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铁托之死-下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普洛奇纳峰,迪纳拉山脉的最,往东二十公里都是绵延下降的山坡,直到从山区中蜿蜒流出的内雷特瓦河爆就是铁托第4军的主要防区雅布拉尼察。过了河后,依然是一片耸峙的群峰,让人无路可绕。

    赫尔蒙德少将——也就是当年那个跟着维勒安部长一起去墨西哥打过米国人,又在阿尔卑斯山教训过意大利人的山地战军官,现在已经升任到了少将师长的位置,亲自率领当年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部队“欧根亲王师”——站在前沿观察所,观测着铁托的部队的防线。

    普通的线式防御,与纵深之间缺乏沟通,虽然不少借助山势地形的坚固火力点可以提高一定的防御效率,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缺乏弹性。

    但是因为这些地方本身地势非常险要,如果不惜代价固守的话,还是可以让德国人付出很大代价的。跟着维勒安部长混了多年的赫尔蒙德少将自然是学会了打仗不能光看战略战术,也要多多揣摩人心,所以他很诚恳地揣摩了一下铁托的心思,就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很显然,铁托不在乎防线的纵深弹性,他也没打算在一条防线失守的时候让里面的士兵活着出来,他们只要层层死守,全部战死在防线中,给德国人制造最大的伤亡,让德国人感受到震慑,就足够了。

    “疯狂的斯拉夫人啊,”赫尔蒙德少将感慨了一句,“不过,他们好像完全没有防空力量?”

    “是的司令,他们没有任何防空力量——三个师加起来也许有三四十门37mm步兵炮和25mm机炮,但是都不是防空炮,就算要对空射击炮架也不合用,只能用山寨的土办法,灵活不足效果很差。”参谋长奥托。库姆看着敌军的资料,如数家珍地把对方的情报向师长通报道,“要不,我们出动直升机?”

    在另一个时空,奥托库姆这个1931年就加入奥地利国社档的老牌NC,会在1938年英夸脱把奥地利并入德国后成为欧根亲王山地师的首任师长,不过现在他就只能在他的解防者手下担任一个参谋长的职位了。

    奥托库姆指着远处的普洛奇纳峰示意着,今天早上的情报侦察显示敌人在顶峰上没有布置什么防御工事,也许铁托是害怕在德国人的空中打击中无谓地损失。在对方占据制空权的情况下,在顶峰上布置重兵防守是不明智的,他需要的是坑道和背坡。何况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等到德国人攻到半山腰了再把防守主力退缩到山顶也来得及。

    “不能用直升机!这次可不是比利牛斯的小规模作战,几万人的眼睛盯着呢,要是一用的话,我们拥有的秘密武器就全在敌人的眼前了,只是为了解决区区一个塞尔维亚就我们的秘密武器,给英国人和米国人、苏联人以仿制研发的时间的话,元首一定会毙你的。就凭铁托,他还不配。”

    更何况,档卫军是没有正规的空军部队的,传统的作战飞机都在戈林手里攥着,除非再和西班牙内战时候一样多费一番外交上的手脚,否则只怕难以把空军弄过来。

    因此,只能靠维勒安部长可以调动的那些飞行力量了,直升机是一个,另一个就是飞艇了。

    “明天起,出动50架中型飞艇对普洛奇纳峰防线和雅布拉尼察市区进行高空轰炸。”

    高空轰炸,一般可以达到7000~8000米的高度,在敌军完全没有战斗机和7英寸以上防空炮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屠杀,因为即使是40mm博福斯二磅炮,最大防空高度也只有5500码左右。如果飞艇采用悬停速度进行投弹的话,由于炸弹降落时没有初始水平速度分量,精度将会非常的脯就算由于风力的影响不如俯冲轰炸机,也会比高空水平轰炸机高许多倍。

    于是,按照计划的那样,在此后的三天里,德国人出动了50艘短程载弹量超过70吨的中型飞艇对铁托的防线进行了重点精确轰炸,并配合以炮兵部队的火力覆盖。

    这里是山地,德军最大只有少量105mm的火炮,其余大多是75mm的,而南斯拉夫人就连75mm的炮都不多。所以德国人那种一次可以装载300枚500磅航弹的飞艇给了塞尔维亚人非常大的震慑。他们的堑壕等野战工事在这种垂直打击下毫无用处,而大深度的坑道又非常缺乏,在三天的时间里,防守普洛奇纳峰和山腰突出部的两个旅连一个敌人的战果都没取得,就直接被德国人炸到了全军覆没,雅布拉尼察镇更是直接被夷为平地,一幢建筑物都没有剩下。

    三天的战斗中,南军7000人阵亡,6000余人重伤不治。防线变得岌岌可危,不过铁托好歹是找到了一些临时的应急措施——要求部队放弃一线的预设防线阵地,寻求伪装掩护,每支部队仅留下个别哨兵监视德国人地面部队的动向。德国人方面,虽然保持了罕见的零伤亡,但是弹药的消耗非常——整整打出去了两万多吨炸弹和炮弹,快赶上另一个时空苏联人用炮弹堆出诺门坎了。

    当第遂清晨“欧根亲王山地师”的人马大模大样从普洛奇纳峰制高点上往下精确炮击的时候,塞尔维亚人终于彻底崩溃了——德国人的飞艇每天出动三波,白昼两拨,夜间一波,就在第三天晚上,德国人利用塞尔维亚人彻底放弃了山顶阵地的契机,把两个营的山地兵和火炮通过二十架飞艇用吊舱低空降到了山顶上,连夜占据了阵地。

