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流血的黑夜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长官,战术统计出来了,今天一天我们只伤亡了两百多号人而已,而且大多数都是在法国人的覆盖炮击中遭受的,法国人的正面进攻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

    “怎么?难道的人对于今天的交换比已经很满意了么?那他们也太没追求了。”驻守萨尔布吕肯前沿的帝国师、骷髅师和维京师三支部队的高层军官们把白天的战斗损失统计交给了维勒安,他稍微看了一下后递给参谋长莫德尔少将,“你怎么看。”

    “还不够好,这些人的打法太了,根本没有很好的执行我们之前交代的战术思想——在齐格菲防线的萨尔防区段,一共有超过90公里宽度的防线正面,4000多处筑垒工事,就算法国人的攻势会持续一个月,也不够我们把这些花了德国纳税人大笔钱财的防线利用充分了。现在他们却一味追求把敌人扼杀在萨尔河里,顶着法国人对岸的反击炮火打。”

    “可是参谋长,如果把法国人放过河的话,他们倒克可就能够直接投入正面进攻了,现在我们完全是依托萨尔河的屏障才让法国人不得不先行轻兵渡河的。”帝国师师长保罗。豪赛尔上校的部队今天承担的是法国人主攻方向的最正面,亲眼见过法国人的攻势规模,自然是不敢懈怠。

    “豪赛尔师长,我绝对没有责备的意思,今天是第一天,法国人还没有缓过气来仓促进攻,所以遏敌于河岸也不能算错,但是后续的话等他们伤亡惨重之后肯定会回过神来另觅他途的——比如亨利。吉罗如果对形势有认识,有胆识,敢于放弃的话,他完全可以挑选一群老掉牙的维克斯或者雷诺坦克卸掉弹药、上层堆满沙包捆紧,然后直接开到萨尔河里沉底渡河——他们有24个师的先头部队,为了打开局面舍得牺牲的话,今天白天这样的守法是效果不大的,所以我希望后面你们还能够坚持按照一开始交代好的节奏实施,千万不要一杀起法国人就热血沸腾忘乎所以。击退法国人这种事情一点成就感都没有,维勒安长官追求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击退法国人。”

    “好吧,我们会去执行的——但是如果法国人倒克集群渡河成功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

    “虽然你们现在配属的4号坦克还不多,那些玩意儿大多被国防军的人弄走了,但是也别小看你们手头的追猎者歼击车、铁拳、75mm步兵炮和博福斯,推演的时候我们不是都估算过了么,要相信你手头的武器效果。”

    …………………………………………………………………………………………

    退下去躲进马奇诺坑道里伤口的法国人在晚上五六点天色暗下来之后就又悉悉索索地出动了,开始集结整队,为了放置混乱,亨利吉罗没有在夜间投入太多部队,否则的话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演变成自相践踏敌我不分的崩溃中。在夜视设备不发达的年代,夜间袭击在单位宽度内能够投入的部队总是比白天少得多。

    亨利吉罗用三个步兵师为主力,在15公里宽度的萨尔河正面发动了渡河,还非常下血本地从之前几个白天被打残的机械化步兵师里面抽调了超过百辆维克斯、雷诺17老掉牙的轻型坦克和1920年代的步兵坦克,在上面堆满了沙包,并在顶盖上插装了一根类似于烟囱的大通气管,准备一会儿让这些坦克趟到河里去形成几条渡河的道路。

    马其诺防线在萨尔地区的地势是比较低的,萨尔河法国边境一侧的工事修筑与其他防线段相比也是非常薄弱的地方,这主要就是因为该处的地理特征决定的——这里沼泽遍布,降水较多的季节容易泛滥,因此和阿登山一样是德军难以通过的地形。不过沼泽遍布的地势也有一点好处——至少萨尔河的水深没有超过5米的,就算用坦克抗沙包填出一条路,也用不了多少坦克。按照亨利吉罗的估计,大概在左中右三处渡河方向上各只需要20几辆老式坦克就能铺出后续装甲大部队渡河的道路了。而且这样的渡河方式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怕德国人第二天轰炸——那可都是堆得很瓷实的沙包坦克堤坝,不是轻飘飘的浮桥一炸就散架。

    虽然有些雄损失,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德国人占优的空中优势如此致命呢,如果等到天亮集结在河南岸的部队还没过去的话,一旦挤作一团的人马被德国人轰炸了,那么损失远比这些被当成弃子倒克多。为什么法国将军们就没想到过在新的战争形态下,让战场上空时刻保持几十架斯图卡轰炸机会对地面部队造成多大的打击和伤害?

