力的材料,就无法制造压力更大的液压锻机——因为液压机本身承受的压强也是非常的,甚至比它锻压出来的材料受到的压力更大。换句话说,假如今天希特勒马上宣布德国拥有了12000吨的自由锻液压机,并且公布全部技术资料挑衅英美苏三国来赶超,他们没有十年之功也赶超不了,因为他们缺乏挑战这个项目的设备基础。这就是一种裸的一力降十会的硬素质。告诉你全部技术原理你也没本事仿。

    以美国二战之前高端工业技术的积累水平,当时的美国工业的定位就和后世的远东大国一样,走的是产量大,质量一般的经济总量模式。他们奉行的是后发山寨优势——全部自主研发的费用和资源消韩过高昂,没有必要,历史上美军的海军战斗机在1942年中从中途岛的沼泽烂泥坑里挖到一架完整迫降的零战之前,基本上就是被泥轰国人压着打。但是一旦缴获后,米国就体现出其经济产量大,山寨能力高的优势,通过逆向工程一下子就弄出几种克制零战的机型。

    在后世的远东大国,直到1961年才在江南造船厂造出了国内第一台万吨自由锻机,这一事件和两弹一星、牛胰岛素一起被作为体现解彷后“色会注意优越性”的重大科技进步写进了中学历史课本,由此可见这些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与不易。

    现在,1935年,维勒安所在的德意志已经拥有了12000吨的自由锻液压机和15000吨的模锻液压机,历史上1938年还会开发出3万吨级的。这个数据在十几年内都是不可能有外国人超越的——除了德国以外,在二战结束之前只有英国制造出过1台12000吨的模锻机,正是这台机器让英国人造出了P-80流星喷气式战斗机所需的涡轮,而且英国人还保密自珍连美苏都无法共享使用这台机器。

    而美国人历史上直到战争结束最大的模锻机也才达到5000吨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只能拼命挖潜P-51野马战斗机,完全放弃喷气式战斗机研发的原因。直到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和苏联人把德国所有的4台万吨以上的液压机抢回自己国内,才让他们可以在Ta-183的基础上数年内就仿制出F-86佩刀和MIG-15战斗机,并且为将来发展航天事业奠定基础。法国人一直到了21世纪的时候,空中客车公司可以设计制造A380这样的巨无霸客机,但是其主起落架却仍然不得不拿到俄国去租用俄国人的7。5万吨模锻机锻压成型。

    幸好维勒安挂着“帝国技术情报局局长”的头衔,那些研发人员暂时不可能去质疑他口中说出的关于英国人也已经开始秘密研制15000吨模锻机的情报。

    “那么,如果有下一步的要求的话,你们需要我们研发多大规格的锻压机械?”

    “我认为模锻机下一阶段至少应当满足3万吨级的要求,远期4。5万吨甚至6万吨都有可能。自由锻机方面,现在的1。2万吨也远远不够,我们要争取在2~3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出1。6万、2万、2。5万吨级的自由锻机。

    也许未来帝国会用4。5万吨级和3万吨级的模锻机锻造航空涡轮机和潜艇螺旋桨,用2万和3万吨级的自由锻机锻造战巡和战列舰的主轴和高压主机。”

    “6万吨???我简直无法想象,这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关于资金和资源,我们可以满足你们的一切需要,如果需要从外国公司挖专家,我们也会尽力做到,不过我不认为在外国可以找到比帝国更优秀的该领域人才。”

    “这不是钱和资源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积累只能是一步步缓缓进步的。”

    “原来也许是——但是你怎么就确定我的技术情报局不可以给你们更多的技术支持呢?”

    “您是说……这不可能!目前全世界我们德马克公司在这个领域是最先进的了。”

    “在液压机械整体来说,你说的没错,但是机械加工的各个细节环节中,并不是没有人可以超越你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说说看吧,如果要搞6万吨模锻机,有哪些主要技术瓶颈,我可以看看有没有其他资源可以调配。”维勒安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宣示着他的信心。

    “好吧,也许您是对的,就目前的技术瓶颈来看,要建造更加重型的锻压机械的话,有三方面的主要技术瓶颈。

    首先最重要的是锻压机械本身材料的锻压性能,一般来说被1。2万吨自由锻机锻造出来的锻件最多可以用在1。6万吨锻机的耐压梁柱和缸体上,1。6万吨的自由锻机锻造出来的锻件则最多可以用到2万吨级上——如果是用在模锻机上的话,这些指标还可以放宽一些,也就是说,如果其他技术瓶颈完全解决,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级级攀升的话,我们需要完成3到4轮研发制造循环——按照每一级设计制造验证使用至少花费一年半到两年的话,我们也需要6~8年来完成这项工作。”

    “设计工作将来可以加快,我们会有新的计算机来协助你们的工作,而且有些后续型号的设计工作是可以提前展开的。”

    “好吧——如果您口中的新式计算机确实能如您所说的那样加快研发进度的话,也许这个速度可以加快到5~6年——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两大技术瓶颈没有解决呢。”

    “那你继续。”

    “第二个技术瓶颈是金属切削精度和刀具强度——压力吨位越大的设备,对于结构件尺寸精度的要求就越大,尤其是耐压缸体部分,因为缸体与活塞之间的缝隙承受的压力会随着锻机压力的加大而同步上升,现在1。5万吨级的模锻机需要的加工进度是0。03mm,未来的4。5万吨级至少会达到0。01mm的精度要求,6万吨的则更脯我们现在还无法测算。反正以目前帝国的任何机床都不可能达到如此精密的加工精度。而且就算机床精度足够,我们不能保证未来用于新式更大型液压机的高强度材料可以使用我们现有的机械加工刀具切削——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未来更重型的锻机用到的金属材料有多高的硬度和强度。

    第三个技术瓶颈是焊接,随着设备的大型化,我们需要处理的焊缝会越来越庞大,我们现在已经使用了200mm宽度的焊缝,现有的焊接技术也只能保证200mm焊缝的焊接强度达到机器要求,如果焊缝宽度再增加的话,现有焊接技术就无能为力了,未来的6万吨锻机的最大焊缝可能会超过800mm。我实在难以想象该用什么样的焊机去实现……”

    “很好,就是这些了么?”

    “就是……您觉得您说话的语气助词没有问题么?如果这些都能搞定的话,其他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了。”西格蒙德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着维勒安,不过他不知道他的这种眼光也不算用错。

    “你没有听错,我说的就是‘就是’——既然没有问题了,那就去好好努力吧,你们的全部前期研究的投入都可以得到莫比亚斯集团的报销。不用多久你就会得到好消息的,那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

    “遵命,感谢阁下的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