    天亮后,绝望碟托发动了最后一次反冲锋,企图夺回制高点,但是在精锐德军的防御和德军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这次反击只是让塞尔维亚人多丢下了几千具尸体而已。

    到了三月初的时候,“欧根亲王师”等部队才重新投入到萨拉热窝战役中,不过担任的是佯攻的力量。

    15个师的克罗地亚部队在得到了重新的整训和炮兵、机火力加强后,从北面发动了总攻,他们的对面是6个重新拼凑的塞尔维亚师、4万人的米哈伊洛维奇切特尼克部队和重新发展到了2万人碟托第4军。已经被长期围困和消耗削弱的塞尔维亚军队终于渐渐不支,数以万计的士兵在激战中阵亡倒下。

    3月12日,在要足了武器和补给之后,铁托派出了斥候部队前出到博思纳河西岸侦查,发现在去年年底的战斗中像打鸡血一样骁勇的“欧根亲王师”这次完全是在打酱油,竟然丝毫进取之心都没有。

    两相对照之下,铁托终于下定了决心,偷偷征集了博思纳河上全部的民船,准备往上游撤退到特尔沃诺——到了切尔沃诺后,只要翻过一道山,就可以找到切奥蒂那河的源头,顺流行军就可以逃入黑山山区。

    3月13日深夜,铁托对第4军发出“主动出击,击退对岸‘欧根亲王师’,以便支援北线正面战场上的友军抗击。”的名义,让全军上船准备渡河,结果伤员、辎重上船后却拼了命的往上游逃窜,船只不够没船坐的士兵沿河徒步行军跟上。

    在行军路上,铁托再次对第4军的官兵发表了讲话,陈述了他“转进黑山,继续抗德”的伟大目标,得到了这群流贼的一致拥护。

    可惜的是,对岸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打酱油的德国人突然打了鸡血一样被唤醒了,天亮后两个小时左右,德国人的飞艇就封锁了博思纳河上游及两岸的行军道路,“欧根亲王师”也狼奔豸突急追猛进,铁托的第4军在行军状态下遭遇德国人的空地联合打击,顿时死伤逾万。

    而且飞艇部队的轰炸比轰炸机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其滞空时间非常之长,就算你想要飞机来了躲一阵,飞机跑了再行军也不可能——别人飞艇悬停在空中几乎不耗油,对于没有重型防空火力的游击部队来说,实在是太要命了。

    与此同时,北线一直围死塞尔维亚军和米哈伊洛维奇的切特尼克军穷追猛打的克罗地亚军队也在同一时间放松了进攻,向塞尔维漾王发出了照会——只要撤出波斯尼亚全土,就放过塞尔维亚军南撤。

    已经在新一轮猛攻中丧失了三分之二以上军事力量的塞族军队自问再也没有守卫萨拉热窝孤城的实力,同时,维勒安的人还很友善地把铁托已经抛弃友军主动逃窜企图“转进”黑山的行径通过航拍照片告知了米哈伊洛维奇。

    显而易见地,新仇旧怨之下,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米哈伊洛维奇为首的切特尼克军答应了克罗地亚方面的请求,随后塞尔维亚军也不得不在孤掌难鸣的情况下选择了妥协。

    米哈伊洛维奇带着切特尼克与塞尔维亚军残部共计3万人的队伍徐徐南撤,很快赶上了已经被被欧根亲王师堵在了博思纳河沿岸碟托第4军。

    德国人很绅士地撤走了,表示塞尔维亚人的事情应该留给塞尔维亚人自己解决。

    切特尼克军和塞尔维亚军立刻对铁托这个吃里扒外战略转进的展开了猛攻,已经被德国人打剩到不足一万碟托第4军士兵纷纷投降——毕竟塞尔维亚军队还占据着大义名分呢。

    不过很显然他们已经不可能躲过这一劫了,以米哈伊洛维奇为首的切特尼克军把五千名投降了碟托第4军士兵排队绑在博思纳河边的木桩上,然后统统毙,铁托、茹科维奇等第4军将领被全部以“叛国罪”的罪名处决。

    至此,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地区的塞尔维亚人游击武装终于被连根打断,塞族在这片广大地区的人口数量被削弱到了一百万以下。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面,塞尔维亚的领土最终被限缩在了西南塞尔维亚和黑山部分地区,国土面积被削弱到了4万平方公里——比历史上90年代南斯拉夫分裂后形成的塞尔维亚还要小一半,更是比1939年开战之前的南斯拉夫的六分之一都不到。

    原南斯拉夫最终被肢解成了数块——东北部的多瑙河流域地区被匈牙利所占据;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北部的萨格勒布、达尔马提亚大部被并入德国本土;克罗地亚大部和波斯尼亚大部全土成立了新的克罗地巡H国;东南部的马其顿在1940年中被和保加利亚一起并入了土耳其;而波斯尼亚中约占25%的土地及其上面的70万和谐教信徒人民也在同一时间和科索沃一起并入了巴尔干地区最后一个投靠德国的国家——阿尔巴尼亚。

    生活在其他民族土地上的两三百万塞族人在维勒安的策略下,走上了一条历史上印第安人走过的路,他们的抵抗持续到了1941年,也先后为德国人新组建的数十个步兵师、山地师提供了反游击作战的练兵场所。随后,塞族武装就永远消失蒸发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由于和其他民族聚居区域重合、互相渗透而矛盾不断的民族,终于在“昭昭天命”的救赎下消失了。除了为德国人寻找对付斯拉夫式扩张的种族政策提供经验以外,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