    因为马奇诺防线的坑道区域距离萨尔河还是有一点距离的,所以等法军赶到河边做好进攻准备也已经是将近深夜10点了。

    随着马达的低响,法国坦克兵们开着自己的座驾往萨尔河中冲去,一般都是三四辆一排或者一群,里面只乘坐了1名驾驶员,车长炮手这些早就不在里面了。

    “咣铛~”一阵巨震,第一辆坦克驾驶员猛踩油门冲了几米后终于动不了了,河水从坦克的各处不防水的缝隙中哗哗灌入,他赶紧爬上顶盖上临时焊上的那根通风管里,随后依靠越漫越高的水势浮力,双手扒住通风管的管壁一撑,灵活地爬了出来。这可真是一件坑爹的任务,危险性不比开着坦克冲锋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意外被淹死在坦克里。

    不过这样的顺利也没持续多久,很快对岸的德国人就发现了异常,对着法军坦克轰鸣传来的方向进行起了炮击——他们的标尺都是反复测量过的,不远不近专挑河面打,如果不是夜间观测效果不行,只怕法国人倒克群很快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法国人也不示弱,排出了比白天更加凶猛的炮火——那些白天窝在后方防线工事里的重炮,在没有轰炸机威胁的情况下都被亨利吉罗拖了出来镇场子。

    不过,亨利。吉罗倒克大军总算是首次踏上了萨尔河北岸的土地。法军以连队为单位,在南岸的纵深地带集结好队形后,趁着炮击的空档跟随着开路倒克一批批有序地过河,偶尔有德军机扫射的声音传来,也往往会在坦克的前装甲上扫出阵阵火星。因为缺乏侧射火力,德国人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徒增损失的骚扰——毕竟在夜空中,北岸每一处拖出一条条曳光弹火舌的火力点都是法军炮火重点关照的对象。

    “很好,保持这个速度,争取在天亮前让部队德国人最外围的阵地!这样空袭开始后损失就不会大了!”亨利。吉罗上将看着递交上来的渡河进度,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喜悦的神色,这几天幸运之神实在是太不眷顾法国人了。

    一群群的法国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喘息着冲向德国人的阵地——白天观察的经验告诉他们,德军的一线工事阵地距离河岸只有区区五六百米之远,为的就是确保机火力可以封锁河面。只要了那复杂曲折的工事地带,那么天亮之后只要隐蔽好就不怕德国人的轰炸了。毕竟对于一支以步兵为主的陆军来说,在防空方面最脆弱的时刻,往往是行军、渡河这些时候。

    士兵们尽量缩紧身子,把身形隐蔽在坦克的阴影之后,这一招在最开始的几百米很管用,但是那只是暂时的,随着法国人行进的深入,一些从废墟堆背后或者Z形堑壕末端钻出来的德军机小组以迅猛而突然的火力从侧向对着法国人猛扫,在黑夜中连地形都没有摸熟的法国人自然是没头苍蝇一样地反击,每每都要在付出数十人的伤亡后才能略定心神根据曳光弹的轨迹找到德军的火力点埋伏位置。——那是一些正面射界为零的火力点,根本不能对着前方射击,因为在机阵地对着河岸的方向往往是一堆碉堡的碎石瓦砾或者高达一两米的“龙牙”反坦克桩砦,只能向左或者向右射击形成纵深交叉火力。但是其放弃正面射界位置带来的优势也极为明显——从河对岸观测的时候,是不可能发现火力点的位置的,即使在开火后,对岸的炮兵也不能通过曳光弹追溯到这个火力点距离废墟的边缘有多远,也就无法相对精确地实施压制,只有位于近前的法军步兵可以明确知道敌人的位置。

    可是,谁又能指望拿着还普遍装备M1936步的步兵群冒死冲锋两三百米去端掉敌人掩蔽在水泥石块背后的机火力点呢?

