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准备反攻-下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纳尔维克这座港口在几十年前,只是一个小渔村,之所以进化为今天的挪威重港,最大的原因就是瑞典的基律纳铁矿发现后,每逢冬季波罗的海北部封冻后都需要这座港口转运出口瑞典碟矿石。

    瑞典一年碟矿石出口量超过两千万吨,终年不断,因此每年冬季封冻的5个月见,纳尔维克港需要应付至少800万吨的货物吞吐量,而这些货物要从瑞典运到港口,还需要基律纳-纳尔维克铁路的运能保障。这是一条为了铁矿出口而硬生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上填谷挖山营建起来的,沿途充满了峡谷和隧道。

    每到冬天,基律纳-纳尔维克铁路是瑞典最为繁忙碟路,但是在其他季节因为波罗的海海运的成本比铁路运输还要低廉的多,这里多半没有什么列车经过。现在才10月下旬,但是因为瑞典方面通过了允许德军过境前往挪威北部平叛的决议,所以轰鸣的火车夜夜不息地穿梭在这条200多公里碟路上,穿过边境上佐克佐峰和凯布纳峰之间碟路隘口,向着挪威方向驶去。

    英国人不是没有想过出动航母上的战机轰炸,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德国人的火车在越过边境后往往只有1个小时都不到的车程就会返回——纳尔维克距离基律纳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而距离挪威瑞典边境则只有短短50公里,英国飞机不敢越过边境中立国境内轰炸火车,而一旦火车挪威境内,因为德军向着山区往铁路上游退缩,目前德军的前沿阵地距离挪瑞边境已经只剩区区20公里了,那些火车放下物资立刻就能返回。

    其中有一次,英国人真的忍不住出动了一批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鱼雷机挂载着小型航弹想要打击德国人的火车,但是在收到防空信息后,德国人的火车居然根本就不再越境,直接在瑞典境内卸下了兵员,让那些山地兵自行分散行军最后20公里挪威。

    德国人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到这步田地,英国人除了无奈自然是毫无办法了,如果他们处置过激,很有可能把本来就亲德的瑞典真的逼到德国一爆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鉴于北海的恶劣海况,海军航空兵使用成本的持续高企,英国人开始把精力花在在纳尔维克建造陆基军用机场,以部署更多出击更为快捷的岸基航空兵为后续的战斗提供支援。

    ……………………………………………………………………………………

    1940年11月2日,一个对于北线纳尔维克战事来说在平常不过的日子。不过英国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昨夜德国人偷运兵员补给的火车在返回的时候,少了足足十几节。

    “进展怎么样了,这处隧道还要多久才可以完成改建。”‘北方集团军司令’迪特尔中将穿着马靴披着大氅在一处铁路隧道内巡视,最后在一台海瑞克公司的盾构掘进机旁边找到了莫比亚斯集团的工程负责人。

    “开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海瑞克的盾构掘进机效率可不是盖的。现在只要再进行一些洞顶加固工作就彻底完成了。至于列车炮,现在就可以开进来。我们一共设置了4处双轨隧道,每处至少可以安全10节车厢的物资。”

    “那就好,我还怕赶不上英国人的机场修建进度呢——昨天前沿哨兵抓回来的俘虏招供说,英国人的机场可是修建得差不多了,一批对跑道要求很低的皮实耐的双翼机都已经驻扎进来了,如果我们再不加快进度的话,等到他们的大机群转移到这里,这进攻就没法打了。”

    “放心吧,误不了您的事儿。”

    “五轮急速射已经完成,请指示下一步目标。”列车炮部队在完成炮击后,通过无线电台发出了一条请示指令。

    “敌舰已经生火离港,机场已摧毁。各炮按照预定目标进行第二阶段打击。”随着那两艘装载了小型火控雷达的飞艇发回战果确认的消息后,德国人的列车炮部队开始把目标转向之前就已经观测好的目标点,英军在纳尔维克的军火库、补给仓库和军营、市区筑垒工事群都被列入了打击之列。

    1点40,在英军开始前沿阵地后,德军的60余门150mm炮、200门105mm榴弹炮加入到阵地对轰的行列中来,和英国人的炮兵阵地展开激战,连那些3号追猎者战车和山地步兵炮也不甘寂寞,纷纷把自己的炮口仰角调到最脯加入到间接炮击的行列中来。

    英国人的多处后方炮兵阵地在德国人超远射程的列车炮打击下还没来得及反击就陷入了滚滚浓烟熊熊烈火之中——他们把靠近前沿的炮兵阵地都做了加固掩护,并且在没有发生战事的时候就把大炮撤离炮击阵地,发生战斗后再临时部署,可是谁又能想到之前只有轻型装备、火炮最大口径不超过105mm的德军山地部队和伞兵部队一下子来了那么强大的援助呢?自然而然的,那些部署在后方懒得从预设阵地上撤出来的重炮也就凶多吉少了。

    英国人唯一可以指望的火力压制是自己的舰队,之前一直停泊在纳尔维克港的“怀俄明号”、“阿肯色号”战列舰一共拥有24门12英寸重炮,对岸射程接近30公里,但是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是给英国壮壮胆盲目瞎打而已——因为他们的射程根本就够不到K5列车炮们的发射阵地。

    “什么?英军2号弹药库已经被摧毁?更换下一个目标?好的,这就照办。”K5列车炮群的指挥官得到了飞艇的指示之后,很是欢欣鼓舞地接受了新的指令,“兄弟们,前车进五,后车进二,左转7°20′,高爆弹一发试射!”

    随着指令的下达,列车炮底下那两列内燃机车车头开始发出强劲的推力,把列车炮的射角调整到需要的角度,然后再由工兵进行固定作业。

    列车炮这些的武器因为后坐力非常强劲,为了防止崩坏车体和铁路,在射击时炮口必须与列车炮车体平行,不能横向转动,因此切换射角时只能依靠交叉轨道或者弧形轨道上的两截行走车辆摆成不同的坐标来间接调整车体正对的位置。

    “车体调整完毕!”“制动装置紧固完毕,可以开炮。”“发射!”

    英国人从来没有嫌弃过纳尔维克的夜晚漫长,但是今夜,他们再次尝到了那种只能挨打无法还手的痛楚,就和三个月前他们的舰队在丹麦海域遭到德国人的夜袭痛揍时那样,只不过那次的苦楚只有皇家海军的人尝到了,这一次的痛楚,陆军的人也与有荣焉。

    德国人就好像是黑夜中的精灵一样,总是能够借助暗夜的帮助,在局部不占空中优势的情况下出奇制胜。

    11月初的北极圈,当太阳到早上8点多才迟迟露脸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对着纳尔维克港轰出了超过一千发11英寸以上的重炮炮弹,整个港区和城市在晨曦的照耀下如同一堆死寂的废墟,在山区边缘的德军前沿阵地前,躺着数千具本来打算摸黑进山偷袭德军后方炮兵阵地的英军尸首,在纳尔维克-布律纳铁路上,则是一路惨状的“玛蒂尔达”坦克这些不自量力的英国陆军不甘心白白挨打无法反击的痛楚,结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动的反冲击除了给德国人制造一些伤亡之外再无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