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影帝对决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英国皇家特种空勤团,缩写SAS成立于1940年,是英国最早的两支特种部队之一,是由英国空军和陆军联合抽调精锐编制而成的部队(当然,历史上直到1942年才正式更名为“皇家特种空勤团”,此前因为规模只有400人,取名为”L分队”后来随着编制的扩大,一共增加到5个团的规模,代号扩充为SAS1~SAS5。),与同期诞生的,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精英编成的“哥曼德”部队齐名。在另一个时空的战史中,皇家特种空勤团的赫赫战功穿梭于《英雄连》和《使命召唤》,成为数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精英代名词。

    只可惜,在后世拿着MP5冲进恐怖粉子劫持的飞机中大显神威的SAS,这次一出场就折戟沉沙,戏剧性地在他们的晚辈惯用的MP5冲锋口下死伤数百,几乎折损了一大半的力量。而且最憋屈的是,他们在遭到沉重打击的时候都还不知道事情究竟是发生了怎么回事。

    去瑞典接应波兰流亡ZF的行动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虽然还解救回来几百个小鱼小虾,其中也不乏原波兰ZF中的部长、议员、将军;可是对那些最重要的目标的接应几乎没有成功,从波兰总统,到国防部长、财政官员、密码专家统统在一场混乱中被干掉了。

    事情一开始的表象似乎是波兰人和英国人之间发生了一些误会和哗变,但是那种小孩子都骗不了的假象也就只能在当时让SAS的队员被打懵一下以占得动手的先机,在战斗结束后,英国人稍微动一动脑子就可以反应过来,这里面肯定有德国人的人马混进来了,虽然没有非常明确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可是就推测来说,很有可能就是德国人派出的和皇家特种空勤团类似地种部队干的好事。

    英国人猜得不错,何况这种行动维勒安本来就没指望能够长久欺骗下去,能够占的一个先手对他来说就已经够了。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次行动很显然地说明他们草创的皇家特种空勤团还只是一支适合正面特种作战的部队而已,要搞渗透和伪装还是嫩了一点,应该回炉锻炼一两年在说。

    不过SAS失败归失败,对于一些擅长在战场以外的地方不择手段获取胜利的人来说,任何一场友军的失败都是可以被好好利用的。

    ………………

    “首相大人,海军大臣丘吉尔求见。戈特勋爵也和他一起来了。”

    “傻丘?他还有脸来见我,一会儿看我不惭愧死他这个疯狂地战争贩子,口号喊得那么响,结果比麻子还坑人。”

    张伯伦听到这个名字就有点气不打一处来,把批阅文件的铅笔重重地甩在桌子上,不过很快又反应过来这样似乎不太符合自己一贯的绅士作风,于是整了一整衣襟,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指示秘书把丘吉尔等人请进来,“我倒要看看,对于丢掉三分之一支本土舰队的事情,他会给个什么新的揽功推过的解释。”

    很快,丘吉尔和戈特勋爵就出现在张伯伦的办公室里,可是,与张伯伦预想的如丧考妣请求宽恕或者说些侏儒“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干掉那些卑鄙的德国佬”不一样的是,丘吉尔的表情显得很平静,但是平静中透出一股隐隐肃杀的愤怒,好像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一样。

    张伯伦和丘吉尔打过二十多年的交道,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很不好,有一股危险的气息,他可以预见到,一会儿一定会有攀咬反扑的事情发生。

    “首相大人,对于皇家海军的失败,我不想多说什么,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但是现在我们的海军太虚弱了,请给我下半年的时间准备,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舰队一定可以恢复到对德国人保持规模优势的,到时候,他们的海军将会重新成为一支存在舰队,和上一次大战那样。只要完成了这件事情,到时候我就立刻辞去海军大臣的职务谢罪。”

    丘吉尔像是一个被人背叛后万念俱灰的武士那样,做出一副慷慨凛然的表情,倒也是似模似样。但是张伯伦知道这肯定是他以退为进的说辞,说不定他刚说完这句话之后,刚刚跟他一起进来的戈特勋爵就会给他帮腔。

    戈特勋爵曾经是陆军大臣的有力竞争宅虽然由于他不善于管理部队建设而更乐意于直接指挥一线作战部队,是一员征战型的干将,导致他最后没有参与到对陆军大臣职位的争夺中去,但是戈特勋爵在陆军中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地,在另一个时空戈特勋爵将会率领英国的远征军出征法国,最后在敦刻尔克溃败。

    果然,听到丘吉尔那番以退为进胆词后,政治神经一根筋的戈特勋爵很快就被利用了,义愤填膺地说道,“丘吉尔部长,这不是你的错,为什么不把真相说出来!”

    “首相大人,我想,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波兰人确实在破译德国人的密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40局的科学家在接受了波兰人的遗物后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利用波兰人的笔记和资料成功在破译德国人的密码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相信很快就能达到波兰人失败之前的水平了。

    但是——为什么波兰人给我们看的电报里面,关于德国人的4艘主力舰有可能投入战斗的消息会被抹掉,还故意添油加醋把德国人的战力往弱里说。现在,我想我们综合所有资料的话,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波兰人是在对我们的绥靖政策抗争!!!!!!”