    “步兵支援坦克快上,步兵卧倒!快卧倒!”前沿军官的呼和此起彼伏,伴随着惨烈的临死悲鸣,缺乏无线电设备的步兵支援坦克迟钝地挪动着大脑袋,敌军机的位置。然后对着目标的方向胡乱出两三发二磅重的高爆弹,至于有多少德国机组还躲在刚才的位置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无论那里有没有人,占据敌人被消灭或撤走后的工事——哪怕是废墟,巩固进攻阵地,是每一个法军士兵在典中学到的教条。在伴随自己倒克敲掉了敌人的火力点后,步兵们跟着坦克亦步亦趋地前进、残敌、占据敌火力点,然后其中一部分被从容撤退的德军临时在断墙残垣间布置的诡雷绊到——有时候,前进的法军士兵在来到刚才喷吐机弹幕杀戮自己同袍的敌军阵地后,搬开一堵断墙、捡起一顶德国人遗落在地上的钢盔、断,甚至是翻过一具之前在法军支援坦克炮火轰击下战死的德国士兵尸体,都会诱爆一发诡雷,然后连累自己身边的十几个战友一起见上帝。

    “轰~轰~”的声响在嘈杂的战场上并不明显,诡雷的装药数量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和炮击一样的声势——有些时候,撤退的档卫军士兵们甚至就是依靠一些拉线手榴弹临时改装的诡雷。但是这种武器却让法国人的进攻意志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地雷!停止前进!要求炮击覆盖!”被炸得断腿断手的法国士兵到在地上愤怒的哀嚎,“炮兵的人都是吃翔的么!不是说进攻前已经炮火覆庚一次了,怎么还会有没有诱爆的地雷!”可是在纷乱的战场上,缺乏通信手段的他们,惨叫和需求又有几人得知?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放慢步兵突进的速度,让坦克加速开路。

    在法军的一般装甲战术中——其实就是步坦协同战术,因为法国人根本就没有系统专门倒克战术,只不过因为其步坦协同水平太差,我都不好意思用步坦协同这个词汇——坦克只是作为移动进攻的火力点存在的,在冲锋的时候,步兵并不总是冲在坦克背后,坦克也不是用来给步兵吸引火力的,只有步兵部队在遭到机压制之类的情况下,坦克需要提供近距离的炮击支援,至于坦克本身的装甲,那只是为了增强坦克这门“自行近距火炮”的生存力罢了。

    不过那只是一般情况,现在步兵部队因为反步兵地雷的压制无法冲锋时,通信不畅的进攻部队脱节也就难以避免了。

    “嗖~”一团团冒着黑色尾烟的纺锤形物体歪歪扭扭地以一种弧度明显的抛物线向着法国人的雷诺坦克丢了过去,连飞行的火光都不明显,即使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和行径轨迹,在黑夜之中也会把它当成一个大号的手榴弹。但是这种武器的威力却丝毫不逊色。冲得太快的雷诺坦克纷纷被这种奇怪的东西开了瓢,殉爆的弹药和燃油把坦克的残骸点成了一个大火炬。

    然后,隐忍了很久的德军机组立刻就会肆无忌惮地对着被干掉倒克所掩护的步兵倾泻过去,端着ST-G39突击步的档卫军士兵沿着堑壕网络猫着腰,用突击步凶猛迅捷的扫射火力把那些还拿着M1936摸黑观察一会儿打一试试运气的法国兵全部干掉——反正堑壕就那么宽,稍微小角度扫射一下就全部覆盖到了,在这种战斗中用突击步,还有瞄准的必要么?

    法国人终于恐惧地认识到——并不是说在德国人没有空军可用的情况下就一定打不过他们,渡过了萨尔河也算不上是什么值得骄傲的胜利,那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德国人在每一个渡河段的一线阵地投入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人,看上去就像一把洒进了树丛中的种子一样稀疏,但是在这种摸黑的拉锯中表现出来的杀伤效果却丝毫不逊于法国人每处部署超过2个师的兵力。

    乱战之中,法国人不是没有想过别的办法——交替掩护、集团冲锋,有些步兵还爬到坦克后盖上观察敌情,开射击,凑齐七八辆十几辆坦克集团打破德国人零敲碎打的攻击,德国人在损失了几个冒进的“铁拳”小组后很快改变了策略,从后方阵地拉来了两门矮炮架的博福斯80倍径高射炮,博福斯以每分钟超过120发的变态射速对着法国人倒克集群一阵扫射,七八辆薄皮坦克在短短几十秒内被统统开瓢,数百人的冲锋集群立刻在德军几十人阻击力量的交叉火力下全灭。

    夜,渐渐深了,法国人的尸体和坦克残骸渐渐堆满了萨尔河北岸到德军一线防御工事之间的空地,又被双方反复几十轮的炮击碾为齑粉,只留下月球表面一样斑驳的弹坑群。算上在渡河时的损失,可以装备整整两个装甲师倒克和数以万计的步兵在这夜的杀戮中灰飞烟灭。随着天明前德国人的追猎者战车群的精确点名,最后一批顽抗进攻的法国士兵退了下去,退回到最初的河岸阵地,再难寸进一步。