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战争阴云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维勒安部长,海外情报局最新报告——恩,也算不上密报,三天之内,全世界有心关注的人就都会知道这条消息了——罗斯福总统终于因为外贸不振而顶不住压力,放下他的节推动参众两院通过《白银法案》了。2月19日下午参议院刚刚表决通过的。”阿尔托莉雅急匆匆地走进维勒安的办公室,她之前得到过维勒安的叮嘱。

    那一次维勒安给了她一份清单,上面列举了维勒安认为有必要第一时间通报的重要事件的进展情报,而米国人在《白银法案》上的动向,赫然就在其中。

    “只是《白银法案》么?有没有什么关于美墨关系的声明?”维勒安放下笔,揉着自己发胀的脑仁问道。

    “没有,和您预料的一样,这一次米国人只讨论了金融储备问题,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国家。”

    “不错啊,不要名分,只管埋头赚钱,这不是我的惯用手法么。不过以犹大人的经商头脑,应该也是用得很纯熟的。不得不说,罗斯福挑了一个好时机啊,唉,该来的还是来了。”

    “部长,您的意思是……”

    “首先,因为33年、34年的时候美墨交恶的问题,罗斯福肯定是不会允许那样一份显然是带有向墨西哥人妥协的法案的——虽然米国普通人民不一定看得出来《白银法案》和向墨西哥妥协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在野的共合党会很乐意炒作和提醒米国人民这一点的。

    米国式的民主选举政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哪怕一件事情干了之后是获实利而失虚名的,或者相反,在野的党派都会不遗余力地抓住被舍弃的那一部分利益而攻击执政宅把对方搞黄搞臭而不问是否真的对人民有利。

    第二点,罗斯福从35年开始彻底展开新政的推广,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只有35、36两年时间是全力恢复经济建设的。以米国多年凋敝后积压起来的刚需完全可以确保这两年的增长需求,他也就没必要铤而走险非通过《白银法案》不可,说白了,这只是一个增长10%和增长13~14%之间的锦上添花而已。

    而现在,罗斯福已经成功获得了连任,而且他连任后的第一个财年显然已经出现了增长放缓——显然,对于缺乏足够外贸的米国来说,之前的内乱所带来的刚需,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快速建设已经完全释放了。所以他不得不急着出台《白银法案》,另一方面,除非元首在罗斯福的第二个任期内发动战争,使罗斯福因为美国卷入战争而续任的话,他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第三个总统任期了——虽然米国的《宪法》没有规定米国总统的任期限制,但是这毕竟是近两百年的惯例了。

    这也就会导致在野党派攻击罗斯福的兴趣相对降低,只要这个法案伪装的不是那么丢人,米国人民是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的,共合党也不会提醒米国人民这个法案的存在。这样,罗斯福低调赚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作者注:二战的时候米国宪法还没有就总统连任次数做出明文规定,是战后才加进去的。)”

    维勒安洋洋洒洒千余言,把不懂经济的阿尔托莉雅绕的云里雾里。

    “可是……既然部长您早就预料到了米国人迟早会这么干,为什么没有安排蒋校长的人提前提防呢?”

    “怎么提防?首先且不说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从哪里来足够的说服力去说服远东国的人进行法币改制、建立强制白银储备。

    哪怕蒋校长和张部长真谍了我们的建议,把数亿盎司的银元建立成国家强制储备、并发行替代纸币也需要一个数年的周期。而米国人如果发现蒋校长的举措后狗急跳墙立刻通过《白银法案》最多只要数周,到时候还是来不及。那么做只会反倒提醒了米国人提前丢掉节狗急跳墙而已,说不定我们连38年都撑不到。”

    “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补救措施么。”

    “谁说不是呢!现在我国在委内瑞拉和土耳其的援助建设是占用德意志人力资源最少的了,两国加起来目前我们只剩30万人在这两国服务,可鼠国呢!目前德意志帝国为了让我们在贵国投资的诸多项目能够按照预期产出,投入了超过100万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你们的效率实在是不忍卒睹。”维勒安长叹一声,来远东国之前,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国家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居然让人如此举步维艰,“好了,不谈这些了,反正你们怎么样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只管你们有能力履行双方之间的约定就可以了。关于这笔钱,我建议您还是让蒋校长召集海陆空军诸将从长计议。以我之见,《白银法案》让远东彻底失去外贸流通性后,日本人肯定会坐不住的,就算有德国斡旋也拦不住。你们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让武力充分强大起来,只怕十数年之建设,终究要付之一炬。”

    “你是说日本人?去年何应钦与梅津签订协定之时,回来还说凭此协定起码可以再迁延两三年的时间……日本人不至于如此之快就又贪得无厌……”

    “你难道还不相信我的判断?何长官的猜测是基于去年的形势,以日本目前的经济结构,如果对华外贸断绝只怕他们不寻求战争是撑不了多久的。”

    “有道理,我这就去与校长沟通。”

    1938年6月20日,张镜江与蒋校长密谋良久,次日,蒋召见陈绍宽、周至柔等诸将,讨论8亿美元军购案。经过十余日紧急磋商。至7月,远东国与米国的军购合作大面积展开。

    远东国逐次出资5亿美元,从米国购买了50艘一战平甲板驱逐舰、1200架各型老式战机,1000余辆轻型坦克/装甲车、4000门轻重火炮、50万支轻武器、300万吨原油、800万发炮弹,5亿发子弹。半年内交货。

    米粒坚果方面得到了大批军购订单后极度兴奋,罗斯福一度为自己的妙招暗爽,连已经中风残废的右手都在精神振奋之时显得灵便了不少,逢人就把白银法案带来的外贸提振大肆宣扬。以一直无法被订单喂饱的米国军工企业的富余产能,要完成这笔贸易根本用不了半年的时间,何况远东国为了图交货快大批量采购的都是价格便宜的一战后封存装备。

    8月,随着米国与远东国之间的第一批约1亿米元的武器弹药和战略物资交易开始交货。一直关注远东势态,同时又被白银缺乏、资源进口受限困扰的日本对远东和米国之间的这场交易表示了非常强烈的抗议。

    国府与华府的外交人员立刻对日本惮度表示出了足够的尊重,并就贸易问题展开谈判,但是很显然,国府和华府的外交人员接到的唯一命令就是尽量拖延时间。

    谈判进行了两个月,拖到十月的时候,随着第三拨美国军火交货的时候,日本人终于决定铤而走险不敢再继续等下去了。

    德国人已经拉了5年的偏架,如果让远东国把卖白银的那好几亿美元统统变成米国军火的话,日本说不定就永远也征服不了远东国了。

    10月初,日本通过驻德国大使馆武官大岛浩向德国提出了独日防G同盟条约,但是被德国人部分拒绝——由于远东国西北地区已经被平定,不存在成建制、有据点的流贼武装活动,德国人要求独日防G同盟条约只能针对苏联,而不允许针对任何其他第三国。

    也就是说,日本人在远东国的问题上,得不到德国的支持,协定只有在针对苏联问题时才有约束力。

    可是近卫首相仍然决定要打,只不过出于对实力没有绝对的信心,他选择了局部冲突的形式。

    1938年10月10日,国府成立的双十佳节之时,日本再次以华北五省自冶问题挑起争端,以扶植冯玉祥、韩复渠自冶武装为借口,出兵华北,日军先后分两批投入16个主力师团,以冯、韩地方军队的名义与蒋校长的中央军作战。

    同时联合舰队以保护日侨为名,突入淞沪,战而不宣。一场为期半年多的激战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