    丘吉尔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十六度,把唐宁街10号的玻璃窗都震得嗡嗡作响。

    “是的——我们是对德国人宣战了,可是直到德国人包围华沙,除了我们派出了舰队接应了一下波兰人,盘算着怎么接受波兰人的‘遗产’以外,我们的陆军做过什么?我们的空军做过什么?哪怕是我们的海军,如果不是波兰人告诉我们,德国人目前兵力不足的话,我们敢派出舰队么?

    很显然,波兰人在请报上欺骗了我们,但是这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想要陷害我们——有可能他们只是对德国人的海军实力不了解,对皇家海军短时间内可以集结的力量也不了解,所以他们欺骗了我们——他们指望把德国海军的实力隐瞒一半,让我们有足够的胆量出击,去接应他们,让我们打破躲在堑壕后面的静坐战争,去接应他们!!!只可惜,德国人的实力比波兰人预想的还要更加强大,而我们则因为貌合神离地互相猜忌和情报欺骗,最终酿成了大错!

    当然,我说过,我今天来这里不是来推卸责任的,哪怕德国人确实是拥有12艘新式主力战舰,并且有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而我派出的舰队拥有的是14艘‘老式’主力战舰,可是没能打赢那场海战确实是我的错误。我愿意在年底之前‘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形成战斗力之后引咎辞职。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我们再不结束这种貌合神离地静坐战争,再不让我们剩余的盟国看到我们的诚意的话,那么帝国的失败就不远了,我个人的荣辱得失不算什么,但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千年不败的荣誉就此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首相大人,如果您还有一点荣誉感,还有一点羞耻之心的话,那么请你在我卸任之后结束这场静坐的战争吧,我可以担保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战时内阁中,也不会再借着力主抗战的名头给你添堵了——请你放开手,放开对队友的猜忌,好好把剩下的精力集中在干掉德国人身上吧。”

    说完话,丘吉尔热泪盈眶的转过身去,望着唐宁街10号的窗外,呜咽地低语“听说波兰流亡主力被歼灭后,德国人已经发动对华沙的总攻了,而波兰人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心骨,也失去了指挥,华沙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如果只听声音的话,任何人都会觉得丘影帝一定是一个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国际主义宅可惜没人可以看见他那副如释重负五官扭曲地表情。刚才那番演讲他还是思忖了好久对着镜子练了好久的。可谓是一气呵成,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太久,入戏太深,五官表情保持非常不易,所以说完之后累得不行,不得不立刻转过身故作高深顺便找个张伯伦看不见自己脸部的空档好好放松一下表情爽一爽。

    至于张伯伦,在听到如此“发自肺腑”地忠义之言,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只能表示对于“因绥靖政策导致盟军诸国之间貌合神离互相拖后腿的情况深表痛惜”,并且极力安慰丘吉尔一定要好好干下去,您丘吉尔才是我大英帝国最坚定的保护宅可千万不能撂挑子啊。

    废话,你当然不能撂挑子,你要是撂挑子后回去和1923年一样写一本《战争回忆录》,把英德两军的情报工作问题披露曝光一下,我这个因为绥靖逼反盟友的首相脸还往哪里搁?上一次战争中你因为凯末尔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上的打脸下台了,结果不甘寂寞四处攀咬让德国海军情报部门被喷的不行。这次我要是不拉拢你,你会让我好过?

    就在这样一番互相博弈之中,两个影帝级别的英国政坛达人就这样达成了默契,虽然海军“略有小败”这一事实还是需要向国民解释,但是好歹张伯伦知道自己是没办法把黑锅都丢给丘吉尔让他一个人扛了,此时此刻,除了同舟共济还能怎么选呢?

    ………………

    “敏猪整体最大的弊端就是,统治者之间为了推卸塞责和讨好选民而不得不一直说谎——这是元首在《我的奋斗》里面阐述过的原文。换了我国的话,就算元首犯了什么错误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勇于向人民承认,人民也不会寻求换一个元首的——所以在张伯伦达拉第之流占着位子不独裁之前,他们永远不是帝国的对手。

    帝国的对手,永远只有终生领袖斯大林、企图坐十几年总统的罗斯福、战争贩子丘吉尔,只有这些无情冷血地独裁者才有可能击败另一个独裁宅而世界的历史本源,也只不过是一直在重复一个独裁者击败了另一个独裁者的历史。那些温和的,在残酷的战争中,只会被最快淘汰。”

    维勒安在勃兰登堡大街的帝国安全部部长办公室里,倚窗北望。在他身后,是配合他行动成功后前来道贺的海军情报局长卡纳里斯上将。

    面对上将的恭维,维勒安说出了前面的那一段话,丝毫不掩饰他自己对独裁的赞同——前提是,这个帝国有一个足够英明高效的元首,比如希特勒,比如,未来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